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系統分析與設計作業(二)系統分析與設計作業(二)

系統分析與設計作業(二)

課程名稱 系統分析與設計 任課老師 潘茂林老師
學号 16340015 專業(方向) 軟體工程(計應)
姓名 陳彬彬 Email [email protected]
開始日期 2019/04/15 完成日期 2019/04/16

1.簡答題

1.1 用簡短的語言給出對分析、設計的了解

答:

  • 分析

    分析指的是對于項目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需求進行了解、解析,甚至進行調研,而不是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 設計

    設計指的是在分析基礎上,解決問題和需求的概念上的一個解決方案,但并不是一個實作或者說成品的項目。

1.2 用一句話描述面向對象的分析與設計的優勢

答:

将現實世界中複雜的事物屬性和行為聚合成抽象的、具有邏輯性的、結構化的、封裝的對象,面向對象進行分析、設計、實作使項目更加子產品化,使得開發和維護變得簡單、易讀、效率高且具有很好的拓展性。

1.3簡述UML(統一模組化語言)的作用。考試考哪些圖?

UML是描述、構造和文檔化系統制品的可視化語言,是一組用于描述OOAD過程的圖形化表達方式。

UML的作用就在于,在專業化的角色分工下,使得需求、分析、設計、開發的所有項目成員能夠用一種簡單、直覺、有效的方式互相進行交流,是以出現了UML這種統一可視化的模組化語言。

考試考察的UML圖類型:

  • 用例視圖:
    • 用例圖:顯示系統的外觀可視行為
  • 靜态視圖:
    • 類圖:顯示類的定義和關系
    • 對象圖:某種狀态或時間段内,系統中活躍的對象及其關系
    • 包圖:顯示設計的層次結構
  • 行為視圖:
    • 順序圖:顯示對象随着時間的互動
    • 狀态圖:顯示響應時間的狀态改變
    • 活動圖:顯示系統行為的描述
  • 實作視圖:
    • 元件圖:顯示系統的體系結構
    • 部署圖:顯示系統的實體體系結構

1.4從軟體本質的角度,解釋軟體範圍(需求)控制的可行性

軟體的本質特性:

  • 複雜性
  • 一緻性
  • 可變性
  • 不可見性

可行性分析:

  • 從複雜性出發,現實世界中人們的需求是複雜的、各式各樣的,進而導緻軟體的需求也是複雜多樣的,如果不對軟體範圍(需求)進行控制,一個軟體項目要完成千奇百怪各式各樣的要求必然導緻軟體的臃腫和冗雜,最後隻能成為一個百樣的垃圾桶軟體,不具備軟體功能深度。
  • 從可變性出發,在軟體周期中,軟體的需求會随着時間的變化而相應改變,這時候就需要對軟體範圍進行控制,選擇迎合使用者和時代的需求進行軟體設計調整,根據二八法則,20%的有效需求設計就可以完成80%的客戶,是以進行軟體範圍(需求)的控制是可行和高效的。

2.項目管理實踐

2.1 看闆使用練習

  • 使用截圖工具(png格式輸出),展現你團隊的任務 Kanban
  • 每個人的任務是明确的。必須一周後可以看到具體結果
  • 每個人的任務是1-2項
  • 至少包含一個團隊活動任務
系統分析與設計作業(二)系統分析與設計作業(二)

2.2 UML繪圖工具練習

教材《UML和模式應用·第三版》第103頁圖9-6

原圖:

系統分析與設計作業(二)系統分析與設計作業(二)

我的繪圖:

系統分析與設計作業(二)系統分析與設計作業(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