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各大權威調研咨詢機構報告将陸續出爐。剛剛,由工信部電子一所指導,計世資訊(CCW Research)釋出了《2017-2018年度中國私有雲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成為今年首份中國私有雲市場報告。其中,不僅有大量一手調研資料,觀點與預測,趨勢與判斷,以及中國私有雲市場品牌競争力分析象限,最抓人眼球的當屬中國私有雲企業TOP20榜單,這也是2018年首發的第一份專業的私有雲企業排行榜。
一、私有雲市場高速增長
根據計世資訊的研究調查結果,中國私有雲市場将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趨勢,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将達到512.4億元,同比增長27.0%。且到2022年,預計中國私有雲市場規模将達到近1000億元。随着政務雲、制造業、金融雲等私有雲市場(三大行業市場占據超過60%市場佔有率)的活躍,以及各地政府推動企業上雲計劃的實施,為中國私有雲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017~2018年私有雲市場規模及增長
2018年上半年中國私有雲行業市場佔有率(以軟體和服務金額統計)
計世資訊研究表明,預計2018年中國私有雲市場中硬體市場佔有率為66.5%,硬體下降幅度有加速的趨勢。軟體和服務則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預計2018年市場佔有率分别将達到21.2%和12.3%。硬體産品在私有雲解決方案中的重要性持續下降,并且随着超融合的産品的快速落地,使得項目中硬體産品的采購規模大幅降低。另一方面,軟體和服務産品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已經成為了私有雲解決方案中的核心,成為了決定私有雲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
二,私有雲企業競争力分析象限
中國私有雲需求旺盛,因而成為各類企業競争的重點。依照慣例,計世資訊釋出了“2018年私有雲市場品牌競争力分析象限圖”,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上司者象限包括:華為、新華三、VMware、華雲、EasyStack(易捷行雲)五家企業。
2017-2018年私有雲市場各品牌競争力分析象限
與去年競争力分析象限中的上司者象限相比,有幾點值得關注:
一,VMware是唯一一家國外企業,也是唯一進入上司者象限的非OpenStack企業。
VMware虛拟化可謂市場接受程度最高,那麼中國使用者對VMware産品應用是否還停留在虛拟化階段呢?“VMware作為虛拟化巨頭近年來在國内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伺服器虛拟化産品市場佔有率遠超其他對手。”計世資訊點評也印證了這一點:“但是在私有雲方面,VMware的占有率似乎并不高。我們認為這主要源于使用者管理需求的複雜化導緻使用者需要更開放更具有相容性的産品,比如OpenStack+KVM的産品。”
同時,計世資訊也給出了VMware建議:“當然不可否認VMware在産品特性和功能方面依然有獨到的地方,VMware仍然是私有雲中的舉足輕重上司者。但與國内使用者使用特性的結合方面仍有待提升。對應使用者的定制化需求往往是私有雲方案赢得市場的關鍵,這方面VMware正在着手改善。”
二,EasyStack是唯一進入上司者象限的雲創業型企業,專業私有雲廠商。
EasyStack成立四年以來在中國私有雲市場上聲音不斷,四年獲得五輪融資,已到C++輪階段。應該說,對于雲創業型企業首要比拼的就是技術能力和産品能力,才能在強手林立的私有雲市場迅速占據一席之地。“EasyStack一直受到資本市場青睐,也是為數不多的在Linux、OpenStack、Ceph、Kubernetes、Docker等開源雲技術領域均有涉足的企業。”計世資訊對EasyStack的點評也強調了這一點,“EasyStack強調産品化能力,在穩定性、可靠性和性能上要求較高的金融行業,以及業務場景複雜、IoT等創新應用頗多的制造行業取得了不少标杆客戶和較大市場佔有率。”
