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作者:文彙網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我總是喜歡老物件,特别是那種舊舊的、用壞的、修了又修的,帶着手工的痕迹和很久前的心思,充滿了故事。”

當今童書界炙手可熱的繪本畫家蘇菲·布萊科爾(Sophie Blackall),一位畫筆比春光還明媚的藝術家,道出了她創作《老房子》的初衷。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這讓我想起2019年8月,我們相遇在上海書展的“魔法大師班”(上圖)。炎熱的午後,她走進上海少兒圖書館的貴賓休息室,首先不是坐下吹吹空調喝喝茶,甚至沒有放下沉沉的書包擦擦汗,而是立定了仔細打量這棟老洋房的結構,贊歎窗戶的設計、窗簾的顔色,俯身細看護牆闆的雕花,用相機捕捉地闆上淡淡的光影,連聲贊歎:真的很美……受她的感染,我們也開始用好奇的眼光重新審視這棟滄桑老屋的優雅,幸福指數驟升的同時也心生慚愧:怎麼就缺少蘇菲這樣一雙眼睛呢!

而今捧讀《老房子》(英文原版書名:Farmhouse),我們完全可以想見蘇菲走進紐約州一棟搖搖欲墜的老屋時的情景。在常人看來,這棟老房子已是破敗不堪,滿屋頹廢。而在蘇菲的眼裡和心裡,那些殘片碎屑,那些鏽迹和黴斑,分明是歲月的留痕。她把黏成一塊塊的不知何用的發黴的紙浸泡在溫水中,把沾滿泥巴根本無從辨認的破布小心分揀洗滌,一點一點,竟收獲了時光最美的模樣:複古的牆紙和21條手工縫制的裙子!她興奮、她激動,盡管這老屋天花闆開了洞,地上竄出了樹苗,不止一次,她還一腳踩穿了地闆,但這裡滿是溫暖的光陰的故事啊,她想整個兒與我們分享!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老房子的“重生”

蘇菲在一次訪談中曾說,希望繪本的頁面之間互相連接配接,就像讀者可以“真的在房間之間走來走去那樣”,是以整個創作是在一張巨大的描圖紙上,在房子的立體剖面圖上“布置”“娃娃屋”。她在草圖上畫了多個與繪本雙頁等比例的尺寸框,還用不同的色彩來給它們“編碼”,以這些“彩色的框框”來測量不同的房間,為的是搞清楚如何既充分展示不同的場景,又讓讀者每翻過一頁,就不知不覺走進了下一個房間,“絲滑”地融入了新一幕。

大布局之外,蘇菲對細節的把控也做到了極緻。看到畫中充滿春天氣息的牆紙了嗎?她想讓書裡的孩子也玩一把洋芋印花桌面——這曾是媽媽教給他們兄妹的,于是她自己動手用洋芋刻了各色花草,隻可惜尺寸太大而不得不改用其他印模。仔細看,牆壁下方所印的花花草草,要比高處繁密得多,那都是故事裡最矮最小的弟弟妹妹“賣力”的結果。

蘇菲隻需這樣精細地把故事畫下來就足夠好了,但她給自己發出一個更大的挑戰:盡最大的可能,用歲月饋贈的殘片廢料,在繪本中重新拼貼出這棟老房子,再現一百年前的人間煙火。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其實,普通讀者如果隻是匆匆翻閱,不太會注意到畫中的地毯、水槽的垂擺、微風輕拂的窗簾,都來自老屋留下的真實材料——那塊墊在大孩子床下的深色地毯,竟是将發黴的牆紙碎片翻過面來創作的。

而蘇菲更多的心血,我們再認真都已無法從畫面上辨識。她首先給這棟老房子糊了一層厚厚的“牆紙”——用老房子閣樓上的一卷牆紙,以及報紙和紙袋子,一層層膠在一起。她寫信給自己的編輯:

“我一直在琢磨這個房子的層次感:一代又一代住在房子裡的人,他們的記憶在此交疊,還有伴随歲月更疊的塗料和牆紙。我想象老屋垮了的時候,這層層疊疊是如何一點點剝落、坦露的,就如同我們穿越時光所見。”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當作品最終完成時,很多層是看不到的,但蘇菲知道它們在那兒,我們讀着讀着,讀到老屋分崩瓦解的那一頁時,也終于從剝落的牆面上發現了這層層的記憶,感受到作者以虔誠的創作向老屋、向前人、向往昔的時光、向未來接續傳播故事的讀者的深深的緻敬。是以我說,《老房子》是蘇菲創作中一次飛躍,也是我們對她的認識的一次重新整理:她畫的不是漂亮的暢銷書,她創作的是充滿溫度的藝術作品。

