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Java中equal函數和==的一些差別

equal函數比較的到底是什麼,很明顯是比較的值,但是什麼值?與==比較的堆中的記憶體位址不同,其比較的是對象的值,包括各個屬性的值。我們在重新overriding此方法時首先要判斷是否為同一對象,如果是同一對象那麼肯定傳回為true,如果不是但比較的屬性相同,那麼對象“相等”,否則傳回false。

java中的資料類型,可分為兩類:

1.基本資料類型,也稱原始資料類型。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boolean

他們之間的比較,應用雙等号(),比較的是他們的值。

2.複合資料類型(類)

當他們用()進行比較的時候,比較的是他們在記憶體中的存放位址,是以,除非是同一個new出來的對象,他們的比較後的結果為true,否則比較後結果為false。 JAVA當中所有的類都是繼承于Object這個基類的,在Object中的基類中定義了一個equals的方法,這個方法的初始行為是比較對象的記憶體地 址,但在一些類庫當中這個方法被覆寫掉了,如String,Integer,Date在這些類當中equals有其自身的實作,而不再是比較類在堆記憶體中的存放位址了。

對于複合資料類型之間進行equals比較,在沒有覆寫equals方法的情況下,他們之間的比較還是基于他們在記憶體中的存放位置的位址值的,因為Object的equals方法也是用雙等号()進行比較的,是以比較後的結果跟雙等号()的結果相同。

1 public class TestString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String s1 = “Monday”;

4 String s2 = “Monday”;

5 if (s1 == s2)

6 {

7 System.out.println(“s1 == s2”);}

8 else{

9 System.out.println(“s1 != s2”);}

10 }

11 }

編譯并運作程式,輸出:s1 == s2說明:s1 與 s2 引用同一個 String 對象 – “Monday”!

2.再稍微改動一下程式,會有更奇怪的發現:

public class TestStr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Monday”;

String s2 = new String(“Monday”);

if (s1 == s2)

{System.out.println(“s1 == s2”);}

else

{System.out.println(“s1 != s2”);}

if (s1.equals(s2)) {System.out.println(“s1 equals s2”);}

else{

System.out.println(“s1 not equals s2”);}

}

}

我們将s2用new操作符建立

程式輸出:

s1 != s2

s1 equals s2

說明:s1 s2分别引用了兩個"Monday"String對象

  1. 字元串緩沖池

    原來,程式在運作的時候會建立一個字元串緩沖池當使用 s2 = “Monday” 這樣的表達是建立字元串的時候,程式首先會在這個String緩沖池中尋找相同值的對象,在第一個程式中,s1先被放到了池中,是以在s2被建立的時候,程式找到了具有相同值的 s1

    将s2引用s1所引用的對象"Monday"

    第二段程式中,使用了 new 操作符,他明白的告訴程式:"我要一個新的!不要舊的!"于是一個新的"Monday"sting對象被建立在記憶體中。他們的值相同,但是位置不同,一個在池中遊泳一個在岸邊休息。哎呀,真是資源浪費,明明是一樣的非要分開做什麼呢?

4.再次更改程式:

public class TestStr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Monday”;

String s2 = new String(“Monday”);

s2 = s2.intern();

if (s1 == s2)

{System.out.println(“s1 == s2”);}

else

{System.out.println(“s1 != s2”);}

if (s1.equals(s2)) {System.out.println(“s1 equals s2”);}

else{

System.out.println(“s1 not equals s2”);}

}

}

這次加入:s2 = s2.intern();

程式輸出:

s1 == s2

s1 equals s2

原 來,(java.lang.String的intern()方法"abc".intern()方法的傳回值還是字元串"abc",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這個方 法沒什麼用處。但實際上,它做了個小動作:檢查字元串池裡是否存在"abc"這麼一個字元串,如果存在,就傳回池裡的字元串;如果不存在,該方法會 把"abc"添加到字元串池中,然後再傳回它的引用。 )

String.intern();

再補充介紹一點:存在于.class檔案中的常量池,在運作期間被jvm裝載,并且可以擴充。String的intern()方法就是擴充常量池的一個方法;當一個String執行個體str調用intern()方法時,java查找常量池中是否有相同unicode的字元串常量,如果有,則傳回其引用,如果沒有,則在常量池中增加一個unicode等于str的字元串并傳回它的引用。

例3:

String s0=”kvill”;

String s1=new String(“kvill”);

String s2=new String(“kvill”);

System.out.println(s0s1);

S1.intern();

S2=s2.intern();

System.out.println(s0s1);

System.out.prntln(s0s1.intern());

System.out.println(s0s2);

結果為:

False

False //雖然執行了s1.intern(),但它的傳回值沒有賦給s1

True

True

最後再破除一個錯誤的了解:

有人說,“使用String.intern()方法可以将一個String類儲存到一個全局的String表中,如果具有相同值的unicode字元串已經在這個表中,那麼該方法傳回表中已有字元串的位址,如果在表中沒有相同值的字元串,則将自己的位址注冊到表中”如果把這個全局的String表了解為常量吃的話,最後一句話“如果在表中沒有相同值的字元串,則将自己的位址注冊到表中”是錯的。

例4:

String s1=new String(“kvill”);

String s2=s1.intern();

System.out.println(s1s1.intern());

System.out.println(s1+” ”+s2);

System.out.println(s2s1.intern());

結果是:

False

Kvill kvill

True

我們沒有聲明一個”kvill”常量,是以常量池中一開始沒有”kvill”的,當我們調用s1.intern()後就在常量池中新添加了一個”kvill”常量,原來的不在常量池中的”kvill”仍然存在,也就不是“把自己的位址注冊到常量池中”了。

例5:

String str1=”java”;

String str2=”blog”;

String s=str1+str2;

System.out.println(s==”javablog”);

結果是false。Jvm确實對型如String str1=”java”;的String對象放在常量池裡,但是它是在編譯時那麼做的,而String s=str1+str2;是在運作時刻才能知道,也就是說str1+str2是在堆裡建立的,是以結果為false了。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anzhi/p/646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