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巨無霸"迎利好!資金加速湧入,走出"V"型複蘇曲線

今天科創闆首批金融衍生品上市,科創50指數高開0.45%,科創50ETF(588000)高開0.93%,期權成交額達3955萬元。

華夏科創50ETF期權合約标的為“華夏上證科創闆50成份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簡稱:科創50ETF;代碼:588000),規模超650億元,自上市首日以來日均換手率4.34%,日均成交額11.8億元,今年以來日均成交更是達到了23億元,成為了市場上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跟蹤科創闆的“巨無霸”指數産品。

當下,市場正經曆A股與港股聯袂上演的反攻行情,持币觀望的投資者開始擔心“踏空是最大的風險”,但面對着此起彼伏的闆塊輪動,“到底該買啥?”成為了心頭之惑,而從年内行情以及看,已被北向資金、公募以及ETF等路“活水”持續湧入的科創50指數或許是上佳之選,作為“含芯量”極高的闆塊,有機構認為,随着人工智能浪潮來襲,未來科創闆科創闆的半導體企業有望受益。

6月2日,科創50再迎利好: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上交所決定于6月5日上市交易科創50ETF期權。

華夏基金榮膺表示,一方面,期權可以提高科創闆市場的品質,提高科創闆現貨市場的定價效率,有助于平抑科創闆現貨市場的波動。

另一方面,期權為科創闆投資者提供了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可以幫助投資者更有效的管理現貨風險,豐富投資政策,增強科創闆的吸引力。

據悉,本次上市兩個科創50ETF期權合約品種。其中,華夏科創50ETF期權合約标的為“華夏上證科創闆50成份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簡稱:科創50ETF;代碼:588000),該基金經過5月份的火爆“加購”,以近600億份的份額,超650億元的規模,成為了市場上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跟蹤科創闆的“巨無霸”指數産品。

又一金融工具“上新”

證監會5月12日曾釋出公告稱,為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産品體系,豐富資本市場風險管理工具,啟動科創50ETF期權上市工作。6月2日,上交所正式宣布,決定于6月5日上市交易科創50ETF期權。

上交所指出,将自6月5日起按照不同合約類型、到期月份及行權價格,挂牌相應的期權合約。首批挂牌的期權合約到期月份為2023年6月、7月、9月和12月。同時,根據科創闆股票漲跌幅設定,科創50ETF期權漲跌幅參數适應性調整為20%。

據介紹,科創50ETF期權是一種期權合約,可以讓持有人在期權到期日以一定的價格在期權行權日買入或賣出科創50ETF的股份。

科創50ETF期權的交易機關為100股,期權合約的最小變動機關為0.001元。期權合約類型:歐式期權。(歐式期權隻能在到期日進行行權,而美式期權可以在到期日之前或到期日進行行權。)

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總監、科創50ETF(588000)基金經理榮膺表示,科創50ETF期權的推出無疑為市場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這一舉措将有助于科創闆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同時也預示着科創闆即将進入一個更為成熟的發展階段。

“科創50ETF期權的推出,将對科創闆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産生積極影響。”榮膺介紹認為,一方面,期權可以提高科創闆市場的品質,提高科創闆現貨市場的定價效率,有助于平抑科創闆現貨市場的波動。

另一方面,期權為科創闆投資者提供了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可以幫助投資者更有效的管理現貨風險,豐富投資政策,增強科創闆的吸引力,進而吸引更多的長期資金流入科創闆。此外,科創50ETF期權也可為科創闆做市商提供有效的風險對沖工具,降低做市商的存貨風險,更好地發揮科創闆做市商的功能,進而提高科創闆的流動性。

