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作者:凱叔講故事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作者|和

在成都,有這樣一個家庭:

一對夫婦辭去了高薪工作,

帶着一個3歲的女兒,

來到海拔3800米的高原。

他們沒有房子,他們沒有車。

但給了女兒最好的精神支援。

它始于21年前:

01

特别之旅

胡忠和妻子謝小軍,

最初,他們都是成都一所重點中學的老師。

這兩個人工作穩定,薪水豐厚。

這是一個令人羨慕的中産階級家庭。

2000年,女兒胡文基出生。

如果沒有,

在這個幸福的家庭裡,

女兒與父母一起度過快樂的童年,

在優質教育資源中完成學業。

然而,在一次特殊的旅行中,

但改變了家庭原來的軌迹。

2000年國慶節,趁機給女兒斷奶,

胡忠對妻子說:"我們去甘孜旅行吧。"

這是胡忠女兒出生時對謝小軍許下的諾言。

為了"安慰"她生孩子的辛勤工作,帶她去旅行。

離開成都之前,謝小軍翻閱了旅行書。

美麗的塔貢草原,

一塊格桑花讓她向往它。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

她丈夫旅行的目的不僅僅是旅行。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幾個月前,偶然發現,

胡忠在報紙上讀到,康定一所孤兒學校急需教師。

通過電話,

胡忠了解到

這是一所隻經營了三年的學校。

具有福利财産的民政局協助寄宿學校,

甘孜13個縣的孤兒招募和特困情況,

大多數教職員工都是來自全國多個省市的志願者。

胡仲的腦子裡悄然萌發了教書的念頭。

抓住機會旅行,

他帶着妻子去了塔公鄉的西康福利學校。

在短短兩天的時間裡,

夫妻倆都深受感動。

為了迎接胡忠的到來,

孩子們從内到外打掃學校。

他們穿上了他們最好的衣服,

準備了一場精彩的表演。

"孩子們認為,

隻要他們向我展示最好的,

我會留下來的。"

這種對老師的強烈渴望,

讓胡忠既感動又傷心。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行程結束時,在傳回成都的巴士上,胡忠對妻子說:

"我想成為一名教學志願者。

出乎意料的是,謝小軍立刻答應了。

2001年夏天,

胡仲正式辭去教職,再次踏上高原。

從此,他的命運和西康福利學校的100多個孩子,

它是綁在一起的。

02

一個不知悔改的選擇

當胡忠選擇教書時,

女兒還是一個不到一歲的嬰兒。

為了了解妻子獨自照顧孩子的艱辛,

他答應他的妻子:

"你喊一聲,我就回去成都。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然而,在接下來的兩年裡,

謝小軍一個人工作,帶孩子,做家務,

但從未給丈夫回電話。

相反,隻要有假期,

她要背着大袋子,

用胡忠愛吃的東西,

高地兒童需要一些東西,

跑到草原之塔。

我和那裡的孩子們有了更多的接觸,

謝小軍從心裡愛上了這群純潔如天的孩子,

她有一個非常強烈的願望:

我也來了!

2003年,謝小軍報名參加學校組織到甘孜州教學工作,

來到胡忠的西康福利學校,

跟她來。

還有他們3歲的女兒。

謝曉軍畢業于四川音樂教育學院,獲學士學位。

彈一架好鋼琴,

但是在塔的草原上,沒有鋼琴,

學校也不需要音樂老師。

為了适應這裡的教學,

謝小軍放棄了他的專業,

在三年的教學中,

她自學了生物學和數學。

他還曾擔任學校生活教師和圖書管理者。

三年的教學很快就結束了,

學年始于2006年秋季,

謝小軍回到了石室聯盟。

然而,不久之後,

她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驚訝的決定,

那就是留在塔内,徹底轉移工作關系。

2007年春,謝曉軍向康定縣教育局報到。

他成為坎定縣木屋祖清學校的一名公共教師。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從此,胡忠一家三口徹底告别了繁華的都市生活,

紮根于海拔3800米的高原。

但是在草原上,有清澈湛藍的天空和白雪皚皚的山脈,

不僅有令人陶醉的景色,

還有難以忍受的艱辛。

嚴重的平台反應,缺乏物質條件,

冬季寒冷的氣候,漏水的教室,

在一個有時甚至連一口熱水都很難喝的地方,

胡忠和謝小軍願意,

讓自己沉浸在教學和教育他人的樂趣中。

2012年,他們的故事被媒體報道,

胡忠和謝曉軍被選為"2011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可以面對記者的采訪,

謝曉軍不止一次認真強調

她沒有給予,她隻是在做一個選擇,

一個讓你和他人快樂的選擇。

這個選擇幫助她在生活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實作您的價值。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03

