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題報告中的研究目的與研究内容怎麼寫?

導師幫你選好題目以後,是不是自己也還在糾結到底怎樣快速先明确出整個初稿的内容和結論呢?開題報告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怎麼樣才能被導師一眼看中呢?别犯愁啦~這一篇保準手拿把掐地教會你!一起往下看看吧~

這裡是小目錄喔~:

「一」幾個名詞概念的闡述

「二」研究目的怎麼寫

「三」研究内容怎麼寫

「一」幾個名詞概念的闡述

【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指作者對科學研究課題所使用的文字說明材料。它是一種新的應用寫作風格,它是現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加強和科研選題程式化管理的需要而産生的。

開題者将自己選題的概況(即"開題報告内容"),對相關專家、學者、技術人員進行介紹。将審議科學研究的課題。也可以采用“德爾菲法”打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門綜合評議意見,決定是否準許該選題。作為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進行評審的基礎材料之一。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其實說白了,研究内容就是闡述一下你這篇論文到底在寫一個什麼内容,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方法,大概結構和架構是什麼樣子的,讓老師一眼看清楚你想怎麼樣論述你的題目,是以,針對于研究内容來說,我們主要就簡單闡述自己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可。

【研究目的】

一般研究目的就是你為什麼要做這個研究,即問題的提出,提出問題後針對于問題進行研究解決,表達研究的總體意圖是什麼。相對來說,研究的目的意義一般都寫得比較宏觀。實際上,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是的精華,是一份開題報告的價值所在。是以要在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上多下功夫,確定你的研究目标和内容能引起導師的興趣,讓他認為你所列出的東西都是值得去研究的,是可行的。

「二」研究目的怎麼寫

其實研究目的,其實在開題報告中所占比例相對是較少的,因為目的一般可以幾句帶過。如果你明确了你的研究問題,那麼研究目的就好辦啦!下邊給大家幾個一般性的方法:

【現象+目的】現象,即你目前研究對象的背景和目前所屬的一個狀态,加上你所要研究的目的or結論,這樣說可能還不夠具體,比如說:目前我們處于一個後真相社會當中,反轉新聞現象頻發,本篇論文所要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反轉新聞頻發的原因以及針對于現象所提出的一些建議。

【假設+目的】論文當中也有一些純理論性文章,即通過理論分析來對作者提出的某一假設證明or證僞,如果你寫的就是這類文章,那麼在開頭即可提出你的假設,在表明你打算運用哪些研究方法,認為應該得出什麼結論。

【問題+目的】這裡或許你覺得和第一點比較相似,但它們的不同點就在于,第一個當中的現象,它有好的現象但也有壞的現象,就比如,反轉新聞它就是一個不好的現象,而李子柒出海這個現象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那麼這個方法,主要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思路,非常簡單啦~注意,在你的研究目的中,題目中的落腳點在哪,你的研究目的就在哪,在文章中要顯示出你的詳與略。

「三」研究内容怎麼寫

①研究内容模闆的借鑒

第一個方法:是我們可以借鑒一些學哥學姐的論文,但你要去找到學哥學姐,他們的論文也許還存于電腦中,好處是非常直接,但壞處就是可能你們的論題較為相似的時候,你無法跳脫出學長學姐寫好的内容,導緻缺乏個人論文思想的獨立性。

第二個方法:去論文網站找一些論文,如果你是大學生,那你可以選用研究所學生發出的論文,如果你是研究所學生,那你可以找一些行業大佬寫的文章。但期刊論文沒有開題報告哦,是以我們如果想借鑒的話可以借鑒一些期刊論文中的“摘要”部分。摘要部分簡明扼要地闡述了研究背景(社交媒體時代,粉絲經濟)、研究問題(粉絲經濟新特點)、研究綱要(粉絲經濟新特點、營銷模式)和研究方法(經典案例分析)。這完全可以借鑒在我們的開題報告的研究内容當中,可以說每一句都沒有浪費,都是文中精華。

開題報告中的研究目的與研究内容怎麼寫?

②如何寫研究内容

這一步就落實到了具體的實際操作上,我們有如下兩個寫作方式:

【一段式】一段式寫作顧名思義,就是将你想論述的内容像上圖的摘要一樣,句句珠玑的說完即可,雖然這樣一段式一眼看去會令人覺得沒有頭腦,但如果你寫的足夠有條理,依然會很出彩。

【分點式】分點式也就是說将你大緻的内容架構寫出來,這樣會更考驗你對于整篇論文在細節上和邏輯上的一個拿捏,雖然會要求更高,但這是導師更願意看到的内容,也就是說,将你的一級标題二級标題寫出來:

示例:《跨文化傳播視阈下李子柒短視訊出海政策分析》

一、李子柒短視訊概況

二、李子柒短視訊的跨文化傳播政策

(一)脫域:田園生活的儀式性想象

(二)符号建構:中國文化符号賦魅

(三)女性形象:東西方女性的共情塑造

(四)場景重構:背景場景前置化

三、李子柒短視訊出海

(一)轉變觀念,追求文化通約性

(二)軟性傳播,重視女性傳播力量

(三)視聽語言,營造真實場景

(四)圍觀施加,實作平民化叙事

這樣不僅導師能夠一看看穿你的邏輯構造,還能給你一些針對性的意見,甚至于告訴你在哪可以添加一些不同的研究方法或者資料内容,其實這才算是一個有效的研究内容。類似于這樣的内容,更多戳掌橋科研~ 3.4億中外文獻資源,基本滿足所有文獻檢索需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