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字關注,回複“職級”擷取知名網際網路公司職級定義

衆所周知,公司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核心人才」和校招人才的招攬上那真是一把利器。我曾參加過多次校招,發現來名企參加招聘會門前若市,可是一些不太知名的公司是門前無人問津,甚是悲慘,讓人唏噓不已。
然而個人品牌離開公司平台之後還有用麼?這個問題先留一懸念。
今天就從技術品牌的作用和如何打造開始,且看我娓娓道來。
— 1 —
技術品牌的作用
1、找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我身邊有一些這類人,找工作從來不投履歷,隻要發個朋友圈或者私信幾個朋友就可以很快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我就比較納悶了,這是怎麼做到的,後來才發現,是因為他們長期積累了自己的技術品牌,并無形之中給了他很多管道和信用的背書。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很多時候建立在認識或者了解,有了這些初步的信任之後無疑給後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拓展人脈并提升認知
一般來說,人的精力非常有限,我們也沒有時間去認識那麼多朋友。然後有了網際網路,有了朋友圈,給了大家一個認識更多朋友的媒介,換一句話說他無形中提升了我們交朋友的數量和效率。
如果和素未見面的交流,我們看過他的文章或者演講,那麼我們線下交流的時候會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也會是以結交很多高品質的人脈。
比如我認識左耳朵耗子就是在微網誌上認識的,一開始也是從coolshell的文章帶來的談資。
認識這些朋友後經常互動,多做一些對别人有價值的事,久而久之就可以融進别人的「圈子」,這比我們埋頭苦幹快的多。
3、職場保護傘
随着我們能力的提升,我們在企業裡可能會任職很高的職位,但同時我們的風險性也會提升,我見過特别無良的老闆在對待一些企業高管的時候那是非常的心狠手辣的。
如果我們有了很好的個人品牌,雖然不一定能阻止這些CEO們的下三爛的動作,但是至少他們動手之前會再思量思量不至于太過份。
如果這些老闆惡意為之,我們通過一些法律手段非常耗時耗力,如果可以很好利用好自己的個人品牌和社交媒體,對我們實誠的技術人是一種更好的保護。
— 2 —
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在打造個人品牌中,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最重要的,其他兩項就是寫作和演講,且繼續看下文。
1、熱愛自己的本質工作
工作中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第一位,上司安排的認真完成,遇到問題及時回報做到「閉環」。這是靠譜的标志,也是打造個人品牌首當其沖的。
還有多主動去思考一些問題,遇到難題「我可以學」這是無窮的力量。
光有這些還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一種把公司當成自己的的事業,這樣的心态必定在公司可以幹出一番成績同時也可以加速自己的成長。
等哪天若是真跳槽了,不用多想,同僚對你的背書一定是嘎嘎的棒。這都是長期積累的「饋贈」。
2、寫作
寫作對于很多人是一件非常難的事,但是你如果你思考好的寫作的閉環,你可能就停不下來了。是以第一你要搞清楚你寫作的目的是什麼?而不是有興趣就寫寫,沒有興趣就丢在一邊。
最近也有一些朋友問我,我到底要寫什麼,如何定義主題,怎麼排版?我說這些都是不重要,你先開始寫就好了。
這也是虎嗅知名作者「幾何小姐姐」給我說的原話(寫就對了,幹就完了)。
寫作除了目标之後,第二重要的我認為是回報機制,一定要鼓勵你的讀者或者朋友給你建議和回報,這些都是幫我們改正的地方,因為這些是我們看不到的而是别人知道的,在「溝通視窗」四象限中屬于蠻點象限的内容。
盲點象限是我們自我認識中的黑暗地帶,指的是他人知道、但我們自己不知道的部分。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消除盲點象限,需要借助他人的幫助,由他人說出我們自己沒有注意或者無法發現的盲點。
比如我之前文章的排版,仔細的作者可以去看下我1月份之前的文章,我一個朋友毫不客氣在一個群裡吐槽我排版太爛。後來我和他讨論了到底是用那種排版工具,也從他那裡學了額外的知識比如好幾個寫公衆号的秘密,這些都是讓我提升我文章品質的有效措施。
當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去寫公衆号,比如我們經常寫工作周報,那麼有沒有主動讓老闆回報一下我們的周報改進一些建議呢?如果沒有,建議大家立馬嘗試。
3、演講
還記得我第一次在100以上的舞台上演講是2015年上海的QCON,那時候我記憶尤為深刻,整個演講我認為一個及格分吧,估計網上還可以找到視訊,但是我知道當時我是多那麼的緊張啊,手心裡全是汗。
現在想來還是非常感謝前上司,雖然是趕鴨子上架但是給我後面多次在其他一些場合演講打下了堅持的基礎。
從上圖可以看出教授給他人是我們快速提升我們學習的留存率最大的。而教授别人中采用演講這種方式又是最難的。寫文章,我們可以一遍遍的修改,一遍遍矯正,但是演講卻不能,你隻有一次機會。另外還有四點比較關鍵的點:
第一、比如我當初去QCON演講,我線上下至少準備了10次給我們部門的小夥伴講,并且還是是同一内容,隻能這樣做才可以做到熟能生巧。當然,隻是簡單的重複還是沒用的,還要對針對每次出現的問題改進,這樣的最後才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通常一次演講通過40分鐘左右,我們可以講清楚3-4個核心的點就好,不用面面俱到,太多的内容反而讓觀衆抓不住核心。
第三、還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看一些優秀的朋友演講,從他們身上學習技巧,這也是可以快速提升的有效辦法。到底是一路平鋪直叙,還是用懸念引導?是文字資料優先,還是圖形表格為主?這些問題,空想是沒有用的,多去看看優秀的演講,會讓我們在技術品牌的塑造上少走很多彎路。
第四、最後一定要設定Q&A的環節,如果時間不夠,可以線下答疑,隻能這樣才可以發現我們演講的問題,思想的碰撞并同時可以給我們收獲更多的朋友。
最後的話
以上,我從二個方面聊了關于如何打造個人技術品牌一些我的思考。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感謝「微信公衆号」讓我認識這麼多有趣的朋友!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你的朋友有用,也請随手分享給他們,謝謝。
-------
以往熱文推薦:
一位網際網路老兵的五次認知更新
疫情之下 人生破局
職業選擇 學會這3點就夠了
公衆号付費閱讀後,我的第一款付費産品
5點聊透技術上司力本質
非常歡迎加我微信(Jeff_arc)和我做朋友,和我一起學習、思考和成長。
長按二維碼關注,一起學習、思考、成長
▲ 長按關注軍哥手記,一起學習、思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