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強調,“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必須堅持黨的群衆路線”,為新形勢下提升調查研究工作效能指明了努力方向。當今時代,網絡空間已經成為我們黨密切聯系群衆的重要管道和紐帶。目前,一些黨員幹部網絡核心素養有待提升、網絡溝通能力尚顯欠缺、網上工作作風不夠紮實。新時期,黨員幹部怎樣與時俱進走好網上群衆路線?如何真正練好新時代調查研究工作基本功?一起關注本篇文章。
走好網上群衆路線有何重大意義?
首先,網上群衆路線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實踐創新。中國共産黨一經成立,就把“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衆裡面去”作為工作原則。毛澤東同志提出了“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确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政機關和上司幹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衆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衆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上司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目前,承載着網民利益訴求和情感需求的網絡輿情已經成為新時代社情民意“晴雨表”。各級上司幹部需要保持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把準網絡群衆需求“脈搏”,讀懂網絡社情民意“晴雨表”,搭好政府網民“連心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走好網上群衆路線的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為什麼要走好網上群衆路線、怎樣走好網上群衆路線等重大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群衆觀。
其次,網上群衆路線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技術重塑着包括黨群關系在内的諸多領域,對此,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地對治國理政進行宏觀布局和場域擴充,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統一起來,把“用腳走基層,上網察民意”作為聯系群衆、治理社會的新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各級黨政機關和上司幹部“要走好網上群衆路線,提高通過網際網路組織群衆、宣傳群衆、引導群衆、服務群衆的本領”,“要強化網際網路思維,利用網際網路扁平化、互動式、快捷性優勢,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用資訊化手段更好感覺社會态勢、暢通溝通管道、輔助決策施政”。黨員幹部應把網際網路這個“最大變量”變成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最大增量”。走好網上群衆路線既可以充分賦能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可以将新時代調查研究工作推向更廣域的網絡空間,進而精準識别廣大人民群衆的需求訴求,不斷增強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
最後,網上群衆路線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随着網絡應用深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信訪平台、上司信箱、政務熱線、網絡“留言闆”等日益成為黨和政府同群衆交流溝通的新平台,成為了解群衆、貼近群衆、為群衆排憂解難的新途徑和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管道。從國務院開通“網際網路+督查”平台征集問題線索,到“十四五”規劃編制通過網際網路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建議,再到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以及2023年全國兩會“捎句話”活動,豐富多樣的民主管道把“人民群衆盼望的”與“黨和政府要幹的”緊緊連在一起,使越來越多的基層聲音直達各級決策層,人民群衆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得到有力保障。網上群衆路線建構了“黨委政府—群眾”互動新模式,有利于拓展調研管道、創新調研方式、提升調研效能,也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充分印證了大陸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部分黨員幹部走網上群衆路線面臨哪些挑戰?
網絡核心素養有待提升。面對龐雜喧嚣的網際網路世界,一些黨員幹部出現了“本領恐慌”,主要表現為:一是網絡資訊分析處理能力不足。一些黨員幹部在面對跨時空跨場域的各類網絡資訊時,有的“亂花漸欲迷人眼”,喪失獨立思考和精準判斷的能力;有的“馬踏深山不見蹤”,不能将有效的網絡資訊為我所用;有的“隻看熱鬧不看門道”,看不到輿論背後的群衆利益訴求,抓不住現象背後的本質。二是網絡傳播規律把握能力不足。一些黨員幹部由于未能準确把握網絡傳播規律,在開展網上群衆工作時常常陷入被動局面,錯失主動傳播有效資訊的最佳時間,甚至采取一些逆規律而行的工作措施,導緻不良影響。三是網絡輿論引導能力不足。一些上司幹部面對網絡輿論,要麼存在“鴕鳥心态”,對網絡輿論不聽、不看,要麼應對遲緩、被動、老套,停留在簡單重複官腔官調上,導緻公信力受損。
網絡溝通能力尚顯欠缺。面對網際網路形成的群衆工作新格局,一些黨員幹部利用網絡加強群衆溝通的能力尚顯欠缺,進而使調研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有些上司幹部深入群衆不夠主動:一些黨員幹部害怕在網上言辭不當被“揪住辮子”,缺乏應對網絡傳播的主動性,不善于運用網際網路、大資料等現代資訊技術開展調查研究,難以适應資訊化時代群衆工作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一些上司幹部網絡化語言運用不夠熟練:面對新一代網民,不了解他們的表達方式;面對網絡“意見領袖”,沒有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面對非理性的訴求表達者,不會運用恰當的話語表達和溝通技巧。上司幹部如果不懂得網絡化表達方式,就很難了解群衆通過網絡提出的真知灼見,導緻無法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
網上工作作風不夠紮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善于通過網際網路等各種管道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更好傾聽民聲、尊重民意、順應民心。然而,伴随治理資訊化、智能化的不斷普及和深化,一些黨員幹部作風不嚴不實,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這一頑瘴痼疾披上了資訊化的新型隐形外衣,很可能消解資訊技術所帶來的正面效應。一方面資訊形式主義暗自滋生,另一方面智能官僚主義悄然而至。有些黨員幹部把一些應該去基層調研擷取的原始素材讓下級幹部通過工作群直接上報,把一些應該在實踐中真抓實幹的工作搬到網上進行“精緻留痕”式監督檢查;有些黨員幹部利用工作群組,建起了“拍馬群”,釋出上司開展調研、開會講話之類的工作照,展示上司的“光輝形象”,群成員則各種“獻花”;還有些黨員幹部利用網絡辦公,搞起“新門檻”,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技術問題。令人眼花缭亂的資訊形式主義與智能官僚主義影響了工作作風,損害了黨的形象,其危害不可小觑。
如何真正把網上群衆工作落到實處?
