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準備宜早不宜遲

  有人早已在工作和技能中負重前行,有人卻在夢裡和自己約定未來再做準備。于是,有人在一步一步靠近夢想時欣喜若狂,有人卻空着手在迷茫中焦頭爛額。有人已把劍配好,有人卻依然赤手空拳。

  準備宜早不宜遲

   前幾天看《偶像練習生》,張藝興很嚴肅的說,“沒準備好,你憑什麼上舞台?”。播到這句話是,身邊一個藝粉皺了皺眉,喃喃道,“啊?他怎麼變得那麼冷冰冰了?”。我頓了頓,不經意間反駁道,“這不是冷,這是現實,也是事實”。她瞪大眼睛看着我,眼神先是詫異,過兩秒又轉化成深沉。她沉默下來的那一刻,好像在預設這個早已知曉的道理。是啊,這幾年的摸爬打滾讓我們這些半隻腳已經踏出社會的人開始慢慢明白,生活不會給你太多的準備時間

  有備而來的人,遲早都會有光環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以為自己是足夠努力的,也認為很多事不用着急,按着正常的軌迹循序漸進就行了。直到身邊一些拼命往前跑的人把我甩到了角落,我才意識到在安逸區做出的女裡隻能安慰自己,根本不足已為将來做充分的準備。你隻有越努力做的越專業才越容易被人任何被人舉薦。國中偶爾在習題冊遇到怎麼也看不懂的數學題,懊惱之際,數學老師一句這是超綱的,你們不需要做讓我可以理所當然的跳過這道題,從冥思苦想的頭腦風暴中欣喜逃離,長大後,生活告訴我,這世界沒有超綱的知識,也沒有白走的路,有的隻有不願去準備和提升自我的人。

  準備拖久了最後隻能變成泡沫

  “有的事情,在你還沒準備好前就開始了,當你準備好了就已經結束了;今天你可以說忙,明天你可以喊累,後天你可以裝病,這樣循環下去你就永遠不會開始,而生活是不會給你太多時間去準備的”。“漂亮的衣服等等再穿,好玩的地方要準備好了再去,總把希望寄托在以後,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生活沒有任何改變。原來是我疏忽了,哪有這麼多未來,有的隻是現在”。我們總把雄心壯志寄托在不就得日後,但身上的惰性往往将其變成看不到盡頭的遙遠。那些曾經支撐我們走過漫漫長夜的光鮮理想,拖延到了最後隻能變成泡沫、支離破碎。

  從沒邁出第一步的人,未來是要挨生活很多耳光的

  以前有點傲,看不起老家裡的一些土豪,總覺着不就是幾個臭錢麼。現在才知道,我曾經唾棄的東西,以後可能高攀不起。生活真是一記赤裸裸的耳光,無備而來的人真的承受不起。曾經驕傲過的人現在已是沒底氣的委曲求全。自己就這樣毫無準備的長大了,沒有閃亮堅硬的铠甲可以抵擋世态的炎涼。

  該着手準備了,不是嗎

  蔡康永說過,“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隻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隻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我們現在所放縱的都會促成一個更加不美好的自己,我們所準備的都會成為未來遇到心動的人和事時的底氣和資本。

  孤獨并踐行着

  有人留言,“我是個學生,但是覺得讀書沒什麼意思,我不覺得做題背單詞就能拉開以後我和别人的差距,但現在除了讀書好像沒什麼能做的了,挺迷茫的吧,有時候覺得長大是件特别沒趣的事兒,不是嗎?”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複。因為我還是相信讀書的力量,但我不好意思反駁他的看法,我隻能這樣回他:你看,長大這兩字孤獨到連偏旁部首都沒有。是以,我們才得多付出讓它們充實一點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