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娃被拐42年後,竟在廣東省清遠英德監獄找到?
時間追溯到1981年,2歲的王某跟随父母在武漢火車站轉車時被拐,如今,時隔42年,在英德監獄、公安機關的共同努力下,年邁的父母終于見到了被拐四十多年的兒子。
近日,英德監獄在高牆内組織了一場“團圓行動,讓愛回家”獄内認親活動。
“兒啊,終于見到你了,把我等得可苦了......”看着兒子慢慢走來,71歲的母親撲了上去,與兒子緊緊相擁。 認親現場,久久不願放開的擁抱、喜極而泣的熱淚終為42年的煎熬與等待畫上了團圓的句點。
雙向奔赴,卻“時空錯位”
1981年,陳某夫婦曾報案稱自己2歲的兒子失蹤了,到處詢問火車站附近的鄰裡鄉親,也沒有任何線索。
時隔多年後,随着“打拐”行動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失散孩子被找回。2018年,陳某夫婦抱着一絲希望,再次向公安機關報了案,希望能找回兒子。
另一邊,服刑人員王某憑着周邊鄉鄰的零碎記憶,推測自己可能是被拐賣的。2021年,王某入監服刑,在入監教育“團圓”行動專題課後,他向警察袒露心扉,聊起過往經曆,并表達了尋親的願望。
三地攜手,抽絲剝繭
2021年9月,一張王某的入監排查表吸引了民警的注意,了解到王某被拐的情況後,監區長孫樹平第一時間向監獄彙報,但由于時間久遠,王某及養父母對其親生父母資訊知之甚少,無法提供有價值的查找資訊。
三年裡,負責線索跟進的孫樹平從未間斷過與福建、重慶兩地公安民警的聯絡。他通過電話、資訊、走訪等方式,向辦案民警、看守所、公安、DNA鑒定中心等調查了解情況,經過不懈的堅持和努力,結合福建省晉江市警察局刑事偵查大隊、重慶市渝北分局推送的DNA血樣比對結果,最終确定了遠在重慶市的一對夫妻與王某存在親子關系。
助力團圓,攻心治本
“爸!媽!”王某略顯生澀的稱呼,還是讓不遠千裡趕來認親的家人激動不已。王某的親屬說:“感謝監獄、公安,讓我們親人團聚,讓我們重逢,實作了尋親夢,謝謝!”随着尋親之路圓滿完成,服刑人員王某表示,接下來自己将改過自新、棄惡從善,在獄内安心改造,回歸社會後遵法守法,回報家人和社會。
一直以來,英德監獄堅持“從心開始”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教育改造攻心治本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親情幫教活動,搭建罪犯與親屬之間的親情橋梁,将法度與溫度相結合,讓罪犯在特殊的環境中感受親情的溫暖,通過親情感召助力罪犯改造,幫助他們重塑新生。
來源:廣東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