心靈的洗禮

在謝小軍任教的木雅祖清學校,

有一個叫庫桑拉的女孩,

這在數百名藏族學生中有點特别。

雖然穿着得體,像其他孩子一樣,

他的臉上有兩個明顯的高原紅色,

但一口流利的中文透露了她的身份,

她是胡忠和謝小君的女兒胡文姬。

當胡忠和謝小軍的故事被激烈争論時,

有很多人不同意他們把女兒帶到高原的方法。

面對大家的疑惑,謝小軍解釋道:

"我們讓女兒放棄了很多物質享受,

但她得到了一些她在大城市裡買不到的東西,

這對她未來的人生道路來說太有用了。"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因為父母的選擇,

胡文基從大家羨慕的城女,

成為貧窮高原上的學生,

但她的父母給了她最寶貴的精神教育:

教她好的品質

在中國頒獎典禮上,

有這樣的對話,

主持人景一丹問謝曉軍:

"你女兒看到你時怎麼稱呼你?"

謝小軍 說:

"她給我媽媽打電話度假,放學後她叫我謝小姐。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靜怡丹問胡文基:

"媽媽讓你這樣做嗎?"

胡文基笑了笑,搖了搖頭,道:"沒有。"

"那你為什麼這麼叫呢?"

"因為如果我打電話給我的母親,那些孤兒會很傷心,

因為他們沒有父母。"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短暫的沉默後,全場爆發出一陣掌聲。

每個人都被小女孩的心深深打動了。

不得不說,雖然這對夫婦照顧女兒的時間有限,

但胡文基從父母身上學到了最寶貴的品質:

恩。

就是這麼善良的父母,

用他們的言行感染了我的女兒,

愛的種子在她心中播下。

教導她的責任和責任

在WestConnex,

胡忠一直把孤兒當成自己的孩子。

面對不努力學習的孩子,

胡仲淚流滿面地教育着他們。

他曾經說過:

"如果這扇門和強盜一起進來,

當他拿着一把刀,要刺傷你時,

第一個阻止你的人絕對是我。"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在父母的影響下,

胡文基也成長為一個充滿愛心、孝順、有責任心的人。

每年春節從成都返校,

她永遠不會忘記給同學們帶禮物;

隻要你和父母住在一起,

她一定會一大早就上床睡覺,給父母暖床;

回到成都的家中,

她也會主動幫助奶奶和奶奶做家務。

家長對學生的責任和義務,

無形中教育我的女兒,

讓她知道作為一個男人最重要的真相。

教她愛的力量

2012年胡忠赴北京出席中國感動頒獎典禮時,

我穿着一件借來的外套,

這是他任教的第11個年頭,

他仍然是一名志願者,

每月工資隻有300元。

在這樣一個唯物主義的時代,

許多人都很好奇:

是什麼支撐了他20年的貧困?

胡忠 說:

"我在工作中感受到的意義,

超越對所有物質條件的渴望。

當你心中有一份工作時,

為了孩子的努力,

讓我感到真正的滿足,

這比世界上所有的物質享受都要好。"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有人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自由的,

就像你所做的是幸福。

胡忠和謝小軍都是能看清自己内心的人,

他們勇敢地追求他們所熱愛的事業,

用她的選擇為女兒樹立榜樣,

讓她知道。

隻有放棄不重要的物質享受,

在你心中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04

終生的追求

在觀看胡忠和謝小軍的故事時,

有一個問題籠罩在我的腦海中:

作為父母,我們給孩子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試圖給他們豐富的物質生活,

努力讓孩子們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

當然,這沒什麼不對,

但我在胡文基身上看到了更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幫助孩子們建立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

曾經有一段時間

在教育部門,有一種精神疾病叫做"空心病"。

這是一種由于缺乏價值觀而引起的精神障礙,

讓很多好孩子覺得生活毫無意義,

他們對生活感到困惑,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嚴重病例甚至會導緻抑郁和自殺傾向。

在這個物質性日益豐富的時代,

我們的孩子在精神上受的教育越來越少。

有多少年輕人嚷嚷着要"平躺"和"佛教徒",

最終迷失在"失落的文化"中。

前幾天,胡忠和謝小軍用了自己的實際行動,

向女兒解釋生命的意義。

讓我的女兒從小就看到爸爸媽媽在做什麼,

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她将向我們學習,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有人說,

人生最大的幸福,

這是關于找到你喜歡的東西并為之奮鬥。

因為那種充實和滿足,是發自内心的幸福。

正如"移動中國"評選委員會成員于丹所說:

這兩位老師告訴我們,

最大的繁榮在于愛和信仰的堅持。

在物質繁榮的時代,

他們讓世人依然相信,精神是不可戰勝的!

資源:

四川日報 2011.9.9 《你在格桑花的高地播種希望》

四川日報 2012.2.4 《他們是高原上憤怒的雪蓮花》

—— 完 ——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作者:何赫,充滿激情的生活,冷靜的思想家。體驗生活,記錄生活,分享你的感受。和你在一起,讀懂自己,讀懂生活。部分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成都中産夫妻帶3歲女兒辭職,沒房沒車,卻給女兒最好的精神富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