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談黎莉莉

作者:虹膜

作者:Patrick Galvan

譯者:覃天

校對:易二三

來源:Off Screen(2023年1-2月刊)

1910年代初,一位名叫孫瑜的年輕電影愛好者同意在他們中學的400米短跑中幫同學代跑。他幾乎沒有運動能力,在到達終點線之前就暈倒并嘔吐,但他仍然對運動産生了迷戀。

1923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孫瑜帶着對藝術的熱愛來到美國留學,翻譯詩歌、在紐約學習電影、戲劇和攝影。雖然他聲稱自己是第一位出國留學的中國電影人的這一事實有待商榷,但孫瑜接受的海外教育使他歸國後拍出了導演首作,并且進入聯華影業公司。

談談黎莉莉

聯華是一個進步的制片廠,緻力于将更多的預算投入到出品的影片中,聯華影業的宣言是要「發起複興民族電影的運動」,将孫瑜這樣接受過高等教育、關注時局的導演招入麾下,無疑更契合影業的發展。

孫瑜為聯華拍攝的早期影片涉及的主題包括反對資本主義(《故都春夢》,1930)、以愛情而非利益為目的的婚姻(《野草閑花》,1930)、以及抗日戰争中的反帝國主義(《小玩意》《大路》《共赴國難》)。

其中一些影片激怒了政府的審查機構,因為由蔣介石上司的國民黨希望避免與日本産生沖突,不贊成宣揚共産相關情緒的電影(例如妖魔化資本家的作品)。

命運弄人,孫瑜在看到自己的影片《共赴國難》被禁映,并被迫隐去《小玩意》中的反日情緒(影片中的反派被設定為「帝國主義者」和「敵人」)後,孫瑜拍了一部和國民黨政策相吻合的電影。

談談黎莉莉

《小玩意》

1934年,蔣介石發表了五次演講,提出了了後來被稱為「新生活運動」的思想。這場運動将中國勞工階級所遭受的苦難歸咎于「難以忍受的污穢」、「享樂主義」、「懶惰」,而不是專橫的資本主義,并倡導了強身健體等解決方案。(用蔣介石的話說:「健康的心靈存在于健康的身體中」)。時機對這場革命及其健康倡議是有利的。

1919年參與反帝國主義的五四運動的學生宣稱,健康對中國的未來至關重要,電影明星們應該展現其健美的身形、運動能力。彼時最受歡迎的男演員金焰證明了自己是一名有能力的籃球運動員,女性雜志《玲珑》嘲笑女演員穿着泳衣擺姿勢隻是為了炫耀她們的身材。1932年,《晨報》的一位咨詢專欄作家推薦全國頂級女明星胡蝶去上網球課,以改善體格。

談談黎莉莉

金焰、孫瑜

1934年,中華民國童子軍總會成立,《健美月刊》第一期刊印,同年,另一家名為《良友畫報》的報紙向遊泳運動員楊秀瓊緻敬,稱她為全國女性榜樣之一。随着遠東錦标賽資格賽的選拔将于當年4月開始,1934年成為了推出一部民族主義體育電影的最佳時機。聯華與國民黨的曆史淵源使其成為此類電影的理想制作公司。該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包括民國外交部長和國民政府進階法院院長。

此外,聯華創始人羅明佑于1933年5月簽訂了為國民黨制作新聞片的協定。然而聯華也發行過與國民黨政策相沖突的電影——蔔萬蒼的《三個摩登女性》(1933),這部作品戲劇化地描述了1932年日本轟炸上海,中國勞工挺身而出反對雇主的場景。結果,審查員下令撤檔并重新剪輯這部電影。

談談黎莉莉

《三個摩登女性》

但是,當其他違反審查政策的電影制片廠被迫解雇員工甚至被燒毀時(如藝華影業公司),聯華影業仍然幸存,也許是因為羅明佑也制作了遵從國家政策的電影來應對政府,例如《國風》(羅明佑和朱石麟導演,1935)。

