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HP層次分析法在委外管道評估的應用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各行業都有委外處理的情況,如果目前的管道評估方式在管道量增多的情況下出現了問題,導緻評判不能統一,造成工作流程和交接沖突。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應該采用什麼樣的辦法?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AHP層次分析法在委外管道評估的應用

一、背景

在各類不同行業,都會有一些業務的委外處理,像人力項目的外包、不同線下廣告的投放、建築項目的外包等等。類似的情況在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也會存在,像是助貸業務引流管道的篩選,貸後委外催收、法催委外調解訴訟等階段也有出現,這類項目通常會遇上一些需要評估委外管道能力的情況。

在常态化的評估方式中,通常是人力介入,對管道的一些結傭、對接情況、能力進行評判,但随着管道量的增加,評判人力的增加,會出現以下幾類情況:

  1. 一個人對多個管道,評判标準統一,但受評判個體主觀影響較大
  2. 幾個人對多個管道,評判标準存在一定差異,彙總标準受個體主觀影響,評判不能統一
  3. 标準過多,不能确定單一,穩定執行的标準體系,或标準體系在不同個體的了解下不盡相同

這些問題會出現在委外項目的評估名額和評估對象增長的項目擴張期,随着項目的擴張,這些問題會越來越凸顯出來。當這些問題出現之後,往往大家可能會采用業務專家所确定的權重評分的方式确定基準權重,但在項目不斷擴張,簡單的人為主觀權重拆分就不太适用了。在不同層級的名額搭建的時候,隻有細化名額,提升考核标準,才能更好的發揮名額體系的導向作用,充分利用名額體系的權重去指導業務的導向業務問題。

以上情況的出現,在不同對接人,部門内不同工作流程下的同僚面對同一管道的主觀感受就存在無法量化統一标準的情況,同一管道的能力在同一部門内都容易産生不同的感受,造成工作流程、交接的沖突,這樣的情況下就更應該确定一套,可量化的,多人參與評分的管道評估體系。

二、業務背景

在現階段委外結構的量化評估中,會有一定的像回款、客訴固定名額的考量标準,同時又有一些準入、作業情況、稽核質檢、結傭、對接等方面的主觀判斷方式的衡量,一條業務線上的不同位置的人的感受和考量是不相同的,但又會對自己負責的部分有更多主觀上的重視度,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在部門内推行統一的判斷标準和量化名額。

舉個例子,對商務準入、委外跟進兩個不同節點的同僚來說,他們的考量是不一樣的。

對商務來說,可能在準入委外調解管道的時候,會優先考慮管道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名額:

  • 行業經驗:乙方管道在調解上的曆史經驗累計
  • 調解資質:乙方管道在調解上的背書
  • 系統和作業:乙方管道是否有作業系統和完善的作業團隊
  • 主體資訊:乙方公司主體情況
  • 加分項目:各類管道的作業特點

簡單以信貸法催委案管道準入這個項目來說,可能從以上幾個方面對管道進行考察,但針對部門業務的不同的階段,考察項目的側重點可能又有不同。

在項目初期,可能以有大量處置案件能力的管道會更受偏愛,那這種情況下就會更多的考慮準入規則中的“系統和作業”名額,其權重就會升高,而到了業務擴張結束需要精細化營運的階段,就會更注重行業經驗和加分項目的部分,以更有特色化或更适合甲方資産類型的乙方做委外回款提升。

此外考察項目之間因為涉及的細節較多,随着項目的擴充和考核名額的細化,很難在沒有考核名額按種類劃分的情況下,靠負責準入的商務确定管道的準入名額權重比例和是否達成分數标準是有難度的,在商務看來,新準入的管道可能是一個有較強能力能快速達成回款目标的管道,但在營運人員的接手來看,管道可能存在暴力施壓或者調解流程不合規的情況,雙方的主觀感受差别在準入這個項目上就相當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設立一套能夠給部門内部不同業務節點的人員了解的,名額、權重相對統一的評分結果或者評級,名額權重表示選擇名額在預警體系評估中的影響與貢獻程度。

依據主觀經驗及對名額影響程度的判斷,通過一定運算确定權重的方法為主觀賦權方法;而根據各名額提供的原始資料之間的相關關系或資訊含量來确定權重的方法為客觀賦權方法。

在常見的賦權方法中,層次分析法 (AHP)、德爾菲法 (Delphi) 等屬于主觀賦權法,其優勢在于缺少樣本資料的情況下僅憑主觀經驗即可賦權,能夠運用于部分定性的模糊名額判斷,因而使用範圍較廣。

在上述背景下,我們引入了AHP層次分析法。

三、AHP層次分析法在實際法催委外業務場景中的應用

首先對AHP層次分析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層次分析法的原理,是在分析一個現象或問題之前,首先将現象或問題根據它們的性質分解為有關因素,并根據它們之間的關系分類而形成一個多層次的結構模型。然後通過經驗或專家,來判斷和衡量低層因素對高層因素的相對重要性,并根據重要性的程度得出權重排序,進而可以量化分析比較。

層次分析法的核心是将影響因素階層化和資料化,它把一個抽象的現象或問題由難到易地予以分解,易于對複雜問題進行直覺地判斷,并作出決策。

AHP層次分析法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關于最低層對最高層的相對權重的問題,按此相對權重可以對最低層中的各種特征進行排序,進而在不同的評判标準中做出選擇或形成判斷标準的準則。

在這個方法論指導下,可以幫助業務部門在設計完核心名額并确定之後,确定名額量化方案和其權重。

回到上文所舉網際網路法催委外項目,商務準入這個名額下的每個細分名額在不同的機構下可能展現都不盡相同。例如有的機構就是行業經驗豐富,作業系統完善,但人員少,另外一些機構可能就是行業經驗不足,但人手充足便宜能做到深挖。這樣兩類機構的評分落腳點主要在行業經驗、作業系統、人力三個方面,但不同方面在管道評級評分中的權重占比應當是有差異的。

