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塑膠管道公司問題的診斷及對策
管理踐行者李三
通過近6個工作日(4個白天及兩個晚上)對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質檢、倉庫等部門實地跟蹤調研,有如下體會:
一、管理人員及基層員工欠缺成本意識
1、人才是企業最大的财富。在原材料加工行業的生産部門,技術骨幹及一線老員工都是公司的财富,如何避免這類人員的離職和流失,是工廠中的房間主任及部門總監的重點工作。我了解到單獨一個五工廠中的房間,2月份前後離職30人。一個工廠中的房間的總人數不過100人,30%多的比例有些太高。培養人才是需要成本的,哪怕一個熟練的操作工。(一工廠中的房間員工流失率5%、二工廠中的房間員工流失率4%,三工廠中的房間員工流失率15%,四工廠中的房間員工流失率2%,五工廠中的房間員工流失率30%,六工廠中的房間員工流失率15%).
生産部門的管理人員認為沒有勞工,是人事部門的事,跟自己沒有關系,他們隻管缺人要人。他們認為,白天亮着的燈、水龍頭長流的水、裝置漏油、漏氣是浪費,而員工的不正常流動則屬于自然。
我在别的公司要求我的下屬管理人員,不隻能會帶兵打仗還要會做說服。新員工入職工作超過一個月,非正常離職,部門主管都有責任。員工流失率是對生産管理人員的考核名額之一。主任要對工廠中的房間入職超過一個月的所有員工的基本情況(年齡、家庭狀況及住址、聯系方式)了如指掌,生産總監要對個工廠中的房間技術骨幹、班長及主任的基本情況如數家珍。這方面公司的管理人員就太欠缺了。
2、生産過程中工藝标準形同虛設,檢查流于形式。以雙平壁鋼塑排水管DN500×6米的産品為例(4個班次),長度不一緻,短的6米,長的達到6.25米,尤其晚上管子的長度偏差更厲害。管子的單重輕的111公斤,重的達到128公斤.如果産品按噸過稱賣倒也好,如按米賣則公司虧大了。質檢現場檢查産品隻看外觀及長度,上司監管工廠中的房間隻看質檢與工廠中的房間的記錄,不看實物,沒有複核産品重量的。發現的長度不一的問題,也不沒有見到什麼解決措施。
管理好完全可以讓産品的長度偏差控制在2厘米之内,重量控制在正負1.5公斤之内。如果算算細賬,每個月節省6萬元材料費,一點問題都沒有。
相應來說,給水PE管的生産過程品質控制還算基本可以,但也有提升的空間,國家标準應該說還沒有吃透。以工廠中的房間近期生産的DN200×11.9的供水管材為例,外徑應該百分百能控制在200.5之内(而公司生産的一般在201-202),平均壁厚控制在12.2。把控好細節每噸産品可節省30公斤左右原料(成本能省330元/噸)。為什麼工廠中的房間做不到,因為管理人員沒有把操作規程标準化,核查措施制度化。
3、質檢、生産、采購沒有良性的内部溝通。
生産污水排水管的原料中需外購再生料,我看公司主要是以灰分及熔體流速兩個名額來檢測外購料,這不科學、不嚴謹。再生料一般應需要四個名額來驗證:比重、熔體流速、灰分、斷裂伸長率(拉伸長度)。工廠中的房間生産的排水管重量偏差大除了工廠中的房間員工沒有控制好長度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再生料的品質參差不齊,比重偏差範圍太大。質檢沒有為采購提供幫助,沒有為生産配料提供技術支援;生産也沒有為采購、質檢回報産品使用效果。表面看着用再生料是節省成本,品質标準控制不規範,部門不能有效溝通,反而得不償失。
4、生産員工的工資設定有缺陷。員工基本工資加績效,隻要出勤就旱澇保收,這樣做調動不了一線勞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不會提高勞動效率。人浮于事,增加工廠中的房間的費用開支。部門應定員定崗,一人多技。工廠中的房間所有裝置都運轉,工廠中的房間知道如何安排人員;如隻部分裝置生産,則不會安排生産了。閑餘的勞工上8個小時的日工也就罷了,沒事幹晚上還要加4個小時的班。員工出工不出力的現象在公司普遍存在,是管理人員不知還是渎職不得而知?(零點後,幾乎一半的夜班員工都在輪換睡覺。)
5、倉儲管理混亂,沒有對物品的“收、存、發”起到有效監管。原料、五金件定點定置放置不規範,物卡标示不統一;成品堆放随意,散亂沒有規劃。原料、成品出庫沒有依據“先入先出”原則,沒有可行的倉庫盤點制度。
二、管理人員執行力不夠
1、沒有完善的組織結構,制度形同虛設;
2、班長、主任、部門總監的崗位職責不明晰;
3、部門之間缺少有效溝通的紐帶及監管;
4、基層管理人員素質比較低,缺少教育訓練機制;
5、管理人員不善于學習,隻知努力工作,而不會用心做事。
6、提高執行力,要完善對管理人員的薪酬設計及績效考核
6.1 薪酬設計(略);
6.2 績效考核(略):
對公司管理人員進行績效考核,用資料說話誰優誰劣,一目了然。讓能者上,庸者下。
三、 公司現階段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1、完善生産系統考勤制度,把生産班前會制度化、規範化。規範夜間生産的帶班監管。
2、完善生産記錄表格,加強原、輔物料及能耗資料采集,建立生産制造成本核算機制;逐漸把裝置操作規程标準化,産品消耗定額标準化,把裝置開機調整時間标準化。
3、配齊實驗室原料檢測裝置,讓檢測資料科學指導生産,為提高産品品質,降低成本提供有力支援。
4、倉儲需要外聘一個有經驗的主管。
5、完善公司的獎懲制度,獎罰分明。
6、不算銷售人員與保衛,公司的行政、後勤人員及生産管理人員與生産一線員工的比例應控制在不低于1:7的比例,否則機構配置就有些臃腫。定員定崗,各負其責,辦事才會有效率。
四、公司下一步還需有效開展的工作
1、新産品要與新标準同步,做産品的同時也做标準,這樣才能處處領先;
2、未雨綢缪,提前辦些與管材有關的資質與證書,這也是實力的展現。如《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證》等。總有天會對産品的銷路有幫助。
3、持續改進管理觀念,不斷培養員工感恩心态,用做工藝品的态度做産品。
辦公樓的各個部門(不含銷售),我雖然沒有了解,但一斑窺全豹,他們需要提升的地方我應該知道個百分之八十。負責企業營運已有近15的曆練,對市場拓展、生産管理、人事、采購及外聯等還是有心得及管理技巧的。
問題好發現,關鍵在于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核心還是“人”如何操作!
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