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案例分析】曉生老師您好:關注您很久了,結婚十幾年了,沒有老人幫帶孩子和家務,自己也一直在工作他不愛收拾,生活習慣邋遢,

作者:曉生聊情感

【案例分析】

曉生老師您好:

關注您很久了,結婚十幾年了,沒有老人幫帶孩子和家務,自己也一直在工作

他不愛收拾,生活習慣邋遢,日常生活缺乏常識,兩年前連洗衣機怎麼打開都不會

自己包攬了全部的家務以及帶孩子,以及家裡的大事小事

之前自己在這種狀态下生活也沒有不滿意,因為父母灌輸女人要賢惠,還很開心自己做的很好

現在孩子大了,住校讀書了,按理說,我是越來越輕松應該快快樂樂的。可是最近幾年,突然有一種強烈的不滿意識

每次看到辛辛苦苦收拾的家,他随便就給弄髒弄亂,就感覺自己的人生似乎永遠圍着家務在打轉;另一方面他以及小孩都沒有表達出老婆(媽媽)做家務辛苦了的感恩之心

他脾氣暴躁,控制不住情緒。我也差不多,更多的時候我是隐忍不提

但兩人都在盡力改變,嘗試控制自己不發脾氣

這幾本這兩人吵了不知道多少次後,他也在按我的訴求慢慢改變

但是每次都是一頓大吵,特别傷感情

就很迷茫:繼續容忍,不提訴求,不甘心這輩子永遠圍繞着家務打轉;不容忍,提訴求就是沒完沒了的争吵。我該怎麼辦?

曉生老師:

首先恭喜你有了意識上的覺醒,不覺得所謂賢妻良母就是好,也不甘于一味自己去付出

隻有一個問題,因為你過去長期都在付出,對方已經習慣了去享受你的付出,這時候如果你直接提要求,确實隻會得到對方的反抗

本該在一開始建立的底線已經被打破了,再想重建立立,必然要有一個引導的過程

這個過程建議多以鼓勵為主,剛開始以“讓他來幫助你”的姿态要求他做一些事,肯定他的付出,讓他感受到自己在家務活動中的價值,心甘情願去做這些事

要有一個意識,訴求和要求本身就是不同的東西

你原本沒有立好架構,想重新去設立這個架構,最重要的還是得讓他心甘情願進入你的架構

如果你覺得我分析得不錯,但不知道具體該怎麼做,請點選我的頭像,把詳細的情況私信給我,我來幫你分析解決,有問必答!

【案例分析】曉生老師您好:關注您很久了,結婚十幾年了,沒有老人幫帶孩子和家務,自己也一直在工作他不愛收拾,生活習慣邋遢,
【案例分析】曉生老師您好:關注您很久了,結婚十幾年了,沒有老人幫帶孩子和家務,自己也一直在工作他不愛收拾,生活習慣邋遢,
【案例分析】曉生老師您好:關注您很久了,結婚十幾年了,沒有老人幫帶孩子和家務,自己也一直在工作他不愛收拾,生活習慣邋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