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陽”不發燒?警惕這6個誤區

“二陽”不發燒?警惕這6個誤區

最近,“二陽”相關話題引起大家廣泛關注的同時,“二陽”人群數也有所增加!

5月24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釋出2023年第20周疫情周報。報告顯示,北京新冠的報告發病數已連續四周列于榜首,其中第20周的報告發病數是第17周的近4倍。

“二陽”對身體危害更大?感染新冠不發燒意味着免疫力更強?“二陽”是因為免疫力“到期”了嗎?……關于“二陽”的多個認知誤區,大家一定要知道!

“二陽”對身體危害更大?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現在我們觀察到的“二陽”的人群還主要是年輕人和青壯年,就是18歲到60歲這個階段的人。總體來說這些人“二陽”之後,症狀是比“一陽”的時候要明顯輕,可能過去他有時候劇烈的頭痛、“刀片嗓”、咳嗽特别重,“二陽”他自己的症狀感覺是比第一次要輕,恢複也更快,一般3~5天的時間,可能第一次“陽”的時候大部分人需要5~7天。是以大家感覺沒有第一次那麼緊張了,整體的這些年輕人、青壯年、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他還是在第一次感染之後獲得了抵抗力,他在面對第二次的時候就能夠更輕松、更容易戰勝病毒,恢複更快一些。

不過專家建議,“二陽”患者不要帶病上班,否則不利于感染者恢複,還會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

感染新冠不發燒意味着免疫力更強?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胡洋表示,感染新冠病毒不發熱并不代表免疫力強或弱。發熱隻是人體感染後的反應之一,并非每個人感染後都會發熱。

有些人免疫力很好,感染病原體後很快被消滅,人體還沒來得及啟動發熱機制,“戰鬥”就已經結束了;還有一些人發熱的體溫并不在常人的發熱體溫标準内,隻是較自己的基礎體溫略高,這樣就檢測不到發熱,這些都是感染後不發熱可能的原因。

一般看免疫力強和弱,不是看發熱,而是看人體清除病原體的能力,比如感染新冠後核酸轉陰時間長肯定比短時間轉陰的人免疫力要差一些。

“二陽”是因為免疫力“到期”了?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研究員尹遵棟4月19日在《新聞1+1》中表示,不論是接種疫苗還是人體感染康複後,都會在一段時間内産生免疫,對後續病毒的侵襲帶來相應的保護。但現在國内外也有相當多的研究表明,含病毒感染在内,有三次或以上的抗原刺激,會産生較好的保護效果。

尹遵棟介紹,綜合考慮國内目前各類人群的接種或感染背景,主要是那些沒有感染,也沒有完成免疫程式的人群,以及雖有感染但前期沒有完成基礎免疫的人群,這部分人群的抗原刺激不夠數量,建議接下來要接種疫苗。

一個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李永濤表示,目前,對于沒有基礎疾病的正常人而言,“最多隻能感染8次”的說法毫無科學性,且再次感染後普遍症狀較輕,大家無需太過擔心。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向表示,雖然目前并沒有會感染多少次的定論,但一個人多次反複感染新冠的可能性的确存在。目前的觀察研究均表明,再次感染後的症狀會越來越輕。一方面是因為機體在首次感染後産生了對病原體的免疫力;另一方面,病原體在傳播流行的過程中,通常自身也會朝着緻病性逐漸減弱、感染能力逐漸增強的方向發生變異。

出現嗓子痛就是“二陽”嗎?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咽喉痛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普遍表現。不論是流感病毒還是新冠病毒,或是其他細菌感染,都會累及上呼吸道,使其出現疼痛等症狀。

每個人的反應也不一樣,有的人敏感性較高,感染後咽喉腫痛、“刀片嗓”等症狀都會出現,但還是要客觀對待,症狀不一定都是因感染新冠病毒導緻的。

“二陽”後就不用再防護了?

無論何時做好個人防護都是避免感染新冠的關鍵。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張宇指出,從目前情況來看,感染者的出現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此前尚未感染者由于免疫力下降或接觸到了傳染源而發生感染;二是此前感染過的人,随着時間推移,體内的保護性抗體水準下降,再次暴露時被感染。

無論是上述何種情況,都面臨着兩個相同的因素,就是自身抗體水準不足與暴露于存在新冠病毒的環境中。是以,隻要針對這兩個方面去防範,避免被感染或盡量延後晚感染時間完全有可能的。

一是要接種新冠疫苗。在完成全程接種的基礎上,積極接種加強針,體内抗體水準會迅速上升。無論是尚未感染者,還是曾感染過,隻要身體情況允許,且已達到疫苗接種時間,建議還是要盡快接種。

二是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感受不到周圍有感染者,并不意味着危險不在。建議大家還是要佩戴好口罩。同時,生活中要勤洗手、多通風,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區域。

如果出現了發熱、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症狀,一定要積極就醫。

無論何時,做好個人防護

才是避免感染新冠的關鍵

大家要持續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

如有身體不适

還是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