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作者:春河月亮

距碼頭邊不遠的海南三亞蜈支洲島海域中露出團團氣泡,略顯黝黑的面孔随之浮出水面,與珊瑚、魚群打交道十餘年之久的王豐國剛剛結束他的水下珊瑚移植作業。

海南省三亞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是海南首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蜈支洲島旅遊區海洋部經理王豐國作為海洋牧場建設的一線作業人員,緻力于海域生态環境的修複和保護。他與海為伴,完成人工魚礁、船礁投放,珊瑚移植,協助科研機構調研等工作。“我們也是水下清道夫”,清理海洋垃圾和珊瑚敵害,也是王豐國的日常工作。

由于周邊漁民長期過度捕撈、海域生态環境惡化,蜈支洲島旅遊區遂開始海洋牧場的規劃建設。2011年4月,随着第一塊人工魚礁投放入海,王豐國的海洋牧場守護之路正式開啟。“王豐國就是‘活海圖’”,海南大學教授王愛民評價道,“他對于海底魚礁投放的各個位置都非常熟稔,為我們的科研工作帶來極大便利。”

“沉船聚集魚群的效果更好,半年左右珊瑚就開始附着,一年左右就能附着滿了”。随着海洋牧場建設的不斷進行,王豐國看到魚礁上附滿了藻類、貝類,還有小魚聚集,愈發生動的水下世界令他信心倍增。相關經驗、知識儲備的增長也讓他的工作更加遊刃有餘。

“‘種’珊瑚的時候,身子在水下保持斜倒立,手隻能抓着海底岩石,湧浪推過來的時候,很不易掌控。”王豐國在2013年逐漸接觸珊瑚移植,跟随科研人員從最基礎的步驟開始學起,與此同時自行摸索珊瑚移植的實際操作技巧,自主安排珊瑚移植工作。

十餘年間,王豐國親曆并參與着海洋牧場的建設過程。截至2023年4月底,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已移植珊瑚3.5萬多株,投入人工魚礁及船礁等約8萬空立方米,水泥型人工魚礁2571個,船型礁21艘,海洋生态修複和漁業資源養護取得了顯著成效。

“如果有這麼一天,從海邊潛下去,一眼就能看得到珊瑚和魚群,我未來的工作目标也就算完成啦。”王豐國笑着說。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在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王豐國(中)與同僚使用浮力袋調整人工魚礁位置(2020年3月2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在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王豐國(中)出水後與同僚溝通(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在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王豐國結束水下工作後出水上船(2020年3月2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王豐國與海南省三亞蜈支洲島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石碑合影(5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在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發現的長棘海星(5月17日攝);下圖為蜈支洲島旅遊區海洋部員工将長棘海星“打包”準備帶上陸地處理(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在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王豐國(右)在移植珊瑚(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在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王豐國在水下作業(2020年1月1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在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王豐國在巡護沉船魚礁(2020年1月12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在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王豐國在水下開展巡護工作(2020年3月28日攝)。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在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王豐國結束水下珊瑚移植作業,準備上岸(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這是5月18日拍攝的海南三亞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在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王豐國進行水下作業前的準備(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王豐國(左)在水下作業前,為部門從業人員安排具體工作内容,講述相關注意事項(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夕陽下的海南三亞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5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王豐國(右)在傳授珊瑚移植作業中紮帶的捆綁經驗(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

(圖檔故事)王豐國:天涯海角“牧”海人

王豐國在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水下作業過程中(5月1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樊雨晴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