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ighthawks

作者:violinist

《夜遊者》 ( Nighthawks)愛德華.霍普1942年,84.1cm×152.4cm,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收藏。

Nighthawks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愛德華•霍普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他是美國繪畫大師,在抽象畫盛行的20世紀中葉他仍然保特寫實風格,就像一個逆流者,繼續描摹着客觀世界,如同不見蹤影的觀察者,在重重陰影之中隐藏着一雙神

秘的眼晴。同時期寫實畫家安德魯•懷思追求照片一般的精細通真,她是典型的美國鄉村自然風土人物為題材的面家,将生活中的片斷融人令人感動的畫面,露出凝重、端莊的鄉村之情。而霍普完全差別與她,他退後一步,将地理、曆史和人物進行了分離,這樣的畫風讓大衆有足夠的空間走進他的世界。當你一旦進入,便想一探究竟,幾乎所有的主題都呈現在《夜遊者》中,孤獨與隔離的主題,窺探與冥思甚至更多…這幅作品無疑是藝術家最知名的畫作

Nighthawks

愛德華•霍普曾說《夜遊者》的靈感來自于 “紐約格林威治大道一家街角上的餐廳”精心安排的構圖和缺乏叙事性的特點賦予這幅畫一種超越特定地點而具有永恒的普遍品質。畫中描繪了一個通宵的餐館,裡面坐着三位各懷心事的顧客和一名身穿白衣的侍者。一個男人背對着觀衆,邊上的櫃台上有一隻空杯,暗示這個座位是剛剛空出的。在櫃台的另一邊坐着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是霍普按照他的妻子約瑟芬為原型而畫出來的),他們沒有互相對視,但他們的手幾乎觸碰到了對方。他們很有可能互相認識,但因為某些原因隻是短暫的疏離,也有可能隻是陌生人,畫中的第四個人物是餐廳的侍者,他的嘴微張,似乎正在發問。霍普筆下的人物總是避免眼神交流,他們之間的互相關系像是“暧昧”永遠相隔而坐,表現出一種純粹的美國式孤獨。畫面的主角是餐館本身,像是黑暗中的一座光亮孤島,占了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窗戶”是霍普常用的元素用于隔離室内與戶外,而觀者凝視的是他們的私人世界,窗戶仿佛不存在一般。随着20 世界20年代美國夢的破滅,大蕭條時期的每一個美國人都在等待一個出口。霍普試圖将一種孤獨的寂靜感傳達給每一個觀者。

Nighthawks

作品創作于二戰時期,描繪人與人之間的陌生與疏離,沒有明顯入口的餐廳,将城市街道上的元素化至最簡,反而得到一種永恒的空間感。在光影中捕捉遊離于城市生活的寥落,充斥着不安的靜谧。與1942年的《夜遊者》一樣,霍普作于1929年的《中餐廳》将普通餐館的氣氛變成電影場景,含蓄地講述故事,同時清晰道地出社會隔離、性别角色及藝術史傳統等更廣泛的主題,并且融入了現代的光線和色彩運用手法,描繪出一間霍普曾經常光顧的紐約上西區餐廳。《中餐廳》是美國現代主義藝術的代表作,也是已

故收藏家巴尼•艾伯斯渥斯最珍貴而重視的藏品。

《夜遊者》幾乎是大家最為眼熟的作品,曾在很多著名的電影裡面入鏡,電影《雪莉:現實的願景》還原了霍普13部作品,然而畫中時間和孤獨是停滞的。而影像的“動态” 表現與畫作中的凝固相背離,更讓人體會到他作品的獨一無二。有人曾說起霍普的孤獨是一種中産階級特有的孤獨,而馬克•斯特蘭德在《霍珀畫談:寂靜的深度》中說道:“為什麼衆多不同的人,面對霍普卻有着同樣的感動?無疑,他的畫作描繪了一個與我們的現實微微有些差異的世界。”也許霍普的孤獨,與是否貧窮富有無關,與是否白天黑夜無關,與是否親密關系無關,而是與當下内心感受有關。這種片刻的孤獨感每天都會數次湧上我們的心頭,因為孤獨,是人類永恒的命題。

霍普的妻子約瑟芬也是一位畫家,在她的日記裡會對霍普的創作過程以及技術細節做了詳盡記錄。按照約瑟芬的記載,這幅畫作之是以原名為《夜鷹》,源自他們在創作過程中對中間這位戴禮帽的男子取的綽号,他們将這位有着一個喙狀鼻子的男士稱做“夜鷹”

。霍普的創作十分緩慢又無比從容,有時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打無數草稿才能完成一幅作品,而這幅作品花了一個半月,《夜鷹》具體完成時間是1942 年1月 21 日,由此推算這幅畫應該是在1941年十二月開始動筆的,正好是珍珠港事件爆發,城市進行燈火管制,希望在突襲時在隐藏在黑暗中得到保護,但霍普并不在乎,他工作室的燈光永遠亮着,這就是《夜鷹》的誕生氛圍。藝術家在衆多作品中都在人物身上打着一束光,無視周遭環境的黑暗,就像夜遊者的餐館,面對不安和懷疑依然圍坐在一起,孤獨的等待也許有點無聊,但這正是最能儲存能量的時刻,一起駛向未知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