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往不利的蘋果和華為,為何在兒童智能裝置領域集體翻車?

作者:咨雲君

#5月财經新勢力#

視訊加載中...

提起智能手表,你會首先想到哪個牌子的産品,是蘋果?還是華為?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最近釋出了2023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表市場的分析情況,結果顯示銷量排名前五的分别為:華為、蘋果、小米、OPPO和華米。

基本上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線科技品牌,即使是其中知名度最低的華米,也是屬于小米生态鍊旗下,從這一點也能看出,智能手表的市場分布,主要還是各大科技公司在手機市場争奪下的延續。

不過,各大廠商對智能市場的争奪,卻無一例外的在兒童智能手表領域翻了車。

資料顯示,一季度兒童手表市占率排名第一的是步步高旗下的小天才系列,市場排名第一的華為在兒童細分市場上,占有率隻有15%,而另一大科技巨頭蘋果,其份額更是低到被歸為Ohters。

無往不利的蘋果和華為,為何在兒童智能裝置領域集體翻車?

這個小天才電話手表究竟是何許人也?

從小天才官網的産品清單可以看到,其産品售價根據功能不同,分為1999元到398元7個檔次。

而根據研究機構歸攏的小天才官方旗艦店銷量情況來看。銷量最好的為入門款的Q1系列,價格在400-600元左右,銷量排名第二的不是進階款的D級,反而是售價最為昂貴的旗艦Z系列。

無往不利的蘋果和華為,為何在兒童智能裝置領域集體翻車?

公開資料顯示,這家成立于2015年的新銳品牌,在2020年累計銷量就已超過了2000萬台,根據資料測算,其如今的銷量恐怕早已超過3000萬台,而高達35%的市占率更是意味着,每10名戴手表的兒童中,就有3名是小天才的使用者。

那麼小天才究竟是怎樣賣出這麼多手表的呢?

它為何能夠從蘋果、華為、小米等一衆科技巨頭的重重包圍中殺出,并以絕對性的碾壓優勢成為了兒童智能手表領域唯一的霸主?

02

小天才電話手表能夠碾壓蘋果和華為的關鍵原因,在于它同時搞定了家長和兒童兩大顧客。

家長方面,小天才主打的位置跟蹤切中了家長最為關注的安全功能,盡管小天才的使用者群體主要是兒童,但為使用者買單的,還是家長。

對于家長來說,孩子的安全問題一直都是重中之重,而小天才的位置追蹤功能,能夠讓家長在APP上實時看到孩子的位置,進階版本的D系列,更是能夠将孩子的位置具體到某一樓層,且能夠通過内置應用來一鍵呼喚孩子回家。

無往不利的蘋果和華為,為何在兒童智能裝置領域集體翻車?

除此之外,小天才手表還内置有SOS求救功能,緊急情況下孩子可以一鍵報警,同時系統也會将該資訊同步給家長,這些功能成為了孩子說服家長為自己買單的主要說辭。

而在兒童層面,小天才又是如何吸引到孩子們的喜歡的呢?

答案也很簡單,就是社交,小天才開創了一套獨立于微信和QQ之外的社交體系,它在手表中内置了一款聊天APP,能夠收發資訊、表情包、釋出動态,與微信的産品生态基本無異。

是的,小天才開創了兒童社交産品的先河。

在此之前,國内沒有任何一家科技公司在手表上會專門針對兒童的需求開發産品,而小天才創造性的開辟出了這一細分市場,并且關注到了孩子們想要和自己的朋友聯絡、社交的需求,在手機和IPAD等數位産品暫時不被家長允許擁有的年紀,手表成為了這個需求唯一能夠被滿足的産品形态。

無往不利的蘋果和華為,為何在兒童智能裝置領域集體翻車?

并且,與其他社交軟體一樣的是,小天才内置的社交應用也同樣具有封閉性,僅支援同為小天才手表的使用者互加好友,使用小米、華為手表的小朋友,則被排斥于這套社交體系之外。

能夠社交但壁壘森嚴的小天才電話手表,就像一張巨網一樣,不停的将身邊的每一位小孩拉入他們的社交體系中,而每一個新加入的孩子又會成為新的編織者,捕獲更多的孩子加入。

根據資料顯示,小天才2015年上線時的出貨量約為106萬台,到2020年,其出貨量在短短五年時間内飙升至2000萬台,可見這張社交巨網的擴張能力有多恐怖。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小天才是成功了,但這樣的成功,合乎商業道德嗎?

03

一塊電話手表,在如今的兒童世界中,已然成為了身份,乃至于圈層的劃分。

由于内置社交應用的封閉性,使用不同品牌手表的孩子們被天然的劃分為不同的派别,小天才手表的是天才派、小米手表的是小米派。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這種派别到最後俨然發展成了一條鄙視鍊,市占率最高的小天才高居鍊條頂端,華為次之,在下面則是小米、360等等。

這也導緻了小朋友們在面臨手表的選擇時,更傾向于選擇小天才,因為隻有這樣才能通過碰一碰來互加好友,融入到更多同學朋友的社交圈層裡。

小朋友的世界裡,是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是非觀念的,他們對善惡好壞的了解也比較模糊,正因如此,在某些時刻他們對惡的貫徹也會更為徹底,比如你沒有小天才,我們加不上好友,就不和你玩。

無往不利的蘋果和華為,為何在兒童智能裝置領域集體翻車?

這種封閉的社交體系通常也就意味着,一旦班級裡大部分同學都在用小天才,那剩下的孩子基本上就沒得選了,這也是為什麼小天才的市占率會如此之高的原因。

如果說封閉的社交體系是吸引小朋友們購買小天才的動力,那麼它在社交體系中搭建起的榮譽和身份體系,則是留住孩子的關鍵。

在小天才手表中,孩子賬号的名字、表盤背景是能夠根據賬号内所擁有的積分呈現出不同的樣式,而想要解鎖這些個性化的樣式或者擁有更多的積分,則需要通過簽到、開寶箱等一系列手段擷取。

無往不利的蘋果和華為,為何在兒童智能裝置領域集體翻車?

很多朋友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沒錯,這不就是一些網際網路應用為了增加APP日活而采用的一些營運手段嗎?

商業,本質上來說就是利用人性,通過滿足人類不同程度的欲望來撰取利潤,這本沒有什麼問題,但小天才的問題是,它在利用一群孩子的人性,來完成自己的商業化。

誠然,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社交、自己的娛樂,很多家長總是将孩子視作自身意志的衍生,沒有将其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也給了小天才這類品牌誕生的空間。

但兒童智能裝置,無論是工具性和還是娛樂性産品,安全性都應該是第一位的,這裡面除了包括硬體的安全,還應該有内容上的安全,廠商在滿足孩子的社交需求時,也應當挑起在内容安全上的職責,在涉及商業化模式時,應當慎之又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