盡管偶爾會有電影為聯華影業招來麻煩,但整體上公司和政府保持着良性關系,并且處于有利地位,制作一部支援新生活運動的電影勢在必行。更重要的是,他們聘請了一位對體育有着濃厚興趣的著名導演——孫瑜。

《體育皇後》講述了來自農村,天性自由的女孩林璎到上海就讀競華女子體育學院的故事。在那裡,她被認為是一位出色的田徑運動員,在參加前文提到的遠東錦标賽資格賽之前打破了三項國家紀錄。盡管偶爾會注意力不集中,并且與足球運動員産生了短暫的「友情」,但林璎展現了對「真正的運動精神」的了解,她認為這種精神可以改善中國。

抵達上海後,看到上海人們的生活百态:「人也是很奇怪的!有些瘦得像骷髅,有些卻又吃得像肥豬!」她繼續說:「爸爸,我知道為什麼中國不強了!第一個原因,就是身體太弱!」她的父親回答說:「你這孩子!說來說去,總要說到你的體育救國上去的!」

談談黎莉莉

《體育皇後》

林璎并沒有立刻成為一名踐行「體育救國」理念的活動家。但在學校裡,她對田徑教練雲鵬産生了浪漫的情愫,将他視為精神盟友,後者在講台上的措辭令人毛骨悚然地讓人想起蔣介石新生活演講中的某些語句。(「有健全的身體,然後有健全的精神!任何民族自強的原動力,就是健全的身體。」)通過他的道德教化和她自己的經曆(一名足球運動員逼着林璎喝酒,她立即拒絕了),林璎恢複了她對田徑精神的奉獻。

三名同學合謀在資格賽中擊敗她,隻是為了尋求榮耀,但其中一名女生因心髒病死亡後,林璎赢得比賽的信念加深了,她允許自己在比賽中被擊敗,即便她的對手聲名鵲起,而她仍然緻力的是體育競技代表的精神美德。

談談黎莉莉

林璎由黎莉莉(原名錢蓁蓁)飾演,她是孫瑜提拔的天才演員,1930年代的後起之秀。作為共産黨情報工作者的女兒,黎莉莉在十一歲時,和父親錢壯飛一同出演了《燕山俠隐》(1926),進而登上了銀幕。

十幾歲時,她成為了中華歌舞團團長黎錦晖的養女,并改名黎莉莉,這大概是為了将她從被國民黨追捕的父親手中拯救出來。1931年,中華歌舞團并入聯華影業,更名為聯華歌舞班。

由于有聲電影的興起,羅明佑意識到他需要受過聲樂訓練的女演員來應對新的電影時代。這也為黎莉莉踏上演員之路奠定了基礎。她最初在一些電影中飾演着小角色,例如在蔔萬蒼導演的《一剪梅》(1931)中飾演的鋼琴演奏家,在史東山導演的《銀漢雙星》(1931)中飾演的歌唱明星。她最終引起了孫瑜的注意。「黎莉莉非常年輕和天真,」導演回憶道,「我注意到她,正是因為這份天真。」

談談黎莉莉

《銀漢雙星》

然而,天真并不是定義黎莉莉銀幕形象的形容詞之一。電影曆史學家湯尼·雷恩提供了更恰當的描述,他在1985年中國電影回顧展的節目冊的說明中,更準确地将這位女演員描述為「一個帶有異國情調、充滿活力和極度自信的性感女演員。」

這在她與孫瑜合作的第一部電影《火山情血》(1932)中被展現的淋漓盡緻,黎莉莉飾演南洋一家熱帶海外俱樂部的舞者,她走上舞台并炫耀自己的性感,打斷了一場「拳擊比賽」。孫瑜在《小玩意》中再次塑造了這位嶄露頭角的新星,這一次是一個積極的榜樣,一個激起中國同胞奉獻精神的年輕女子,并帶領孩子們學習體操。

談談黎莉莉

《小玩意》

正如之後的場景展現的那樣,黎莉莉對健身得心應手。與胡蝶、阮玲玉等嬌小的偶像相比,她以健康、性感、出類拔萃的身材顯示着自己魅力。(《體育皇後》中的許多場景的構圖都将她至于中心位置,來展示她肌肉發達的腿,曆史學家維克多·範(Victor Fan)指出,小報經常将黎莉莉的腿描述為「玉柱」。)