同時,計世資訊對EasyStack另一點評價也值得關注:“EasyStack也注重使用者體驗,在ECS企業雲純軟體的基礎上推出了雲計算的軟硬一體化傳遞産品ECS Stack超融合,擴大了市場閱聽人。”
這符合計世資訊對于中國私有雲市場的一個重要判斷——現階段按照License傳遞模式更多的是随着超融合等硬體裝置一同傳遞,雲軟硬一體化傳遞正在成為私有雲市場的新趨勢。雲軟硬一體化傳遞模式将會大幅簡化私有雲的部署周期,有效減少廠商的定制化工作,推動私有雲産品化落地,對市場起到強勁的推動作用。
此外,華為、新華三繼續以傳統IT企業身份占據上司者象限,且以國内為數不多的能夠覆寫從硬體到軟體再到解決方案,擁有全線雲産品的特色,都在政務雲方面表現突出。華雲則以公有雲企業身份新入上司者象限,計世資訊認為全雲能力是華雲最大的特點和優勢。
三,OpenStack 是中國私有雲的事實标準
以OpenStack 為代表的開源技術依然在私有雲市場中占據主流。計世資訊認為,作為全球部署最廣泛的開源雲基礎設施軟體,OpenStack經過8年的發展,在國内已經形成了穩定的以OpenStack 為核心的開源雲生态體系。盡管OpenStack在近年來受到了容器等技術的沖擊,但是在中國市場中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成熟的使用者實踐案例表明,OpenStack開源雲技術依然保持着足夠的活力。現在OpenStack發展已經越發成熟,已逐漸擺脫了最初的版本混亂,後續營運維護、改造更新成本高昂等問題。
不僅5家上司者象限企業中就有4家(華為、新華三、華雲、EasyStack)以OpenStack為基礎,在排名TOP20的私有雲企業當中開源與閉源技術應用比例也高達7:3。在企業使用者調查中也反應了這一點,被調查的283家企業使用者當中,私有雲建設中開源軟體和閉源軟體的采用百分比分别為82.4%和17.6%。
2018年中國私有雲TOP20廠商中開源和閉源技術應用比例
2018年私有雲建設中開源軟體比例(N=283)
四,私有雲企業TOP20大排名
計世資訊《2017-2018年度中國私有雲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同時還釋出了“2018中國私有雲解決方案提供商TOP20”榜單:
排名 | 廠商 |
1 | 華為 |
2 | 新華三 |
3 | VMware |
4 | 華雲 |
5 | EasyStack |
6 | 浪潮 |
7 | 青雲 |
8 | 雲宏 |
9 | 中國電信 |
10 | 阿裡雲 |
11 | 烽火通信 |
12 | 雲途騰 |
13 | 海雲捷訊 |
14 | ZStack |
15 | 中國移動 |
16 | 易思捷 |
17 | 品高雲 |
18 | 騰訊雲 |
19 | 中興 |
20 | UMcloud |
如果将競争力象限中的企業進行排序,計世資訊給出的中國市場私有雲TOP20榜單是這樣的。你怎麼看?
類别 | 優勢 | 代表廠商 |
公有雲廠商 | 私有雲方案通常采用與公有雲相統一的架構,産品經受過公有雲大量的使用者使用考驗 | 阿裡雲、騰訊雲、華雲 |
傳統IT廠商 | 熟悉企業使用者需求,對于行業業務的了解較深。定制化能力強 | 新華三、華為、曙光、浪潮、聯想、中興 |
系統內建商 | 對行業了解深入,應用內建能力強 | 東軟、太極集團、未來國際、神州數位 |
電信營運商 | 國企背景,擁有網絡帶寬資源,客戶資源豐富,在政務等領域中優勢明顯。 |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
雲創業型公司 | 以開源或閉源技術為核心的初創型公司為主、産品定制化能力強,技術驅動力、開放合作能力強 | EasyStack、青雲、九州雲、雲宏、海雲捷迅 |
計世資訊報告中提到,按照類别來看,公有雲廠商、傳統IT廠商、電信營運商、系統內建商、雲創業型公司五大類企業都已經深度參與到了私有雲市場的競争之中(具體代表企業如上)。可見,雲計算經過超過10年的發展,重點已經從公有雲市場轉向行業企業市場挖潛,私有雲已經成為雲計算下半場的重要焦點。
内容覆寫主流開源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