“年度超長預告片”,憑畫風就能取得逆天高分?沒二刷真不明白這妙處
關于《蜘蛛俠:縱橫宇宙》的讨論已經夠多了,尤其是國内。
這兩天的讨論看下來,總結起來無非兩句話:技術超牛逼,好萊塢真完蛋了。
前者當然說的是其畫風,不僅色彩大爆炸,更是畫風大融合,史無前例。後者說的便是它的故事,小蜘蛛忙碌了一整部,也隻是為了和家人和解。
再加上“未完待續”的設定,鹿晗演唱主題曲,國内網友出現了兩極争論:
一個是——年度“最xx好看”電影。

一個是——年度“超長”預告片/超長彩蛋。
重複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老套路?
僅憑畫風就能取得逆天高分?
要知道——IMDb如今的9.1分,已經超越《蝙蝠俠:黑暗騎士》,榮登超英片史上最佳的位置了。
抱着這樣的疑問,Sir開啟了二刷之旅,意外發現了幾個“勁爆”彩蛋。
于是今天,我們就不重複那些被說了無數次的話了,單從幾個細節聊聊這部電影。
先抛出結論,一家之言:
小蜘蛛反抗并不是所謂的命運。
而是無處不在的被定義,以及權力牢籠。
以下内容都是劇透,沒看過的夥伴可以先馬克,再收藏。然後去電影院看完之後參與讨論。
01
42号宇宙
在《蜘蛛俠:縱橫宇宙》的結尾,出現了讓人覺得震撼的一幕:
1610号宇宙的蜘蛛俠邁爾斯意外穿越到了42号宇宙,卻發現,在這個宇宙裡,他“自己”變成了一個“反派”,徘徊者。
這個場景裡,最讓人吃驚的不是正邪邁爾斯的對峙,而是其引出的另一個問題:
兩個宇宙的邁爾斯成長路線是一緻的,差别隻是1610号宇宙的邁爾斯被蜘蛛咬了而已,那麼,為何一個變成了“扶老奶奶過馬路”的英雄,另一個就成了鐵面無情的大反派?
抛除了英雄/反派外衣的邁爾斯,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Sir在二刷的時候,留意到了一個細節:電影的開始,出場的是格溫,一列行進的地鐵裡,她穿越人群,畫面展示的,卻時而是正常的藍色衛衣,時而是蜘蛛俠的衣服。
合理嗎?
當然不合理(沒有蜘蛛俠會閑得沒事穿着戰衣去擠地鐵)。
是以這個鏡頭的用意是什麼?
結合後來的故事我們知道,此刻的格溫,始終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她沒有穩定的立足點,沒有親情友情的支撐,沒有穩固的使命感,換言之,時而變換的外型,其實就是在說,她就像很多現代年輕人一樣,無法找到自我。
作為開場的第二個鏡頭(第一個是她離開自己的團體),這幾乎可以看做是這部電影的定調。
這是一個尋找自我的故事。是以我們再來看這最後一場戲,其實已經很明晰了。
它有明示:
邁爾斯在這個星球上見到了已經成為“徘徊者”的另一個邁爾斯,他所面臨的沖擊要遠遠大于第一部裡自己的叔叔艾倫是徘徊者,當他發現自己也成了反派,他勢必要去追問“本我”這樣一個定義。
與此同時,“徘徊者”邁爾斯也是一樣。
一個發現。
“徘徊者”邁爾斯全片隻說了四句台詞,每一句,都能清晰地把“你”“我”的界限厘清。
“你爸還活着?”
“你說,你的父親還活着。”
“我叫邁爾斯莫拉萊斯,你也可以叫我徘徊者。”
甚至于當蜘蛛俠邁爾斯說要回1610号星球去救“我們”的父親時,徘徊者邁爾斯立刻糾正:
“是你的父親。”
找尋自我的第一步就是嚴格劃清邊界,個體從來不應該依附他人,也不應該隻依附集體,每個人都該是獨一無二的,有清晰認知的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蜘蛛俠邁爾斯要走的路,恐怕,會稍稍有點長。
不僅明示,同時,它還有暗示:
一個數字:42。
42在電影裡曾反複出現。
主創說,這是緻敬黑人棒球運動員,42号的傑克·羅賓遜。
但Sir更傾向于另一個答案。
科幻迷的“聖經”的電影《銀河系漫遊指南》裡解釋過這個數字——“42”指的是宇宙的終極答案。
而如今,電影的最後一場戲,正是發生在42号宇宙,這幾乎是在暗示,在這裡,他會得到終極答案。
什麼方面的答案?
