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企和地方國企,到底該怎麼選?

作者:不知所雲中年大叔A

太長不看篇:

戰略性央企>地方頭部國企>一般央企>一般國企

上面的排序不包括金融性央企和房地産央企,央企四級以下子公司及合資非實控類子企業也暫不納入比較。

我有個習慣,雖然自己并不考慮跳槽,但一旦出現崗位職責變動或者證書資格的更新等情況會及時更新履歷;也會向一些企業投遞履歷或者接到獵頭電話,并且有機會的話赴一下現場面試。一是時刻督促自己不要忘記自我成長,二是随時檢驗一下自己在人才市場上的價值,三是跟同行學習一下業務技能熟悉一下企業情況。

同時結合自己與周圍人、業務夥伴的交流中,也會經常談到企業之間的差别,是以大概對一些企業有一些概念性的了解。

某些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會有年度報告的公示。

以上是我寫這篇文章的資料和資訊來源,還是那句話,并不齊全和嚴謹,僅作為自身感受和一家之言,與大家探讨。

疫情三年,轉變了很多人擇業的觀念,出于穩定性和生活平衡的考慮,體制内除了公務員,央企和地方國企也成為了很多畢業生就業和在職員工跳槽的選擇。

我想澄清的一點是,其實在目前市場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央國企絕對不再是以前“一杯茶一張報過一天”的狀态,衆多央國企是上市公司,同市場上的其他主體一樣,面臨着非常具體和現實的經濟名額,到個人身上就是實實在在的業績名額;同時不論是出于完成業績還是上司個人喜好,加班加點的情況也并不罕見;同時央國企的改革也随時在進行,安置解合、崗位調整也不再是新鮮事;是以妄想進央國企“徹底躺平”的同學,可能很多人也可能要失望了。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選擇央國企,因為相比市場上其他主體來說,央國企的穩定性仍然相對較高,且國家法定的福利待遇一般是能夠保證的,遇到補償的時候,不會短斤少兩摳摳搜搜(哪怕有這種情況我相信更多可能是上司個人或者HR部門的行為,與整體無關);哪怕真的到了裁員解雇這個層面,一般N+1的補償也能夠保證,不會出現HR想方設法克扣補償的情形;如果不想參與向上的競争,隻想安于職守,一般能夠體驗到相對和諧的同僚關系,可以獲得成本效益較高的生活狀态。

央企和地方國企,到底該怎麼選?

僅作讨論

說完這些,我們就可以回到前面的排序分析了。

先說央企和地方國企的差別,衆所周知,央企直接由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央企總部上司班子由國資委任命,一把手甚至由中組部來任命;而地方國企由地方國資管理部門履行出資人職責。上司班子由地方國資任命,一把手一般由地方組織部門任命。

從業務經營範圍來說,央企一般為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經營,業務内容也一般關系到國計民生;地方國企則為區域性公司,少部分頭部企業可以全國性甚至全球經營,業務内容涉及到本地區的交通、能源、港口、特色業務等。

而央企的具體企業,我們可以參照國資委釋出的央企名錄,目前為98家;地方國企則登入各地國資委網站檢視。

央企和地方國企,到底該怎麼選?

中央企業名錄

從業務内容來看。

戰略性央企業務定位均為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業務,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和不可替代性,或者是涉及國家重大利益、或者是需要特許經營權、或者是投資巨大回報期較長,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商業模式和盈利管道,一般收入較為穩定,除企業自身改革外,幾乎不存在關門倒閉的風險。是以其穩定性最高。如航天、兵器、石油、電網等。

地方頭部國企其業務定位也與戰略性央企雷同,定位區域性國計民生,業務單元對于保障地方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為保障其持續生存地方會有較大的資源傾斜,如港口、高速等。

一般央企包括非戰略性央企以及戰略性央企旗下輔助業務闆塊及相關闆塊低級别子公司,其本身存在感較低,業務與其他市場主體存在重疊,可替代性較強。

一般國企為地方夕陽産業國企、或為解決曆史問題而成立的非業務單元、或經營不善國企,其本身在地方發展中地位不高,自身發展也不理想,甚至需要地方财政給予補貼才能生存。典型例子為現在的公交、國營旅行社、招待所等。

從人員構成來看。

戰略性央企因為其全國甚至全球經營的特點,其人員來自五湖四海,哪怕是駐地方的相關企業,其一般也通過總部管道進行人員招募,是以人員構成較為豐富,本地化較低;上司人員一般為企業内成長,且較多企業統一調配異地任職的人員,其氛圍相對開放。

地方國企其人員構成本地化較為集中,頭部企業也會開展全國性選才,其人員構成會相對豐富,但非頭部企業則本地選才較為明顯;上司人員較多本地公務員幹部調任,是以其氛圍會稍顯封閉。目前地方頭部國企如其業務能夠遍及全國全球,其人員構成經曆更新換代,與央企亦較為接近。

央企和地方國企,到底該怎麼選?

人還是關鍵因素

從福利待遇來看。

僅談工資待遇,作為同樣是市場主體的央國企,其薪酬待遇與所處行業有很大的關系,一般都會出于行業的中上遊水準,央企要優于國企。但是行業高度地方協同的央企在地方的子公司待遇會趨同地方水準,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點。

除正常四險一金(即以前的五險一金)外,一般情況下央企會有企業年金、大病保險及以公司名義購買的醫療險等福利,一些頭部地方國企會比照執行,但大部分地方國企滿足法規為底線,一般不會再增加其他成本,這個要看企業曆史經營情況而定。

另有一個隐藏福利,那就是央企其全國甚至全球布局的特點,從業人數衆多的現實,在與供應商談判中會具有較大優勢,是以很多供應商會對其員工有相關的優惠。比如很多央企在買車、酒店甚至部分平台購物時都會有對應的員工福利價,這個企業一般不會主動提起,但也确實是個實實在在的福利。地方國企局限于其業務區域布局和從業人數,一般很少有此待遇。

上面是很多人關心的方面,很多都是見仁見智,僅供各位同學參考。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