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移動網際網路待爆發 第三方廣告平台圈地忙

  市場調研機構eMarketer資料顯示,2011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廣告規模将達到4.5億美元,比2010年翻一番。今後,這一資料将以50%以上的增速增長。到2015年,該行業市場規模将接近13.9億美元。

  目前,國内共發展了十幾家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平台,主要可分三類,第一類由PC網際網路廣告公司轉化而來;第二類是無線廣告公司的業務擴充;第三類是全新的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公司,其中第三類占到一半以上。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無疑給廣告業帶來了新的巨大商機。蘋果公司曾經有意收購手機廣告公司AdMob,但去年5月Google橫刀奪愛,以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這家成立僅3年的公司。這進一步提振了國内移動網際網路廣告行業整體信心。

  adSage:要建立産業循環

  在今年的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上,艾德思奇科技有限公司(adSage)寬敞而漂亮的展位吸引了不少人駐足,一個巨大的螢幕上,循環展示着這家公 司最新的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實際上,作為一家營運已有3年的公司,一直以來,adSage更多因其搜尋引擎營銷而為人熟知。它将自己定位為網際網路廣告行業的 科技公司。在中國,它開發了adSage for search軟體;在美國,則開發了adSage for Facebook軟體。客戶用這些軟體可進行廣告追蹤和優化。

  adSage的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IDG和SIG,公司業務不隻限于中國。公司進階副總裁雷鵬告訴《中國計算機報》記者,當今社會,人機互動 技術的進步為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發提供了前提條件,移動網際網路廣告也将由此迎來好前景。但這個行業的當務之急不是圈地,而是要建立行業的良性循環,讓生态系統 變得完整。而對公司個體而言,要建立微循環,在産業成熟前,就要吸引廣告主資金,而不隻限于目前在行業内企業之間互相推送。而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平台商 隻靠模仿美國的Admobe模式(在一個應用程式中推另一個應用程式,業内互相推廣)是行不通的,因為中國有自己的情況。在雷鵬看來,adSage優勢就 在于在PC網際網路上的積累,他了解的移動平台跟PC并沒太多差別,PC網民和移動網民有很多近似之處,關鍵依然是要抓住廣告主這一“水源”,整個産業才能 良性循環發展下去。2010年,adSage為廣告主管理的廣告金額是2.1億元,2011年,将達到5~6億元。而這一數字在2008年和2009年分 别隻有400萬元和3600萬元,增速驚人。

  但廣告主對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并未完全認同。有一家廣告主年營銷費用是4億元,無線廣告卻不到20萬元。對此,雷鵬既不樂觀也不悲觀,曾經在微軟公 司負責廣告投放的他非常了解廣告主的心态,他認為這是新事物發展初期的必然現象。為此,adSage已經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目前,公司對所有廣告客戶都 提供無線廣告服務,讓其免費試投放,并讓客戶參與到廣告設計和優化過程中來。

  去年6月,adSage成立了mobiSage移動廣告聯盟,已經為超過15家廣告主提供iPad應用程式聯盟廣告,為多個廣告主制作精美Html5頁面以及應用程式開發。

  百分通聯:迎接産業鍊競争

  北京百分通聯傳媒技術有限公司從2G時代就開始在無線廣告領域打拼。公司自成立之初就流淌着“無線”血液,創始人和CEO徐茂棟曾是原分衆無線 CEO、分衆傳媒進階執行副總裁,投資方是澳洲電訊Telstra和軟銀賽富,而前者是澳洲最大的電訊公司。作為移動廣告服務商,百分通聯經曆了 中國無線廣告幾乎整個發展曆程:基于短彩信的企業互動營銷時代、手機報刊廣告整合營銷時代和以技術為先導的全方案移動廣告服務時代。