當然不是如何拯救父親(這幾乎可以看做主線任務)。而是回答“我是誰”這樣一個大哉問。
畢竟,一直以來,邁爾斯蜘蛛俠的身份就與現實之間有着無法融合的困境。他無法與父母坦白自己的蜘蛛俠,也無法面對“可能”的命運。
如今的邁爾斯,可能就如他的手機螢幕上的照片一般。一個黑色、又空虛的小人,不知道該往裡填入什麼顔色。
02
朋克蜘蛛俠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尋找“我是誰”?
可能讓大家“失望”了。
影片給出的答案,不是去尋找,而是先去否定:去弄清楚,我“不是誰”。
1610号宇宙的蜘蛛俠邁爾斯登場的時候,就是在努力證明,“我是蜘蛛俠”。
他抓“斑點”,結果把自己搞得一團糟不說,還把這個城市搞得一團糟。
他做商品代言,卻因為爽身粉向公衆道歉。
他努力獲得大家的認同,但總是越做越錯,以至于本來的身份,學生,也變得讓老師頭疼。
正在這個時候,一個戲份極少,但極重要的角色登場了:
朋克蜘蛛俠。
在這一次的“蜘蛛俠宇宙”裡,朋克蜘蛛俠就是一個格格不入的人。
他畫風獨特,雜亂無章,畫風好像是從海報上撕下來,随意剪貼拼貼一般(類似于波普藝術拼貼)。
就像霍比形象的動畫設計所也說:“我們在考慮運用拼貼畫和新媒體,并和是施樂影印機合作,以實作那種不斷影印實體媒介,造成的劣化效果。”
他身份複雜。他是超模,是搖滾樂隊吉他手,是組織非法集會的組織者,是去男同酒吧的平權者。
“我不是公衆的楷模。”
《縱橫宇宙》裡,我們在聽到霍比自我介紹的第一句後,他就再也不多說了。
為什麼?
Sir搜了搜他背後的故事:
朋克蜘蛛俠,名叫霍比·布朗(Hobie Brown),第一次登場是在《超凡蜘蛛俠》第3卷,屬于138号宇宙。
在他生活的宇宙裡,此刻的美國,已經成為一個集權主義的世界,并且由暴虐的總統諾曼·奧斯本(在其他宇宙裡,他也是綠魔)統治。
而霍比呢?
漫畫書裡介紹,霍比是在流浪街頭的時候,被一隻暴露在放射性廢物中的蜘蛛咬傷,進而成為這個宇宙裡的蜘蛛俠,他是一個堅定的反體制者,他上司了一場反對奧斯本總統的起義,召集了一支反叛軍,推翻獨裁政權......
故。
猜測是因為他的革命黨身份,而不能多暴露太多資訊。是以他在《縱橫宇宙》裡的作用是什麼?
一個詞:否定。
霍比是個擁有無數标簽的人,但同時,他也反對任何标簽,就像他說的,他否定英雄(“我不是英雄,因為自稱英雄,會把你變成自戀的獨裁者”),否定資本主義(當印度蜘蛛俠的宇宙消失,他說“那象征着資本主義”),他可以否定一切。
唯一,不否定的,就是自己。
電影裡有這麼一段閑筆。
當幾個蜘蛛俠進入電梯後,紛紛摘下了面罩,邁爾斯看到霍比,感歎了一句:“你摘下面罩後更酷了。”
霍比答:“酷是一種習慣”。
什麼意思?
言下之意就是,戴上面罩的蜘蛛俠身份,和摘下面宅的霍比,沒有任何差別,身份的變化不能改變一個人。
無論是蜘蛛俠還是普通人,他們首先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而當他到了蜘蛛俠聯盟,便發現,這個地方的人,每個人都以英雄自居,每個人都聽從統一調配的指令,根本沒有獨立性可言。
一個細節。
當邁爾斯“引蛛出洞”前,這個蜘蛛俠就将自己的手環扔了,并進入了自己的時空内,逃之夭夭。
他不是壞,而是,意見不合,不與為謀。于是邁爾斯與朋克蜘蛛俠在走進總部時說,我也想要一個手環。
朋克蜘蛛俠就不停地在進入實驗室後,東摳摳、西摸摸,原來,他是為了給格溫/邁爾斯做另一個手環而收集材料。
也正是如此,Sir推測,朋克蜘蛛俠的存在,并非是要去證明蜘蛛俠能逆天改命,而是它更注重的是一種自由反抗的意志。
尤其是在蜘蛛俠聯盟裡,你可以看到每個蜘蛛俠都在做着名為“蜘蛛俠”的工作,他們像上下班一樣,完成老闆交于的任務,這哪裡有找尋自我的可能?
