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變溫對正極極限電流密度和交換電流密度的影響由于正極電對氧化還原過程是影響LFB充放電性能在寬溫域敏感衰減的控制因素,是以

作者:叙談天下事

變溫對正極極限電流密度和交換電流密度的影響

由于正極電對氧化還原過程是影響LFB充放電性能在寬溫域敏感衰減的控制因素,是以對正極氧化還原動力學過程的其他重要參數進一步分析。電極反應極限電流密度(il)是反應電池充放電能力的重要參數之一,而溫度又是影響極限電流密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傳統方法在接近極限電流區域記錄穩态的電流-電勢資料時,由于氣體O2和H2的析出而容易産生試驗誤差,導緻電極界面的電壓波動和額外的歐姆降。

另外在LFB中當Pb2+濃度高于4.2gL-1時,穩态極化曲線中難以觀察到極限電流密度平台。A.K.Shukla等人提出了一種利用穩态電流-電位資料中的拐點來推導極限電流密度的方法,不需要達到極限電流區域可有效避免試驗誤差的産生。

在50、20、0和-20°C下0.1~100mAcm-2的電流密度範圍内對電池進行恒流充放電,圖1(a)和(b)分别為正極PbO2/Pb2+在充電和放電過程中的穩态極化曲線。

從圖中可以看出随着溫度降低電沉積PbO2的極化過電位升高,在放電過程中也能觀察到同樣的趨勢。這表明溫度升高正極氧化還原過程的il較高,有助于提升電池的充放電能力。

另外,不同溫度下随着電流密度的增大,在初期20~40mAcm-2以下充放電過程極化程度較小且緩慢上升,但高于30~50mAcm-2後,電極電勢急速升高。

根據穩态極化曲線和關系式,确定了不同溫度下PbO2/Pb2+充放電過程中的dE/d|i|和1/|i|線性關系如圖2所示。根據|il|=2iinf,從不同溫度下的拐點電流得到正極反應il值見表1。

在50、20、0和-20°C下,充電過程中il值分别為80、70、50和40mAcm-2,放電過程中il值分别為90、60、40和20mAcm-2。

随着溫度的降低電極反應的il顯著降低,表明避免極化副反應發生其可接受的充放電電流密度在低溫下更低,如-20°C隻能在較低的電流密度下運作,過大的電流密度會加劇析氫析氧行為,進而損失充電容量并降低電池循環效率。

同時,溫度從50°C降至-20°C時,放電過程中il的下降幅度70mAcm-2大于充電過程的40mAcm-2,表明此時溫度對正極還原過程的影響程度大于氧化過程。

而另一重要動力學參數交換電流密度i0是反映電極反應得失電子的能力及電極反應進行的難易程度,其是導緻電極反應極化程度大小(過電位)的内因,表示在給定條件下電極反應可逆程度的特征常數。對于正極電對PbO2/Pb2+在穩态條件下逐漸記錄不同溫度下的極化曲線。

如圖3分别為50、20、0和-20°C下對應的電流與電勢曲線的線性表征和Tafel表征。從圖3(a)可以看出溫度對正極電對PbO2/Pb2+沉積和溶解的極化曲線有很大的影響。

當溫度從-20°C升高到50°C時,極化曲線的陰極分支(PbO2的溶解過程)明顯轉移到更高的電位,反映出随着溫度的升高PbO2的溶解動力學增強。而陽極分支(PbO2的沉積過程)随着溫度的升高電位也正向偏移。

而在圖3(b)Tafel表征的陰陽極極化曲線中,陰極線與陽極線的外延交點可得到了對應于電位軸上的電化學電勢Eth以及垂直logi軸上的交換電流密度i0如表1所示。

在50、20、0和-20°C不同溫度下求得的交換電流密度i0分别為1.18、0.49、0.25和0.14mAcm-2。

随着溫度從50°C降低到-20°C,交換電流密度i0從1.18mAcm-2連續降低到0.14mAcm-2,說明電極反應的可逆動力學過程明顯随溫度降低而減緩,極化程度加劇,得失電子的能力減弱進而造成電極反應進行困難。

同時如表1所示,正極電對PbO2/Pb2+的開路電位Ei=0和電化學電位Eth均随溫度的降低而降低。

綜上對寬溫域正負極電對氧化還原動力學過程的研究,表明随溫度降低電極氧化還原動力學過程明顯減緩,且其中正極電對較負極電對表現出對高低溫更顯著的敏感度,這是電池充放電性能随溫度降低而顯著衰減的重要原因。

變溫對正極極限電流密度和交換電流密度的影響由于正極電對氧化還原過程是影響LFB充放電性能在寬溫域敏感衰減的控制因素,是以
變溫對正極極限電流密度和交換電流密度的影響由于正極電對氧化還原過程是影響LFB充放電性能在寬溫域敏感衰減的控制因素,是以
變溫對正極極限電流密度和交換電流密度的影響由于正極電對氧化還原過程是影響LFB充放電性能在寬溫域敏感衰減的控制因素,是以
變溫對正極極限電流密度和交換電流密度的影響由于正極電對氧化還原過程是影響LFB充放電性能在寬溫域敏感衰減的控制因素,是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