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交所、新三闆“服務十八條”落地 更好支援企業對接資本市場

作者:新京報

新京報貝殼财經訊(記者黃鑫宇)為強化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和推動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援作用,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即新三闆的營運主體)制定了《北京證券交易所 全國股轉公司提升服務能力綜合行動方案》(下稱《方案》),首批共十八條内容(下稱“服務十八條”),更快捷、更便利、更包容、更高效地服務市場主體。6月2日晚,北交所官網公示了《方案》和“服務十八條”全文。

事實上,加快建設服務型交易(場)所,成為2023年北交所與高品質擴容同步的另一大特色。

今年1月的北京“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北交所總經理隋強在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專訪時曾表示,2023年北交所将堅持改革強所、服務立所的理念,在切實肩負起組織市場職責的同時,持續提升服務質效。而在半個月前,即5月19日第五屆西城區企業上市主題交流活動上,隋強再次強調,北交所将聚焦“改革”“服務”“生态”6字,全面推進交易所高品質建設。

關于更好支援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服務十八條”提出,“及時形成稽核案例、豐富稽核口徑,通過稽核動态、教育訓練等管道向市場傳導,明确市場預期,便利企業做好申報準備”“完善預溝通機制和發行人、保薦人提示服務”等項内容。

值得關注的是,“服務十八條”還就優化新股發行上市流程和發行承銷全流程服務以及搭建投資者與上市公司的溝通橋梁等,作出規定。

截至6月2日,北交所共有上市企業199家,總市值2704.17億元;2023年内已有37家公司登陸北交所,比2022年前9個月新增上市公司的總和,還多出5家;目前,新三闆公司總數為6469家,其中創新層公司數量為1794家,北交所“後備軍”數量充沛。

強化服務是為了進一步地發展、壯大。中金公司報告也顯示,目前北交所公司處于配置機遇期。

截至5月30日,一級市場方面,2023年初至今北交所上市的 35家新股發行P/E均值(即新發股平均市盈率)為17.0x,較2022年22.4x的均值水準進一步回落,但低于同期上證主機闆、深圳主機闆、創業闆、科創闆新股發行P/E水準(分别為23.8x、31.1x、48.2x、79.4x)。二級市場方面,北交所P/E(TTM,即滾動市盈率)估值為20.3x,略高于滬深主機闆(15.0x),明顯低于科創闆、創業闆(73.5x、49.9x)。

北交所、新三闆“服務十八條”落地 更好支援企業對接資本市場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資料截至2023年5月30日)

北交所、新三闆“服務十八條”落地 更好支援企業對接資本市場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資料截至2023年5月30日)

北交所、新三闆“服務十八條”落地 更好支援企業對接資本市場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資料截至2023年5月26日)

結合北交所上市公司較好的基本面情況,中金公司對此認為,北交所在新股申購及二級市場估值方面均具備較好投資吸引力。

北交所和全國股轉公司亦表态,“後續将根據市場回報和建議不斷完善服務舉措”,同時“把提升服務質效轉化為市場高品質建設實際成果”。

編輯 張曉翀 校對 吳興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