甚至于聯盟的老大,928宇宙米格爾·奧哈拉,他又是個循規蹈矩的人,在自己的操作台上,一塊塊的螢幕,排列有序,拼命維護好“織網”的井然有序。
他奉行着自己是正義的原則。
但與此同時,也陷入了權力的牢籠,不願輕易改變。
是以,不論是在霍比自己的世界,還是在其他宇宙中,他對于米格爾的權威、對于蜘蛛俠織網的未來命運,他并不在乎。
反抗,成了在他身上的必然屬性。
那麼既然如此,不如一起破壞它吧。
我們可以搞不清自己到底是誰。但至少我們得知道自己“不是什麼”,至少不能被别人定義。
畢竟,我們為什麼喜歡蜘蛛俠?因為他是個如你我一般的普通人。
與其他超英身上肩負的“命運”感不同,“蜘蛛俠”從紐約的布魯克林而來,沒有殷實的家境,沒有能給自己超級武器的AI和天才管家。
他有如昆蟲一般的生命力,有着廉價的幽默感,獨一無二的個性,也會有緊身衣卡腹股溝的難處。
但,他的存在,更像是一個“人”,而非是“英雄”。
03
還是42号宇宙
是以,一切都很清楚了。整個《蜘蛛俠》動畫系列的主線,表面上是小蜘蛛逆天改命,但本質上是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年輕人,找尋自我的過程。
而第三部裡,它的主線,大機率是小分隊對抗蜘蛛俠聯盟(預測錯了歡迎打臉)。
為什麼?
兩個細節。
一個是最後42号宇宙裡,邁爾斯被抓,出現了“亂碼”的情況,并喋喋不休說自己是蜘蛛俠的時候,叔叔艾倫并沒有任何反應。
他隻是漫不經心地打開唱機,放了一首傷感的情歌,Ain't No Love in the Heart of the City。
什麼意思?
他不但對穿越宇宙見怪不怪,對蜘蛛俠也見怪不怪了。這暗示着,42号宇宙并非因為沒有蜘蛛俠就與蛛網無關,極可能,他們與蜘蛛俠宇宙還存在着敵視的關系。
這關系着蜘蛛俠聯盟正義性的問題。另一個細節是同樣的場景。
徘徊者邁爾斯出現時,電視機裡傳出來了新聞的背景音,隻有3句話:
1,市長延長了對紐約市的強制宵禁;
2,邪惡六人組迅速占領各大街道;
3,有一位神秘人出現,并赢得市民極高的呼籲。
這位神秘人是誰?
會是這個宇宙的小蜘蛛麼?
但,在Sir搜尋朋克蜘蛛俠的背景時,有這樣的一條資訊出現:
在138星球裡,徘徊者霍比·布朗是以蜘蛛俠的身份出現的。
巧了不是?
徘徊者的第一次出現,就在1969年斯坦·李的《超凡蜘蛛俠》78集裡,成為非常短暫的反派角色,之後,他就被蜘蛛俠給勸降了。甚至在後面幾集裡還有為蜘蛛俠隐瞞身份,而假扮蜘蛛俠。
而在人物介紹裡,“徘徊者”,是被定義為“可行的盟友和一個超級英雄。”
是以,是否在42号星球裡,戴維斯與“42号版邁爾斯”的舅甥組合徘徊者,是在與蜘蛛俠邁爾斯做着同樣的事情?
依舊為這個城市的正義服務?
畢竟,一個對比是,1610号宇宙邁爾斯家境如此富裕,而到了42号宇宙,他家就要靠救濟生活了,說是反派,這麼窮,總說不過去吧?
無論如何,即使猜測都打了水漂,Sir還是會期待着第三部的出現。
就像之前說的,在更燃,更爽,更刺激的流水線之外。我們終于找回作為漫威粉最初的悸動,那些天馬行空的陌生感。
那爐火純青的平行宇宙概念。
那炫酷的美術設計。
至少,這都是我們從未體驗過的視覺奇觀。
是以回到開頭那個問題:好萊塢真的完蛋了嗎?
如果再算上電影上映6天,才1.6億的票房來看的話,這句話似乎可以闆上釘釘了。
但Sir覺得,完蛋的可能不是好萊塢,而是我們對電影的熱情。
早年,我們曾多少次因為某部電影裡的某一些新鮮的角度,而欣喜若狂,拼命安利給别人看?
那時候,似乎我們隻看到電影的優點。
而現在呢?
當一部電影擺在我們面前,我們總不自覺地,放大它的缺點。
那顆發現的心,鈍了。
是以在電影裡,當Sir看到當格溫與邁爾斯倒挂在鐘樓上俯瞰這個城市,邁爾斯說,“我們很像”時,不由地想:
是否,我們這些喜歡電影的影迷都是某種意義上的蜘蛛俠?
在這“怪異”的面具之下,又在孤獨地尋找着彼此、同伴?
就如陳奕迅那首歌一樣:
幾雙手 幾雙腿
方會令你喜歡我
......
若你喜歡怪人
其實我很美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