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鍊路聚合原理

  鍊路聚合在華為交換機中稱Eth-Trunk,是将一組相同類型的實體以太網口綁定在一起的邏輯接口,是一種用于增加鍊路帶寬的方法。該邏輯接口與實體接口一樣,可以被配置為Access、Hybrid、Trunk或Tunnel端口類型,将其加入到一個或多個VLAN中。

  鍊路聚合在網絡中對于提高鍊路可靠性、增加鍊路帶寬、負載分擔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将會從知識點到配置盡可能的解釋清楚。希望讀完本文能給你帶來一些收獲。

華為以太網鍊路聚合原理及配置

一、華為鍊路聚合特性

1、手工負載分擔模式鍊路聚合

2、LACP模式鍊路聚合

3、堆疊場景中跨裝置Eth-Trunk接口支援本地流量優先轉發

二、組網拓撲

三、配置

1、手動模式配置

2、手動模式配置驗證

3、LACP模式配置

4、LACP模式配置驗證

五、鍊路聚合排錯注意事項

一、華為鍊路聚合特性

  華為鍊路聚合分為手工負載分擔模式和LACP1模式兩種,可以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實體接口捆綁成一個Eth-Trunk邏輯接口。當聚合鍊路中的一條實體鍊路發生故障時,故障鍊路上的流量會自動分擔到該邏輯鍊路中的其他實體鍊路上,進而保證業務不被中斷。是以,鍊路聚合除了可以提高鍊路帶寬還可以提高鍊路可靠性。在CSS叢集場景中支援Eth-Trunk接口本地流量優先轉發,還支援跨裝置的鍊路聚合Eth-Trunk。

華為鍊路聚合組的編号取值範圍為0-63。

鍊路聚合的負載分擔模式一共有六種類分别是:

1基于原IP

2基于原MAC

3基于原和目的IP

4基于原和目的MAC

5基于目的IP

6基于目的MAC。

華為鍊路聚合活動接口數的上限門檻值為8個接口。

活動接口的下限門檻值為1個接口。

LACP模式下LACP搶占的等待時間為30s。

LACP模式下接收LACPDU的預設逾時時間為90s。

鍊路聚合協定使用的協定是IEEE802.3AD

1、手工負載分擔模式鍊路聚合

  手工負載分擔模式的鍊路聚合是最基本的鍊路聚合方式。在該模式下,Eth-Trunk接口的建立、實體接口的加入以及指定鍊路中的隧道接口都由手工配置完成,全程沒有LACP的參與。手工負載分擔模式的鍊路聚合的所有活動鍊路都參與資料轉發,平均分擔流量,由于其手動配置,且平均分擔流量,是以成為手工負載分擔模式。

  在該模式下當某條實體活動鍊路故障時,鍊路聚合組會自動在剩餘的活動鍊路中平均分擔流量。手工負載分擔模式的鍊路聚合通常用于對端裝置不支援LACP的情況下。

2、LACP模式鍊路聚合

  LACP模式也稱“靜态LACP模式”,是一種利用LACP協定自動進行聚合參數協商、确定活動接口以及非活動接口的進階鍊路聚合方式。在LACP中,鍊路的兩端分别稱為Actor和Partner2,雙方使用LACPDU3封包向對方通告自己的系統優先級、MAC、端口優先級、端口号和可操作的Key。

  雖然LACP模式中Eth-Trunk接口的成員加入也是手工配置,但是與手工模式不同的是LACP模式可以指定不轉發資料的備份鍊路4。同時,LACP模式在确定非活動鍊路接口時使用了手工模式未使用的LACP協定封包。

3、堆疊場景中跨裝置Eth-Trunk接口支援本地流量優先轉發

  由于鍊路聚合的Eth-Trunk接口通過HASH算法選擇轉發的出接口,在交換機堆疊沒有任何故障的情況下,從本交換機進入的流量很可能跨交換機進行轉發。這樣增加了堆疊交換之間的帶寬承載壓力,降低轉發效率。此時可通過是能Eth-Trunk接口本地流量優先轉發解決此問題。

二、組網拓撲

華為鍊路聚合原理

三、配置

  手工模式下Eth-Trunk的建立、成員接口的加入由手工配置,沒有LACP(鍊路聚合控制協定)的參與。當需要在兩個直連裝置間提供一個較大的鍊路帶寬而裝置又不支援LACP時,可以使用手工模式。同時手工模式下,所有的活動鍊路都參與資料轉發并分擔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