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在中國的曆史上,地主這個階級是壓迫、剝削農民的代名詞。自然而然的,提到地主大家都難免對其面露憤色。但人不可一概而論,在新中國的曆史程序中,就有這樣一位地主,無論多少後人提及他,都會難掩敬佩。

他就是以身誘敵,将300名日軍騙到冬天的深山裡,使他們活活凍成冰雕的黃有。

身為地主,黃有為什麼能夠擁有與最廣大人民群衆共同抗擊外敵的高尚覺悟?他又是怎麼不被懷疑地做到将日軍帶至深山,使其活活餓死的呢?這一切,要從黃有的出身說起...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一、白手起家 啟發愛國

1899年,一名小男嬰在黑龍江省呼蘭市呱呱墜地,家人為他取名黃有。黃有年幼時,家裡并不寬裕。但這樣的環境卻恰好磨砺了他的心性,促使他年少便立志要改變貧困現狀。

21歲那年,黃有離開老家呼蘭,來到湯原縣前太平川後六裡路,承包下一大片荒地開始墾荒。皇天不負苦心人,終于在十年如一日吃苦耐勞的努力下,黃有用勤奮的雙手開拓出了4500餘畝荒地。

在那個因為戰亂民不聊生的年代,黃有憑借着自己的努力,打下了一份可以讓家人吃穿不愁的基業。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成為4500餘畝地主人的黃有搖身一變,從農民變成了地主。但黃有這個地主當得卻全然沒有地主該有的樣子。

别的地主壓迫農民,恨不能從農民身上刮出更多的民脂民膏,不管農民死活,黃有卻不同。

在收成不好的年份,黃有不僅不會為了利益克扣農民應得的報酬,甚至會開倉放糧,救濟貧困農戶,幫助農民們渡過眼前的難關。

單這一點,黃有便不能與世俗意義上同剝削農民階級劃等号的地主一概而論。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在當地成為名頭響亮的大戶後,黃有也成為了農民們口中的“黃有屯”。縱然境遇大改,黃有依然是從貧困時期靠着自己的勤奮改變命運的黃有,他的思想并沒有因為變得富裕便發生腐化與扭曲。

這一點,為黃有日後替日軍引路,将300日軍引入大山,緻使他們全都被凍死奠定了深刻的思想基礎。

1899年生人,曆經九一八事變的黃有目睹在戰火中民不聊生慘狀的黃有悲痛之餘,開始思考自己該怎樣做,才能為改善眼前的局面貢獻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終于,他等來了這個機會。

1934年,湯原縣的中共負責人夏雲傑為了籌集遊擊隊需要的戰備物資,于6月15日召開了号召群衆捐獻私人武器的群衆大會。

黃有清楚抗日遊擊隊是改變戰火紛飛局面的強大力量,要想阻止更多家庭因為日軍的炮火而破碎,就必須幫助抗日遊擊隊壯大起來。

于是下定決心的黃有在群衆大會結束後第一時間找到夏雲傑,先是向夏雲傑表明了自己對抗日遊擊隊由衷的欽佩與欣賞,再是對夏雲傑表示自己願意傾盡全力支援抗日事業。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夏雲傑對此十分驚喜,在召開大會之前,夏雲傑就對黃有有所耳聞。要想抗日隊伍得到豐富的物資支援,得到相對富有的地主支援是必不可少的。

但慣于壓迫剝削農民的地主們大多不肯輕易給予幫助,一來是地主們骨子裡的軟弱怕事使他們面對抗日這樣的大事時,總會為求穩妥地選擇置身事外;二來支援抗日隊伍這樣的投資回本希望渺茫,地主們最擅長的就是趨利避害,又怎麼會願意進行一筆風險很大的投資呢?

是以,對于黃有這樣既敢于站出來提出支援抗日隊伍,又肯慷慨解囊,提供物質幫助的地主,夏雲傑是非常驚喜且大力歡迎的。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5匹馬,10支槍,100餘擔糧的糧款,黃有可謂是傾囊相助。得到黃

有資助的抗日遊擊隊日子相對好過了許多。同時,在與隊員們日漸增多的接觸中,黃有的思想境界不斷地升華起來。

加入抗戰 以身誘敵

1935年,黃有做出了一個讓家人頗為不解的決定--他要加入中國共産黨。

黃有的家人并不反對黃有為抗日遊擊隊提供物質幫助,隻是他們并不能了解,甚至想阻攔黃有加入中國共産黨。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因為他們知道加入中國共産黨意味着黃有要去到抗日一線,一線是很危險的地方,是随時都有可能喪命的地方。而黃有有财有地,并不需要靠戰功去搏出路。

面對家人的不解與阻攔,黃有并沒有妥協。

為抗日遊擊隊提供物質幫助的過程中,在抗日遊擊隊員們身上感受到中國共産黨是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做事,為老百姓着想的黃有已經不滿足于僅僅是為抗日提供可靠的大後方,他想成為隊伍裡的一員,在抗日一線上發揮自己的光與熱。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胳膊擰不過大腿,黃有最終還是如願加入了湯原遊擊隊。

加入遊擊隊後,黃有跟着隊伍執行任務,熟悉了遊擊隊的各處根據地路線。

這一點,替黃有日後将300日軍帶入深山,緻使他們全都被凍成冰雕提供了實踐基礎。

在成為光榮的中國共産黨黨員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37年。黃有在傳回村落的途中,聽到了不尋常的槍響聲。

