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恩來去世後,江青準備讓張春橋任總理,結果毛主席欽點華國鋒

自1975年12月以來,在毛澤東的建議下,政治局繼續開會聽取鄧小平的評議。在此期間,鄧小平暫時留在原來的崗位上,中共中央、國務院的許多重要事項(包括周恩來的葬禮工作)都由鄧小平專門處理。同時,毛澤東還一再阻止江青等黨派幹預黨和政府的工作。1976年1月12日,他提議對鄧小平進行兩次書面檢查,并訓示此事"暫時限于政治局"。15日,鄧小平仍出席周恩來追悼會并緻悼詞,高調亮相。

1月20日政治會議結束後,鄧小平寫信給毛澤東,再次呼籲"履行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職責"。(9) 他很清楚,在目前情況下,他的處境變得越來越困難。第二天早上,毛澤東在聽毛元新關于政治會議的通報時說,鄧小平仍然是人民内部的問題,指導好,不能走到對峙的一邊。他補充說:"小平的工作問題将在稍後讨論。我的意思是減少我的工作,但不是要離開工作,也就是說,不要用棍子殺人。此後,鄧小平不再執掌中央政府。

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确定一名國務院主要官員。身患重病的毛澤東,對兩國關系的大局保持清醒的頭腦。張玉峰回憶說:"這些天,董事長醒來,不隻是聽檔案,總是在手指上,思考問題。我還問了政治局同志的名字,我逐一報告了政治局委員的姓名。1月中旬,毛元新來見董事長。他問主席,他對總理的選擇有何看法。董事長想了想,說,告訴王洪文,張春橋。然後董事長把手放在政治局同志的名字上,最後說,對華國鋒來說更好。毛元新點了點頭,答應了。這樣,總統就建議華春瑩擔任代理總理,主持政治局的工作。(1)毛澤東還說:"請花國豐來一個頭,他認為自己不是高層政治人物;②"

任命華國鋒為國務院代理總理,并不是很多人預料之中的。由于毛澤東病重,周恩來去世,這一決定實際上表明,華國豐将主持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這自然特别引人注目。

周恩來去世後,江青準備讓張春橋任總理,結果毛主席欽點華國鋒

華國豐1938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時年僅五十五歲。新中國成立時,随軍南進軍,到湖南工作,任縣委書記、地方委、省委書記。文化大革命期間,曆任湖南省革命委員會、湖南省軍區、廣州軍區負責人,1971年調到國務院作戰組,後任中國共産黨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國務院副總理、公安部部長。文化大革命前,毛澤東對中國的國豐很熟悉,因為他經常通路湖南。文化大革命期間,随着會面機會的增加,對中國的了解也随之增加。他認為:華國豐既有基層工作經驗,又有在省和中央工作的經驗;他甚至說:"人們說他很低,我會選擇這個低水準。(3)"毛澤東選擇了華國豐,也許有一個不言而喻的考慮,那就是他覺得華是各方都能接受的。

中國國鋒尚未正式任命。1月24日,羅馬尼亞國務委員會副主席波德納拉希去世。第二天,新華社播出了毛澤東和朱德聯合發給羅的上司人的電報,在電報的最後,通常應該包括國務院上司人的姓名,通常應該包括,但不能包括在電報上。(4)黨中央、國務院的日常工作也急需專人主持,不能再拖延了。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28日正式提出,華國豐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31日,毛元新向毛澤東提出的請求說,我同王洪文、張春橋談過,轉達了董事長關于華國鋒、陳希蓮工作安排的訓示,他們表示全力支援,并承諾給予支援。此事可由政治局分别轉交中央黨、政治部門和軍事部門。毛澤東宣讀了訓示:"同意。我們也應該同小平同志談談。"⑤

周恩來去世後,江青準備讓張春橋任總理,結果毛主席欽點華國鋒

2月2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一是應毛主席的提議,中共中央政治局一緻通過華國鋒為國務院代總理;⑥

周恩來去世後,江青準備讓張春橋任總理,結果毛主席欽點華國鋒

江青等人口頭上對毛澤東的決定表示"全力支援",實際上也極為不滿。他們原本希望打敗鄧小平後,王洪文回到中央的日常工作,張春橋主持國務院的工作。他們已經開始為此做準備,并認為他們非常确定。周恩來死後不久,在四人幫的控制下,上海出現了一面大橫幅,要求張春橋當總理,受到毛澤東的批評。1月下旬,在中央上司人中僅次于毛澤東的王洪文在中央"打招呼"會議上私下準備講話,打算作為中央政府的日常主持人發表演講,但1月28日,毛澤東的提議也被擊敗了。這兩起事件對四人幫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2月3日,張春橋寫了一篇題為《感情》的私人文章,詛咒不再主持中央政府日常工作的鄧小平,還對中國國民陣線的不滿。(7)2月7日,華國鋒首次以國務院代理總理的身份出面,會見外國駐華使節。幾天後,針對海外關于"經濟工作是現實的"的說法,姚文遠在日記中問道:"經濟工作什麼時候才能由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上司?(8)"顯然,四人幫認為毛澤東選擇華國豐不是'自己的人',深切關注他們在黨和國家上司中沒有取得支配地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