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失去夢想的人,就會迷失方向

作者:波羅媽成長之路

日更第32天,《AI未來進行式》故事10——

失去夢想的人,就會迷失方向

小張同學期末考臨近,暑假也在前方。

我又在考慮要不要一起暑假了,趁着現在工作也不算太忙。

可一旦真放,那就相當于這幾個月是裸辭,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我能否保持淡定的心态,做好陪娃這件事,并且把自己想幹的事都幹完呢?

和一位有信仰的朋友聊天,她建議我靜下來問自己的心,答案就在那裡。

心會有答案嗎?

我想按自己的意願,不上班去陪着孩子一起學習,去把父母的房子修整完畢,去讀書寫作種菜養花佛系的生活,自由地安排時間,通過寫作變現。

但是,我又擔心沒有收入,将來孩子上學我拿不出學費,結婚我給他買不起房辦不起婚禮。更擔心自己會成為他的拖累。

我靜不下心,但是我所焦慮的一切,是真的焦慮,還是在逃避心的答案呢?

01 《豐饒之夢》

今天,看《AI未來進行式》的最後一個故事——《豐饒之夢》。

講述的,是一個讓我現在所有的焦慮,都不存在的時代。故事探讨的是,當人們不用工作,也能得到衣食住行的基本保障時,該怎樣工作和生活?

2042年,澳洲。

因為AI技術的持續發展,太陽能、風能和電池技術的結合,使得能源成本降低,人力成本降低,生産水準提升,大部分商品的成本趨近于零。

公民可參與朱庫爾帕計劃,得到兩部分收入。

一部分是基本生活補貼,讓每個人不用為基本的衣食住行、健康、能源、資訊及娛樂活動擔憂。

另一部分則是基于穆拉的激勵系統,鼓勵每一個公民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社會服務,付出更多關懷,進而提升人們的愛與歸屬感,如給社群兒童上課、照顧孤寡老人、保護瀕危動物、清潔野外垃圾等。

不同的社會服務,不同的表現,會由AI進行資料收集和計算,決定每個人應獲得的穆拉。穆拉是一種虛拟貨币,代表着個體與他人、社群發生良性情感聯結與互動的水準。

在同等條件下,穆拉越多,能得到的福利也越多或者越靠前。

21歲的凱拉,在這個計劃的安排下,進入AI管理的養老社群,服務一位被稱為「大堡礁拯救者」的海洋生态學家喬安娜。

在與養老社群的老人、與喬安娜的相處中,凱拉發現,自己原本是因為找不到正式工作才來進行的社群服務,因為受尊重讓她得到了快樂。

喬安娜請示凱拉帶她去看大海,但是由于這不是凱拉的工作範圍,而且凱拉也擔心喬安娜的身體狀況,屢次拒絕。

直到有一天,凱拉醒來發現喬安娜失去影蹤,即使AI也追蹤不到她,因為她把自己手腕上的生物感應貼膜撕掉了。

凱拉發動了整個社群的從業人員去尋找喬安娜,同時,她留到喬安娜手中的,她自己設計的XR眼鏡幫了大忙,接入眼鏡,她可以同步喬安娜看到的景像。

當凱拉找到喬安娜,老人對她說,自己想起了自己究竟是誰。

在成為海洋學家之前的喬安娜,和凱拉一樣,是澳洲的原住民。

一出生就被強迫着從親生父母身邊帶走,4、5歲時才被養父母收養,在他們的寵愛下長大。

故事的最後,凱拉因為尋找喬安娜事件,被朱庫爾帕計劃的負責人注意,邀請她參與更新計劃的工作。

在凱拉看來,當人們擁有了足夠的物質和安全保障,免費的教育和教育訓練機會,有了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不應該受到任何束縛與綁架。

除了愛和歸屬,當一個人還希望追求尊重、自我實作時,就應該得到機會。

朱庫爾帕計劃應該提供機會,幫助人們找到真正的自我,充分發揮潛能。

個體自我實作的每一步努力與每一個成就都應該被看見,被認可,被激勵。

02 如果我們也能過上這樣的生活

20年後,我們的社會,會實作這樣的生活嗎?

假如能夠實作,我今天所擔憂的物質問題,不再成為問題。

我要做什麼能夠自我實作?我的孩子,當他不用工作也能保證生活時,他會去追求自我實作,還是享樂為上呢?

今天,當我提出我的焦慮時,年輕的朋友說,她和老公差不多是裸婚了,因為他們都不想成年了還繼續花父母的錢。

她認為重點還在于孩子。

其實,想想也是,别說我就算再努力也很難掙出金山銀山給他,就說孩子沒養好,家裡有金山銀山也都霍霍了的例子,難道還少嗎?

20年後,小張同學正當壯年,我憑什麼擔心他沒有我給他攢下家業,他自己不能闖出一片天地?

如果我們真的過上或者部分過上科幻小說中的生活,以終為始,我現在更不用擔心經濟上的任何問題,而是應該思考,到底怎樣培養他,一直擁有一顆好奇心,去探索活着的樂趣,去實作他的人生使命。

其實,每個媽媽都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将來是要做大事的人。

我們所相信的,很有可能就是孩子的未來。

你所希望的會變成現實,你所擔憂的也會。

科幻小說所描繪的美好未來,在後面的解讀部分,也探讨了它實作的難度。它需要太多方面的适宜條件,而且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是有所不同。

但是有生之年,AI成為我們的天使的可能性, 還是很大的。

是以,我想我現在要做的,無論是什麼都不應該是擔心。

如果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怎麼選擇,那就做2件事:

第一,鍛煉身體,讓自己擁有活到那一天的資本;

第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力,而不是隻關注學習成績。

如果未來AI的發展,真的帶我們進入一個全面富裕的時代,進入書中所描繪的烏托邦社會,你會選A還是B呢?

A 玩遊戲、躺平、各種享樂

B 找到自己的使命所在,實作自己的價值,不白活一世

03 寫在最後

到這裡,《AI未來進行式》的故事,全部看完,也全部寫完了。

故事的精彩,我寫出的當然不足萬一,可是每讀完一個故事,都不免讓人想入非非。

大概,這就是科幻故事的魅力所在吧。

它是幻想的,但它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基于科學現在的發展,卻預測未來生活的樣子。

作為一個普通人,20年前,我們絕對想不到,手機上可以沒有鍵盤,打電話可以不要錢。更不會想得到,小小的手機裡可以看到世界。

同樣,我們也無法預見20年後,手機是否可以沒有螢幕,我們對着虛空指點。

但是真的希望,故事裡的時代,能夠早點到來,當被經濟壓力所困的人,迸發出新的生命力、創造力,世界會變成怎樣?

我真的很好奇!

明天開始新書的閱讀啦。

失去夢想的人,就會迷失方向

寫點生活小事,人生感悟,閱讀寫作和個人成長

你的點贊和評論,都會變成我寫下去的動力!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