  當移動網際網路變革浪潮襲來,百分通聯對即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着前瞻性思考。公司副總裁常龍認為,手機能對碎片化時間進行應用,是以移動網際網路 廣告能打破傳統思維,更新實作廣告三大目标,即:精準(智能判斷使用者終端、時空、行為和屬性,實作四維定向廣告投放,提高投放效率)、互動(支援多種互動 形式,如:使用者看完廣告可直接下單支付,也可通過短信或微網誌與好友分享某一廣告)和整合(可實作基于移動應用的全方位整合傳播,打通網際網路,有效實作廣告 主整合營銷訴求)。常龍對《中國計算機報》記者表示,目前處于培育期的移動網際網路廣告行業面臨的是産業鍊的全面競争,對廣告平台方而言,拼的是對上下遊産 業鍊的整合能力和行業經驗——平台不僅要擁有豐富的應用,也要有好的廣告主口碑;既要有對移動廣告的深刻認識,更要準确把握移動網際網路“SoLoMo” (社交+本地化+移動)這一整體趨勢。

  成立于2006年的百分通聯與産業鍊有較好的合作基礎,近日在産業鍊整合中又有新進展。近日,随着L-Sense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平台正式投入商 用,國内首個“免費移動應用商業生态圈”由此建立。該生态圈旨在快速整合應用開發者、平台服務商、傳統媒體、廣告主等上下遊,現已得到各方積極響應:聯 想、招商銀行、安信證券、三星電子、凡客誠品等廣告主對L-Sense平台廣告體驗都表示出濃厚的興趣。該平台還聚合了《南方周末》、《中國國家地理雜 志》等品牌媒體應用和大量特色移動應用。

  多盟網:行業新軍的冷靜

  與前兩家公司相比,多盟網算是移動網際網路廣告行業裡的新軍。公司四位創始人有着深厚的技術背景。

  公司CEO齊玉傑曾任百度進階技術總監和百度核心技術負責人,主持研發了鳳巢、貼吧、知道等核心産品,在百度有10年從業經曆。COO張鶴曾任 激動網總裁,全面負責激動網營運工作,在激動網任職之前,是掌上靈通銷售副總裁和搜狐無線業務負責人。營運副總裁邊嘉耕曾任卓望資訊技術負責人,主持研發 中國移動手機報和遊戲等平台,加入卓望前是亞信事業部技術負責人。技術副總裁王鵬雲曾任139移動互聯研發部負責人和魔時網CTO, 曾主導百度主題推廣、貼吧、空間、圖檔搜尋等産品的架構設計和開發。

  多盟網現已實作幾百萬美元的第一輪融資。張鶴向記者表示,國内現在已經有十幾家移動網際網路廣告第三方傳遞平台,而多盟的不同之處在于技術優勢, 公司4位創始人中,有3位是技術出身。而在目前,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呈現出來的輪廓隻是冰山一角。多盟有2/3的精力用在水下的冰山,即搭建好平台,做好技 術。而在那些從PC廣告行業轉過來的公司中,不乏不明就裡者,一些公司隻是看到行業很熱就進來了,并沒有足夠的技術支撐。在張鶴看來,廣告的目标分為滿足 需求和尋找需求兩類,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屬于後者,對技術要求較高。它需要從海量資訊中抓取有用資訊,這在技術上有一定的門檻。

  張鶴感到,移動網際網路廣告近一年來發展非常快,但他同時也冷靜地看到,移動營銷時代尚未到來,移動網際網路廣告要實作成熟發展,快則需要一年,慢 則需要兩到三年。當手機廣告不再讓使用者反感,甚至會推動APP下載下傳,廣告主、APP和第三方廣告平台都會感到滿意,到那時就可以說行業發展比較成熟了。而 在今天,多盟更多是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把廣告模式比對好,并幫助廣告主實作廣告的精準投放。

  對移動網際網路廣告,精明的風險投資商持審慎的樂觀态度。某知名創投公司顧問向《中國計算機報》記者坦言,移動網際網路廣告行業前景非常好,但目前 困難也比較多。首先,廣告主并未完全認可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即便是已經做了四五年的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公司,規模依然較小;其次,移動網際網路廣告産業一個很大的 制約因素是APP本身發展比較初級,産業鍊還不成熟。一位APP行業的從業人員也告訴《中國計算機報》記者,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平台雖然看上去很美,但目前這 個行業還比較亂,如果要他選擇,他會和谷歌這樣的大公司合作。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webcity/archive/2011/05/24/tt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