立刻警惕起來的黃有快馬加鞭趕回村落,迎面便撞上日軍正在威逼利誘村民說出遊擊隊的下落。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為了保護村民,情急之下黃有隻能僞裝成苦遊擊隊壓迫已久的封建舊地主階級面目,博取日軍信任。

果然,日軍很快相信了黃有的說辭。一方面,黃有身為地主階級,與遊擊隊本身就存在階級對立的沖突;另一方面,黃有隻身一人,若是敢欺瞞他們,300号日軍輕易就能将其捉拿折磨,故而黃有是沒有膽量戲弄他們的。

日軍萬萬沒想到的是,黃有不僅不與遊擊隊站在對立面,并且有膽量将他們引領至抗日遊擊隊夏天的活動根據地,甚至黃有能夠成功脫身。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抗日遊擊隊的根據地一共有兩個,一處是夏天的,一處是冬天的。夏天的根據地位于深山之中,而冬天的根據地則與此相隔甚遠。

被黃有領着朝遊擊隊所在生活根據地方向越走越遠的日軍并沒有發現異樣,甚至在眼前出現房屋時,日軍欣喜若狂。

有房屋,就必然有人。急功近利的日軍迫不及待地劃分隊伍,一一開始仔細搜尋房屋。

沒有人注意到,黃有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根據地。

搜尋無果才察覺到自己上當受騙的日軍面對漸晚的天色,也隻能選擇暫時在根據地的房屋裡擠作一團,取暖過夜。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隻是300日軍沒有想到,看似怯懦、對他們言聽計從的黃有将他們帶去的不是可以邀功的抗日遊擊隊根據地,而是夜晚刺骨低溫能将人活活凍成冰雕的閻王殿!

不熟悉地理環境的日軍并不知道東北冬夜裡的低溫是能夠将人活活凍死的,即使擠作一團燒火取暖,也無濟于事。

或許在瀕臨死亡的某一刻,有日軍會反應過來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黃有不見了行蹤,但那已經不重要,黃有此刻已經與他們背道而馳,走出了很遠。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誘敵成功 以身報國

黃有朝着他記憶裡抗聯戰士們冬天的根據地方向,在滿目的雪白中走了很久很久,久到他筋疲力盡地一頭栽進了冰雪裡。

再次醒來,黃有已經身處根據地内,身旁都是抗聯戰士們。

黃有以一人之軀誘導300日軍進入深山被活活凍成冰雕的事迹狠狠地鼓動了營地裡其他的抗聯戰士。

抗聯六軍的參謀長馮治綱對黃有這樣有勇有謀之舉表示深深的肯定,同時叮囑黃有好好休息,以待來日。

黃有松懈下來後才察覺自己的狀況不容樂觀:因為長時間在雪地裡行走,自己的四肢因為冰雪的侵蝕發生了凍傷,并且由于凍傷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他的四肢在不斷地潰爛。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面對黃有這樣緊急的傷情,抗聯戰士們提出将黃有送回山下家屬院養傷。但黃有由于擔心連累家人,選擇了拒絕。

無奈之下,抗聯戰士們隻能讓黃有留在營地裡休養。

但天有不測風雲,不久後戰士們接到指令要前往别處執行任務,參謀長想将黃有一齊帶上。隻是帶着一名傷兵行動起來總是多有不便,黃有擔心拖累部隊執行任務的程序,毅然決然地拒絕了。

參謀長無法強迫黃有,便隻能留下兩名戰士照顧黃有,大部隊啟程前去執行任務。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意外往往發生得令人猝不及防。

日軍的封鎖日益緊密,考慮到黃有目前的身體狀況無法支撐他們四處遊走躲藏,兩名戰士隻能帶着黃有躲進了一處隐秘的窩棚裡。

在窩棚裡躲藏了幾天後,他們的幹糧所剩無幾,黃有的傷情也愈發嚴重。

面對如此情急的處境,照顧他的兩名戰士決定不顧危險,外出覓食。令人扼腕的是,兩名戰士在覓食的過程中,被日軍發現并殘忍殺害。

而遲遲等不到戰士歸來的黃有最終也因為病情嚴重,加上長時間沒有進食,活活餓死在了窩棚裡。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黃有犧牲時,年方39。他的家中尚有妻兒老小,他的荒地上還長着小麥,但他就這樣倒下了,倒在他曾經向往的抗日一線。

生來普通,若是黃有沒有立志改變現狀,沒有用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開墾出4500餘畝荒地,也許他不至于落得個年紀輕輕就命喪黃泉的下場,也許他能夠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抗日戰争的勝利,是由數萬萬個在一線上為抗戰殺敵抛頭顱灑熱血、不畏犧牲的戰士們換來的,每一名戰士都各有他們自己的名字,但每一名戰士又何嘗不都是黃有的縮影?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沒有國,哪有家。隻有國在,才有家存。黃有之是以想要為抗日戰争貢獻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何嘗又不是出于對小家的保護呢?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黃有這樣有勇有謀之舉,該當得上一句英雄!

黃有故去後,同村的村民們為了紀念這位有勇有謀的英雄,商議之後一緻決定将“永祥屯”正式改稱為“黃有屯”。

結語

曆史的長河滾滾向前,人類于其中不過渺茫一粟,但總有些人,會傾盡自己的所能,在長河中以生命為代價,發揮出自己全部的光熱,以照亮目光所及的黑暗。

1937年,一地主為日軍引路,卻将300日軍騙至深山,全部凍成冰雕

一個人的光熱能照亮的黑暗很小,但數萬萬人的點點星光彙聚到一起,便可以組成燎原之勢,點亮那從前漫無邊際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