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之後,外企高管們再掀“來華潮”,資本正在用腳投票

作者:奇點聊财經

#5月财經新勢力#

馬斯克之後,外企高管們再掀“來華潮”,資本正在用腳投票

馬斯克訪華期間重登世界首富,而被馬斯克擠下首富寶座的LVMH董事長伯納德·阿諾特,也計劃要本月訪華了。

除此之外,包括摩根大通CEO、星巴克CEO、“AI萬億大佬”黃仁勳等衆多外企高管,也将在近期來到中國。

為何這些大佬會又一次掀起“來華潮”?

答案顯而易見,當然是為了利益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就拿馬斯克來說,中國作為特斯拉的全球第二大市場,2022年總營收高達181.45億美元,占比22.27%,僅次于美國本土市場。

且上海工廠是特斯拉全球最大的生産中心,年産量在75萬輛以上。

這次馬斯克剛到中國,就明确表達了自己的站位:

特斯拉反對“脫鈎斷鍊”,中美之間利益交融,彼此如同連體嬰兒密不可分。

馬斯克之後,外企高管們再掀“來華潮”,資本正在用腳投票

一句話說完,特斯拉股票應聲上漲,一夜之間市值大漲逾250億美元,将近1800億元人民币,使馬斯克重新坐上了世界首富的寶座。

衆多外企高管再掀“來華潮”,特斯拉股票大漲,種種事實其實都表明了一個問題:

資本正在用腳投票。

美國打算玩貿易保護主義,鼓吹的“脫鈎斷鍊”,根本是行不通的。

這些資本大佬清楚地知道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需要的是繼續做多中國,而不是跟在那群政客屁股後面,搞什麼“脫鈎”。

馬斯克之後,外企高管們再掀“來華潮”,資本正在用腳投票

為何外企高管“紛至沓來”?

當初特斯拉不計成本地搞研發,一分鐘就要燒掉8000美金,是以欠下大量的債務,每天光利息都是天文數字,如果再掙不到錢的話,債務危機轉瞬即至。

2018年,背水一戰的馬斯克來到中國,希望能在這裡建設特斯拉的超級工廠。

緊接着,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式動工,6月份廠房已經基本建成,進入生産裝置試安裝階段了,10月份,這座超級工廠開始試生産,2020年1月7日,特斯拉官宣将正式傳遞中國産的Model 3。

全世界都見證了什麼叫“中國速度”。

完全可以說,中國是特斯拉的“福地”。

是以,特斯拉一直以來大力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鍊、儲能産業鍊,都離不開中國完備的産業鍊支援,也離不開中國制造業的成本和品質優勢。

從這個角度來說,馬斯克堅持做多中國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馬斯克之後,外企高管們再掀“來華潮”,資本正在用腳投票

與特斯拉同理,英偉達作為晶片業巨頭,想要做資料晶片、遊戲晶片、智能汽車晶片,這些産品怎麼可能離開中國市場?

法國的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80%的業務都來自中國,怎麼能不重視?

摩根大通CEO戴蒙不敢在明面上與美國政府背道而馳,但又垂涎中國市場,是以隻好一邊說着“去風險化”,一邊又趕緊說西方不可能和華真正脫鈎。

實際上,包括馬斯克、蒂姆庫克,以及英特爾、大衆、西門子、阿迪達斯的衆多CEO們,開啟中國行,目的都隻有一個:

中國市場很重要,對于這塊大蛋糕,這些跨國公司不可能放棄,中國仍是衆多外企尋求發展的重中之重。

馬斯克之後,外企高管們再掀“來華潮”,資本正在用腳投票

美國的“主人”在用腳投票

資本永遠都是務實且逐利的,對于這些跨國資本而言,利益永遠被擺在第一位。

近年來,美國一直宣稱所謂的“威脅論”,倡導減少對我們的依賴、減少投資,企圖搞“脫鈎斷鍊”,遏制我們的發展。

但顯然,全球化才是大勢所趨,中國市場是全球衆多企業不可能放棄的戰略要地。

根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釋出的《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中國經濟在2023年的增速将達到5.2%,對全球的經濟貢獻率将超過3分之1。

此外,世界銀行的報告也顯示,從2013到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8.6%,而7國集團加在一起僅有25.7%,還不如中國自己多。

衆多外企高層掀起來華潮,足以說明中國市場不可或缺,很大程度上是對“脫鈎斷鍊”的一種否定。

馬斯克之後,外企高管們再掀“來華潮”,資本正在用腳投票

美國那些鼓吹“脫鈎斷鍊”的政客,與美國資本的想法背道而馳。

而且這波大佬集體來華,也釋放出一個鮮明信号:

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比想象中更光明,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說白了,在未來的全球經濟走向中,中國市場和經濟地位舉足輕重,絕大多數資本都離不開中國市場,需要和我們合作共赢。

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美國想要對華“脫鈎”,無異于癡人說夢,美國企業不會選擇缺席中國市場,這是資本不可能放棄的廣闊舞台。

而誰才是美國真正的主人?這個問題想必大家都清楚,如今主人都在“用腳投票”,那些政客嘴裡喊的,就真的隻是口号而已。

馬斯克之後,外企高管們再掀“來華潮”,資本正在用腳投票

寫在最後:

前段時間,一直沖在“抗華”最前線的美光公司,來了一波“求錘得錘”:

過去它曾在中國市場惡行累累,堪稱是“吃飯砸鍋”的典範,結果因為“存在較嚴重的網絡安全問題隐患”,被大陸拉進黑名單,徹底與中國市場說了再見。

還有美國的PC巨頭戴爾,也因為當“出頭鳥”,導緻在中國的銷量直接腰斬,市場佔有率被國産品牌擠占。

與力推“脫鈎斷鍊”的政客們不同,企業對于利益的考量永遠是第一位的。

如果投資中國、布局中國,能為自己帶來巨額效益,為什麼要與我們“脫鈎斷鍊”呢?

可惜的是,美光、戴爾沒能想明白這個問題,是以才會面對如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