科創50ETF年内乘勢而起

據悉,本次上市兩個科創50ETF期權合約品種。

其中,華夏科創50ETF期權合約标的為“華夏上證科創闆50成份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合約标的證券簡稱為“科創50”,證券擴位簡稱為“科創50ETF”,證券代碼為“588000”。從成份股來看,該指數彙集了中芯國際、金山辦公、中微公司、天合光能、瀾起科技、寒武紀、中控技術、傳音控股、華潤微、西部超導等優質個股。前十的占比比較平均,主要行業以制造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為主。

今年以來,A股主線在“中特估”和人工智能兩大主題間交替上演,而科創50ETF的成份股與後者契合度較高。

作為年内最強指數,科創50見證着科創闆牛市的大幕開啟。截至6月1日,二級市場價格上漲9.67%,漲跌幅領跑A股主要寬基指數。其中寒武紀漲幅超3倍,金山辦公漲近80%,傳音控股則漲逾六成。不僅如此,在近年來各次熱門的闆塊輪動中,科創50成份股幾乎從未缺席,光伏元件龍頭天合光能、儲能電池提供商派能科技等均有股價上漲數倍的亮眼表現。

資料:wind 2023/6/1

展望後市,在細分行業中,機構依舊繼續看好半導體闆塊,“AI發展推動上遊算力設施需求增長,科創闆的半導體企業有望受益。”

根據艾瑞咨詢測算,預計2023年-2025年大陸對話式AI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速達23%,億歐智庫的測算則認為,預計在此期間大陸AI晶片市場規模複合增速達31%。

然而,目前大陸高端晶片依然依賴進口,2021年大陸高端晶片進口占晶片總進口金額的比重高達75%。随着美日歐國家紛紛限制先進技術的對華出口,未來大陸半導體亟需國産化替代,4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調研獨角獸企業時提出要加快晶片研發制造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對此,海通證券認為,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步伐将不斷加快,人工智能的發展将推動上遊算力設施需求增長,科創闆是中國優秀半導體企業的高地,2019年以來新上市的半導體企業中84%在科創闆,是以未來科創闆有望持續受益于半導體産業周期回升以及國産替代帶來的市場佔有率提升。

“聰明資金”持續湧入

據Wind資料,截至6月1日,科創50市盈率PE-TTM為44.25X,遠低過去3年的均值59.16X,處于低位區間,市淨率更是隻有4.59倍,處于過去3年的20.26%的“地闆價”分位。

銀河證券認為,在今年經濟弱複蘇大環境背景下,具備相對配置價值,疊加政策面持續推進數字經濟,産業面AIGC科技浪潮來襲,看好科創50配置價值。

是以,近期科創闆引來各路“活水”的加購。被譽為“聰明資金”的北向資金年内買入科創闆244.8億元,相較年初的持有市值,加倉比例為60.4%,大幅高于主機闆和創業闆。

備注:加倉比例=年度流入資金/年初持倉市值

值得一提的是,受近期人民币匯率上行、地方債關注度提升、基本面預期持續偏弱等因素影響,北向資金近兩個月連續流出A股172.6億元,但在此背景下卻逆勢加倉科創闆102.9億元,對于該闆塊的樂觀程度可見一斑。

除此以外,公募基金對科創闆的配置比例也在持續提升。資料顯示,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末,主動偏股型基金對科創闆的配置比例分别為0.5%、2.8%、4.5%、7.97%。

普通投資者也加入搶籌的大軍,并借道ETF持續加強布局,以華夏基金旗下的科創50ETF(代碼:588000)為例,該基金淨值近期走出了“V”型複蘇曲線,雖有震蕩但處于持續回暖過程中,在此期間,資金選擇加速湧入,從4月末的“僅”415億份份額到6月2日的590億份,隻用了不到30個交易日。投資者的熱情也将該基金推至目前市場上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跟蹤科創闆的“巨無霸”指數産品。

華夏基金認為,該基金上市以來,波段特征明顯,符合科技創新企業高彈性、高波動的特征,比較适合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人在二級市場進行波段操作,同時也可以在場外作為中長期的定投品種。

(CIS)

責編:羅曉霞

校對:李淩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