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增殖放流進行時,550餘萬尾魚苗和魚種今天彙入東海

作者:潮新聞

視訊加載中...

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國家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東海之濱的甯波聯合舉辦2023“放魚日”主會場活動。

活動當天,在甯波象山縣亞帆中心、南韭山等海域放流岱衢族大黃魚、銀鲳、黑鲷、梭魚等經濟物種550餘萬尾,其中岱衢族大黃魚魚苗550萬尾,岱衢族大黃魚魚種0.6萬尾,銀鲳魚苗0.5萬尾,黑鲷魚苗1萬尾,梭魚魚種0.3萬尾。此外,現場放流綠海龜3隻。

增殖放流進行時,550餘萬尾魚苗和魚種今天彙入東海

增殖放流是養護水生生物資源,提高水生生物多樣性,實作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有效舉措。“十三五”以來,浙江省累計放流各類水生生物苗種390億機關。

地處東海之濱的甯波,海洋漁業資源豐富,海洋漁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現有國内海洋漁船4077艘,水産養殖面積61.9萬畝。2022年,全市漁業經濟總産值276.2億元,同比增長4.84%。

據悉,2023年,甯波市預計将投入增殖放流資金1680萬元,計劃放流岱衢族大黃魚、黃姑魚、黑鲷、褐鲳鲉、曼氏無針烏賊受精卵、管角螺、中國對蝦、日本對蝦以及鲢魚、鳙魚、草魚、土著鲫魚等各類水生生物物種86000多萬尾(粒)。

增殖放流進行時,550餘萬尾魚苗和魚種今天彙入東海
增殖放流進行時,550餘萬尾魚苗和魚種今天彙入東海

潮新聞記者在亞帆中心的放流現場看到,暫養池裡準備放流的6000多尾大黃魚魚種活蹦亂跳。它們的個頭差不多有兩指寬,近20厘米長。

銀鲳魚苗則用白色水袋裝着,個頭一個硬币大,甚至更小。包括學生、志願者、漁民代表、漁政漁企人員等在内的上百名放流人員輕輕地将這些魚苗、魚種緩緩倒入放流斜坡,大海伸開懷抱接納了所有魚寶寶。

增殖放流進行時,550餘萬尾魚苗和魚種今天彙入東海
增殖放流進行時,550餘萬尾魚苗和魚種今天彙入東海

甯波市海洋與漁業研究院水産技術推廣科科長沈偉良告訴記者,放流的魚苗、魚種都符合種質标準,疫病和農殘都經過檢驗。

“放流的魚苗、魚種我們還做了标記。”沈偉良說,這也是為了科學評估海洋漁業資源增值放流功效。據悉,大黃魚增殖放流工作的投入産出比可達1比2.9。曼氏無針烏賊的增殖放流投入産出比可達1比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