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nCreate:正在被建立,我們可以做一些初始化工作。
(2)onRestart:正在重新啟動。當目前activity從不可見重新變為可見狀态時,onRestart就會被調用。
(3)onStart:正在被啟動,這時activity已經可見了,但是還沒有出現在前台,還無法和使用者互動。我們還看不到。
(4)onResume:activity已經可見,并且出現在前台,使用者能夠看見。onStart和onResume都表示activity已經可見,但是onStart的時候activity還在背景,onResume的時候activity才顯示到前台。
(5)onPause:activity正在停止。我們可以做一些存儲資料,停止動畫等操作,但是不能太耗時,因為這會影響到新activity的顯示。onPause必須先執行完,新activity的onResume才會執行。
(6)onStop:activity即将停止,可以做一些稍微重量級的回收工作,同樣不能太耗時。
(7)onDestroy:activity即将被銷毀,可以做一些回收工作和最終的資源釋放。

(1)一個特定的activity,第一次啟動,回調如下:onCreate->onStart->onResume。
(2)使用者打開新的activity或者切換到桌面,回調如下:onPause->onStop。如果新Activity采用了透明主題,那麼目前Activity不會回調onStop。(因為目前activity還是可見的。)
(3)從整個生命周期來說,onCreate和onDestroy是配對的,分别辨別這activity的建立和銷毀,并且隻可能有一次調用。從activity是否可見來說,onStart和onStop是配對的。從activity是否在前台來說,onResume和onPause是配對的。
當新啟動一個activity的時候,舊activity的onPause會先執行,然後才會啟動新的activity。
firstActivity onPause
secondActivity onCreate
secondActivity onStart
secondActivity onResume
firstActivity onStop
不能在onPause中做重量級的操作,因為必須onPause執行完成以後新activity才能Res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