就像在業務穩定期,乙方有充足豐富的行業經驗和行業關系相比人力能提供給甲方更多的價值,但具體的權重占比就很難明确的定義,特别是在這些關注标準點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更需要一套方法來确定不同标準所對應的權重占比,這時候就需要AHP層次分析法的介入。

AHP分析法使用方式:

  • 建立層次目标
  • 設定分析法的标準(考慮的因素)
  • 設定分析法的子标準(考慮因素的子因素,可加可不加)
  • 設定方案層
  • 逐層矩陣計算,驗證歸一性
  • 最終得出權重占比

這邊可以給大家介紹一個軟體叫yannp。

這是一個比較友善能簡單執行層次分析法的軟體,能比較大程度上省去做矩陣計算和歸一性驗證的時間。

AHP層次分析法在委外管道評估的應用

還是以上面這個委外管道準入的例子進一步做分析:

AHP層次分析法在委外管道評估的應用

對一個法催調解管道的準入來說,可能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核:

行業經驗、調解資質、系統和作業、調解主體資訊、加分項目。

雖然考核項目不多,但每個項目的考核權重确實很難明确出來,且對于不同階段的準入機構來說,要求也不盡相同。

這時候就需要引入“1-9标度法”對不同的名額之間兩兩進行比較,以确定判斷矩陣的數值和一緻性檢驗。

AHP層次分析法在委外管道評估的應用

這是基準的評分結果和一緻性檢驗結果,如果以行業經驗和調解資質做判斷,在經過負責準入的專家打分之後,一緻認為行業經驗和調解資質相比行業經驗更為重要,在分數比較中處在重要和稍微重要之間,是以可以确定分數為4,同理,每兩個字段之間互相進行比較,确定兩者之間的重要性。

完成之後,會得出一緻性檢驗,當一緻性檢驗通過,說明不同項目名額之間的關系就比較清晰了,根據這些評判,會得出不同項目名額在整個準入評分之間上的權重比例。

AHP層次分析法在委外管道評估的應用

在确定了權重之後,不同機構的準入就能在同一套評分規則下确定百分制分數,根據分數确定準入時管道的水準。

可以看到,在專家打分中,在現階段的法催委外業務中,占比最高的權重是行業經驗,這樣的結論在商務提請準入申請的時候,就明确了管道進入法催業務内的最大分數占比,如果沒有行業經驗的積累,依靠我方提供的委外案件慢慢成長是不在目前部門的考量範圍内的。

同樣的,在合規方面,資質也很重要,系統和作業特征排名第三位。主體資訊和加分項目的權重相加和系統作業的權重基本能持平,說明目前考量内行業經驗、資質在準入中占基本上決定性地位。在達到這個基準上的管道才會納入準入的考量,而剩下的25%的權重中,系統作業這類能承載大量案件處置的特征是商務關注的加分項,而主體資訊、加分項目相對關注的較少。

但對營運人員來說,調解資質的合規和系統作業是最為關注的,行業經驗作為底線的情況下,營運人員在後續幾個名額的關注度就會增高。

AHP層次分析法在委外管道評估的應用

在類型不同的管道下去關注其特色,根據特色确定不同管道的溝通流程程序,進而生成幾套針對不同類型管道的溝通合作方式。

同樣的,因為存有不同的名額标簽和分數段,就可以将準入的管道拆分成幾個類型:

  • 調解經驗充足,調解資質合規,系統作業強,主體資訊無問題,加分項目多
  • 調解經驗充足,調解資質合規,系統作業強,主體資訊無問題,加分項目少
  • 調解經驗充足,調解資質合規,系統作業強,主體資訊少,加分項目少
  • ……

在不同類型的管道下,可以優化準入後的教育訓練、溝通流程,針對不同類型的管道出具不同類型的教育訓練材料。

這樣也能幫助營運人員在準入之後不需要全面了解商務準入的思考過程和溝通過程,能極大減少甲方内部不同業務節點的溝通接受過程,同時内部能生成一套标準化的,不同業務節點的名額考核标準,盡可能在業務擴張的情況下保持各個節點的流程、留檔,考核名額一緻。

在日後,業務有進展的情況下,可以對不同階段的名額進行合并留存,在内部系統内制成政策體系。

即:

  • 政策1:以名額A(25%)、名額B(25%)、名額C(25%)、名額D(25%)做準入分數評估
  • 政策2:以名額A(30%)、名額B(20%)、名額C(30%)、名額D(20%)做準入分數評估
  • 政策3:以名額A1(25%)、名額B1(25%)、名額C1(25%)、名額D1(25%)做準入分數評估
  • ……

這些政策的執行周期不同,根據季度、業務發展周期去更新政策,這樣對部門的發展曆程,不同業務形态的轉變,關注點的轉換進行記錄,對未來整個部門業務發展複盤有極大的作用。

四、結論

對資料的工作項目來說,不能量化的名額是很難做評估的,但層次分析法的介入,能幫部門在内部形成一個相對直接的資料量化标準和評價名額,更直接的給到不同内容的負責人更為直接印象,也形成了不同階段委外機構的狀态留檔,同時對不同階段的管道考核目标有了記錄。

當然,這個評分模型在不同的工作中有不同的展現形式,目前僅僅介紹了層次分析法在網際網路法催委外準入的這一個方向的簡單使用,在實際的使用場景下還有更多可以挖掘的待大家溝通交流。

本文由 @BV_LG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