12個孩子的故事

從老房子留下的“破爛”裡,蘇菲不僅發掘了拼貼原料,她還拼出了故事,這就更吸引小讀者了!她一一考證了在這棟老屋裡出生、長大的12個孩子的姓名和生日,把他們留下的破破爛爛的教科書,發黴的作文本仔仔細細讀了個遍,從那些歪歪斜斜卻又充滿熱忱的筆迹裡讀到他們的夢想,也好奇他們最終有沒有夢想成真。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我曾看到蘇菲畫的12個孩子的合影草圖。當她想象這些孩子的模樣時,她說仿佛看到了她自己的孩子,從搖搖晃晃的小寶寶,到無法無天的7歲、好奇的11歲、焦慮的15歲,直至自信的18歲。是以她在造型圖中為12個孩子都一一标注了姓名和年齡,并用圖畫叙事賦予他們不同的性格:有的犟頭倔腦,有的則溫柔可人。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對了,你在這12個孩子中發現作者本人了嗎?就是封面上那個穿紅白格子裙,紮兩條小辮子的金發女孩?許多場景裡都有她,給人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她身披霞光,大步流星去給奶牛擠奶的特寫:那麼自信,也是那麼惬意地沉浸于生活的賜予。

蘇菲在造型圖中為這個金發紅裙的女孩标注:“蘇菲,9歲”。是同名的巧合還是作者有意為之?她的一句話巧妙地回答了讀者的好奇:我們都是翻版,書寫又重新翻寫我們自己。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一句到底的長詩

一本關于搖搖欲墜的老房子的繪本,卻透着勃勃生機。當它交到譯者我的手中時,挑戰也随之而來:全文通讀下來,竟是“一句到底”的叙事長詩!

蘇菲曾一度苦悶該以何種方式表達自己對老房子的情感,一遍遍的文字草稿都被她自己否定掉了,沒有故事文本,配畫自然也無從起筆。

就在這時候,一次争分奪秒趕赴汽修廠的公路狂奔“救”了她!當她伏在方向盤上幾近絕望時,突然想到了這本“老房子”的繪本創作,同樣也是截稿迫在眉睫。她對自己說:隻要我能寫下開頭第一句,我就能找到入口。奇迹出現了,那句話就這樣冒了出來:“越過山丘,路的盡頭,一條小溪波光粼粼、蜿蜒穿行,那裡立着一棟房子……”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因為無法停車寫下這句話,她就一遍遍念。每重複一次,就增加一個新的短句。

她在最後一分鐘把車開進汽修廠,将車鑰匙扔給師傅們,趕緊對着手機錄下這一整個長句,然後發給編輯。至今,蘇菲仍保留着那段語音消息,而這一句超級長的,甚至少有标點的句子,便成了我們手中的這本書。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考慮到中文閱讀的習慣,我和中信出版社“紅披風童書”的編輯商議,給這句長詩增加了句讀。但是原文的短小句式,節奏與韻律,我們盡可能地保留下來。如果你有這本書,請一定大聲朗讀,讀出蘇菲充滿激情的一氣呵成,感受故事自她心底噴薄而出。

故事沒有結束,故事剛剛開始

一棟充滿了溫暖記憶的老房子,12個孩子出生并長大的老房子,最終卻要被夷為平地,這樣的真實結尾多少讓人有點傷心,似乎也不太符合我們對童書歡樂大結局(happy ending)的期待。

看看最懂孩子的蘇菲是怎麼做的呢?她在畫完老房子的故事後,又增加了三個跨頁,講述自己如何在暮春的一天發現它,如何用殘片碎屑一點點描畫、剪裁、拼貼,終于讓老房子在書中重生,一間間屋子、一幕幕生活,在我們面前活靈活現。讀這本書的大人孩子,都千萬不要錯過最後一整頁的“作者的話”,還有珍貴的現場實拍的照片。雖然照片中,晾在樹上的21條破裙子看上去一點都不浪漫,但是想到這一整本亮麗的圖畫書,就是蘇菲從這些行将被推土機轟隆隆吞噬的“破爛”中搶救出來、創造出來的,我們的閱讀收獲又多了一份感動:這就是故事的力量啊,記錄與講述,讓美好的東西生生不息。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最後說說真實世界裡老房子的結局:蘇菲和丈夫艾德(Ed,此書的扉頁上就寫着“獻給艾德”)買下了老房子所在的米爾克伍德農場(Milkwood),将它改造成了服務童書創作者的創意寫作營地。12個孩子曾輪流去打掃的谷倉,現在成了童書作家們的宿舍。蘇菲創作此書經曆了春夏秋冬,甚至還因極度疲勞染上帶狀疱疹,數周卧床不起。雪,一度覆寫了老房子的原址,而春來冰雪消融之時,她在老房子的原址上撒下許多野花種子,又在樹間挂起一張吊床,讓故事發芽,任記憶在風中惬意搖擺。

永不消失的老房子|張弘

老房子的木門被保留了下來,現在,它是整個營地的大門了。一位位了不起的童書作家、畫家,穿過這扇有故事的門,走進一個有故事的營地。老房子不在這裡了嗎?不,它會一直在的,在每一個新創作出的故事裡,在每一次的閱讀和講述中。

願有一天,你我也能去到這個米爾克伍德營地,走進故事,也走進真實。

願有一天,這個營地的圖書室裡,也擺上一本你寫的故事,關于你和你的老房子。

作者:張 弘

編輯:錢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