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君子豹變,Think in Cloud 2015看網際網路趨勢與萬衆創新

“雲計算就像水、電一樣,為使用者便捷、低成本使用資源打開了友善之門,成為網際網路+賴以發展的新基礎設施。”在12月22日UCloud主辦的Think in Cloud 2015峰會上,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傅新華在開場緻辭中表示。誠然,過去數年,雲計算正已颠覆的方式侵蝕着各行各業原有的IT基礎設施。然而,雲計算究竟又是以什麼樣的特性促成了這種轉變?在這裡,筆者對會議上3個嘉賓的講話進行了總結,也是大家所關注的雲計算賦能和創業問題,首先看UCloud CEO季昕華對雲賦能的轉型。

季昕華:從千萬創業和萬衆創新看雲計算三大賦能

君子豹變,Think in Cloud 2015看網際網路趨勢與萬衆創新

UCloud CEO季昕華

轉身看2015年,在工商注冊的公司超過1000萬,其中大部分是創業公司,毫無疑問, 2015年改變中國的力量無疑來自創新者,季昕華在演講中首先指出。同僚可以想象的是,對于創業者來說,節省開支,将更大的人力、财力鋪設在夢想上至關重要。而雲計算賦以的低開銷起步無疑迎合了這個熱潮,服務了大部分需要借助技術能量起步的公司。其中,基于UCloud已獲得A輪融資的校園創業“校呵呵”應用無疑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同時,同是創業公司的UCloud更提供了“加油站”等服務,提供了大量的孵化支援。

在創業之上,季昕華表示,大量的行業領袖在成為領域上司者之後,為了擴大競争優勢,聚焦核心業務,一些不必要的部分必須被抛出去,而基于租用方式提供強大計算能力的雲服務無疑符合了這個特點。而雲服務所提供的各種技術對于企業來說同樣是一個很重要的加分項,就比如說在UCloud上,物流公司會需求異地容災、可以應對峰值的強大基礎設施,金融公司會需求大資料能力來做信貸分析等等。

此外,對于傳統行業來說,如何借助網際網路的創新力完成蛻變同樣至關重要。而在這條蛻變的道路中主要存在3個艱巨的挑戰:第一,缺少網際網路思維;第二缺少網際網路團隊;第三是缺少網際網路營運。而這些,都是可以通過雲計算的方式來解決。

最後,季昕華表示,讓更多的人用好IT,讓更多的傳統企業蛻變成網際網路公司,在正是雲計算的初衷,也是UCloud打造的雲生态,季昕華總結道。

袁嶽:IT将滲透所有行業

君子豹變,Think in Cloud 2015看網際網路趨勢與萬衆創新

飛馬旅創始人兼CEO 袁嶽

最近,我們投了安得物流,這家公司在很短的時間内将營業額翻了數百倍,而能做到這點其中一個因素就是他們建立了自己的技術平台,利用了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袁嶽。

在演講中,袁嶽表示,創業成功的必然步驟是提供更好的服務,即獲得更好的信用和評價。而在此之外,創業者還需要用已有的東西去重構創新力,拿安得物流來說,在新物流之外還建立了新創業的孵化創業平台。對于大家都在關注的網際網路寒冬,袁嶽認為其更該稱之為網際網路暖冬,因為對于服務公司來說,本身就應該是具備收益和利潤的。在這個冬天,肯定會冷死一批人,但是同樣會給剩下的人帶來機會,留下發展空間,其主要表現在:第一,更垂直和細分的服務;第二,産品網際網路化時代的創業,前端創業者跟供應鍊本身結合,把原來的生産線改成快速響應創意型創業者的機構。

最後,袁嶽總結道,無論是垂直服務和垂直單品領域的變化,都會基于IT系統,基于網際網路系統上進行的變革,而不是簡單的産品創新和生産性改造,不是簡單過去的這樣一種變化,是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前端進行的改變。同時與雲服務提供的合作将加劇,各種垂直服務也将湧現。

Bob Hayward:數字化革命和雲賦能

君子豹變,Think in Cloud 2015看網際網路趨勢與萬衆創新

畢馬威首席顧問Bob Hayward

時下,行業正在發生着一些颠覆性的變化,比如說Uber其實沒有自己的汽車,Netflix也不擁有電影版權,而着眼最大的媒體公司Google和Facebook,他們同樣也并不提供内容——Bob Hayward。

Bob指出,在雲端服務類型有3種:商業機構所使用的軟體;開發團隊使用的平台服務;IT營運公司所使用的IT的基礎設施服務。所有這些服務都是通過公有雲、私有雲或者是社群來進行提供,而在這上面産生了很多颠覆者。通過雲,企業更加靈活,能夠更快地響應客戶需求。同時,雲也能降低創新的成本和風險。時下,很多服務都隻在雲上提供,而這種模式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提升使用者一樣,讓使用者使用頂尖的技術。

另外還有一種營運模式就是P2P,這個特别是在金融行業非常重要,比如說銀行業和保險業。它的技術是讓兩端使用者直接對接,一方面是需要貸款的使用者,一方面是貸出貸款的使用者。P2P方式去除了所有的中介,進而成本更小。現在很多行業都有P2P的例子,特别是在銀行業。而P2P行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區塊鍊,它實際上也是比特币的基礎,同時現在也看到這個區塊鍊的概念,不止是對金融業,對貨币業有用也可以用于其他的行業。現在有很多的初創企業和創新公司也是通過雲,通過區塊鍊提供更多的服務。

最後,還有一種模式就是利用新的API,很多行業現在都已經開放了他們的API,也就是應用程式程式設計端口,這樣讓他們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實際上,還有一個數字的業務模式就是資料貨币化。如果說通過現有的一些資料或者是容易擷取的資料,也是可以帶來新的收入流。比如說像天氣的資訊,實際上就是非常寶貴的資訊,保險公司可以利用天氣的資訊更好地計算他們的保費,這也造成了最近美國氣象頻道被收購。

在最後,Bob指出,再過幾年,這樣的模式會遍布到更多領域,甚至是去超市和百貨公司買東西的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走進一家門店隻要帶上手機,就可以發送出很多關于個人的資訊。通過這些資訊他們可以動态地定價,專門提出價格。像一些政府也利用了這一點,比如芬蘭政府對于超速罰款是根據收入來定價的。如果說超速罰款對于失業者可能是災難,對于百萬富翁來說就并不算什麼。芬蘭原來的罰款都是一樣的,而最近在赫爾辛基有一輛法拉利超速被處罰的金額是十萬美金。另外,也有更多的自動化知識程式,比如可以通過一些機器人的顧問提供更加智能的資訊。那對于這些知識的積累,對于這些電腦來說可以更好、更智能地進行解決,而不隻是做一些正常的工作。當然,技術變得越來越智能,有可能威脅到一些職業,但是也有可能會創造一些新的職業。

寫在最後

所謂君子豹變,時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場雲變革中,變化可謂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同時在這個大跨界的時代,正如馬雲所說,“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抗的時代;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幹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也唯有不斷更新思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