第一,轉變觀念,牢固樹立網絡群衆觀,深入群衆調查了解情況。面對新時代網上群衆工作的機遇與挑戰,黨員幹部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推進思維變革、觀念更新,以更寬闊的視野來做好網上群衆工作。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員幹部應始終尊重網民主體地位,了解其所思所願,積極回應網民關切,及時吸納其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及時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及時廓清模糊認識,及時化解怨氣怨言,及時引導和糾正錯誤看法。二是不斷拓展網上群衆工作新領域。黨員幹部應樹立“宣傳群衆就要宣傳網民,聯系群衆就要聯系網民,服務群衆就要服務網民,走好群衆路線就要走好網上群衆路線”的意識。三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網絡空間治理制度。黨員幹部應多主體、多方位、多角度協力推進網上群衆工作,凝聚網絡社會治理合力,建構與網民的良性互動機制,以網民合法利益是否得到有效維護為标準,檢驗網上群衆工作成效。
第二,把握主線,與時俱進走好網上群衆路線,拓展調研管道,提升調研效能,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群衆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各級上司幹部需要在網上群衆工作中展現群衆路線的價值理念與思想方法,使群衆路線作為一種觀念深植于實踐主體的思想之中,展現在網上群衆工作各項制度的制定之中,落實到網上群衆工作的每項具體措施之中。一是要在深入群衆上下功夫。黨員幹部應把“上網”當作新常态,把“用網”當作基本功,把“懂網”當作必修課,通過“屏對屏”“鍵對鍵”“面對面”等多種方式,廣泛了解群衆所思所想所盼。二是要在學習群衆上下功夫。黨員幹部在謀劃工作、制定規劃、出台政策的過程中,應善于運用網際網路、大資料等現代資訊技術問計于群衆、問計于實踐,從基層的生動實踐中探尋打開工作思路的鑰匙,使各項工作始終回應群衆呼聲、展現群衆意願。三是要在服務群衆上下功夫。黨員幹部應紮緊網上群衆工作閉環,把群衆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準,以剛性機制和管用舉措,真正把黨的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到位、執行到位,通過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推動民生改善。
第三,找準焦點,建構網上群衆工作話語體系,講好“群衆話”,打通與群衆溝通“最後一公裡”,更好地服務群衆。随着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善用新平台、會用新話語的上司幹部越來越多。但也有一些上司幹部不熟悉網絡傳播規律,對如何利用網絡做好群衆工作沒有經驗,對一些重大事件和老百姓訴求的回應,要麼空話連篇,要麼“雷人雷語”。走好網上群衆路線,要建構起網上群衆工作的話語體系。首先要解決好“誰來說話”和“對誰說話”的問題。根據網上不同群體和不同層次群衆的特點,優化話語主體功能,細化話語客體分類,確定話語産生實際效果。其次要注意話語主體對話語客體“說什麼”和“怎樣說”的問題。應從新時代偉大實踐中提煉總結新話語,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繼承經典話語,從學術研究和理論創新成果中借鑒成熟話語,多使用群衆聽得懂、聽得清、聽得明、聽得親的語言,使群衆工作的思想、理論、價值、觀念表現得更有立體感,更具啟發性,更加鮮活生動。
第四,融合互動,畫好網上群衆工作同心圓,傾聽群衆呼聲、反映群衆願望、關心群衆疾苦。群衆在網上反映的問題和訴求,最終要靠實踐落實、以實幹解決。是以,走好網上群衆路線,既要懂網、用網,又要網上網下相結合,深入群衆、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真抓實幹。一是要建立完善網絡民意吸納、網民訴求回報、網絡問政監督等網上網下關聯機制。上司幹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自覺帶着網上群衆意見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為民排憂解難,確定群衆反映的問題網上有人看、網下有人辦,以實際行動、實際成效取信于民。二是要建立健全網上群衆工作監督評價标準機制。通過運作配套的監督保障機制,完善監督結果考核機制,對上司幹部網上群衆工作态度和能力進行評價,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激勵各級黨委政府真抓實幹,把新時代網上群衆工作落到實處。
來源:網信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