在幕後,黎莉莉積極練習籃球,騎馬。騎自行車往返南大洋商學院的英語系,她的書包上挂着一個網球拍。是以,上海的新聞媒體和市政組織很快就利用了她的身體活力。她參加了上海遊泳池的開幕式,一張1934年的宣傳照顯示她由田徑運動員執教,這一形象和《體育皇後》中的訓練場景沒有什麼不同。用電影史學家丁亞平的話說,黎莉莉是「1930年代中國電影向現代觀衆介紹的完美對象,因為她的身體美感具有現代風格。」

談談黎莉莉

在《體育皇後》中,黎莉莉展現了一些孫瑜所說的「天真感」。雖然她堅定地倡導「真正的體育精神」,但她偶爾也會屈服于自己的誘惑,例如,試圖向她的教練示好,盡管彼此互相吸引,但教練雲鵬拒絕林璎的「進步」——享受成名後的交際生活。林璎也有淘氣的一面。

在一個關鍵場景中,林璎試圖逃離試圖勾引她的足球運動員,随即被她的教練解圍。在他們走回校園的路上,林璎說要聽他的話,「少說話,多用功。」但也正是在這次夜晚的散步中,她仍然保持着對雲鵬的好感。她不時在冷風中顫抖,腼腆地瞥了一眼教練,後者脫下夾克讓她穿,確定他給予了林璎足夠的關心。

《體育皇後》的拍攝主要在上海兩江女子體育師範學校進行,影片中的許多運動員都是該校的學員。盡管孫瑜導演倡導新生活運動的價值觀,但他仍然設法在作品中展現着自己的社會傾向,這種傾向通常使審查者感到不安,但卻讓孫瑜着迷。

談談黎莉莉

在影片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随着林璎成為全國田徑明星,鏡頭切入了一群貧困的男子,其中有一位陷入困境的前運動員。這個男人(由孫瑜客串飾演)歇斯底裡的喊叫(「光榮的代價」)結束了這一幕,因為他記得他早已逝去的名聲,影片穿插了一段獎杯疊加在一起的蒙太奇段落,似乎在譴責名利的短暫和膚淺,這在孫瑜的電影作品中并不罕見,這一蒙太奇場景也預示了林璎最後在比賽中獲勝的結局。(「哼!皇後,一切想做皇後的,一切捧皇後的,」教練在賽後告訴她,「讓我們有一天把他們都埋葬掉!」)

孫瑜還在片中摻雜了一絲反日情緒:一家報紙簡要提到了滿洲國(三年前成為日本的傀儡國)已被取消參加資格賽的資格。不過,在采訪中,導演點到為止地談到了這部電影的資訊,他告訴《聯華畫報》:「強壯的身體不一定能救國,但要救國的公民必須有強壯的身體。」

談談黎莉莉

《體育皇後》于 1934 年 4 月 14 日上映,與遠東錦标賽的實際選拔賽在同一天,開場字幕寫着,「獻給為體育真精神而努力的戰士們」,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催生了一系列商品,其中包括熱門音樂傳單《體育皇後:現代流行歌曲選集》。運動能力仍然是名人的有利特征。《婦女生活》和《青青電影》等雜志刊登了體育明星的照片以及政治家的照片,「女性運動員電影」幾十年來一直很受歡迎,其中包括《女籃5号》(謝晉,1958)和1961年的香港影片《體育皇後》。

黎莉莉在遭受過政治風雨之後,仍然展現着積極和鼓舞人心的人生态度(她還與藍蘋合演過1936年的《狼山喋血記》)。盡管丈夫死于迫害,黎莉莉仍對表演抱有熱情,她經曆了第二次婚姻,并成為北京電影學院的教授。

在生命的晚年,她仍然保持樂觀。「有時你需要逆流而上,」她曾經告訴她的孫女婿。「哪怕所有人都以糟糕的方式朝着某個方向前進,你也應該做正确和道德的事情,即便這意味着與其他人背道而馳。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