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作者:承頤說曆史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選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援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适的閱讀體驗。

引言:

“官場”,一向是最複雜的地方,從古至今描寫官場的文學作品不要太多,比如《官場現形記》、《孽海花》等等。這些作品中官員形象的特點,通常能夠直接展現出當時官場風氣的好壞,比如有的朝代政治清明,清官就會相對多一些,反之貪官就會多一些。明代官場在中後期是出了名的昏暗,而反映明代官場的文學作品就是《臨川四夢》。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臨川四夢》誕生背景

提起湯顯祖,或許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其作品我們一定耳熟能詳,比如《牡丹亭》(還魂記)、《邯鄲夢》等等,而由他作品所産生的成語也有不少,比如“南柯一夢”,此成語出自于他的另一作品《南柯夢》,要知道成語可是咱們國家文化的結晶,曆多代方成。而《南柯夢》後來還被改編成戲曲《南柯記》。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個作品之外,還有一夢《紫钗記》,合起來便是《臨川四夢》。“四夢”是湯顯祖畢生思考現實人世與生命意義的結晶,具有極高的藝術與思想價值,曆來備受關注。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猛人,在與滿朝文武關于“權力”的拔河比賽當中,把滿朝文武拉的是東倒西歪,撤銷了中書省、廢除了自秦朝以來設立的丞相制度。實際上丞相制度能夠延續幾千年,當然是有道理的。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畢竟全國的事情那麼多,每天送到皇帝桌案前的東西堆成小山是很正常的,雖然中國一直講皇帝是“真龍天子”。皇帝們也一直強調自己“君權神授”,但是,身體是人類的,它會累,是以才需要别人替他分擔工作,而丞相幹的就是這個活。

不過朱元璋打心底裡就不信任官員,這和他凄慘的身世有關,朱元璋生于元末,當時元朝的統治已是強弩之末,吏治混亂、苛捐雜稅太多,對于底層百姓而言,官員一層又一層的盤剝,無限壓榨勞動百姓們的生存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對于官員印象怎麼可能會好?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恰逢此時黃河又泛濫,水災之後又是疫病,上天好像趕時間一般,急吼吼的要結束元朝的統治,朱元璋的親人基本上都亡于當時的饑荒,天下變得大亂,各地反叛勢力此起彼伏。

元朝統治者面對這樣的場景,隻能選擇到處鎮壓反叛勢力,舊的秩序在崩壞,新的秩序在醞釀,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朱元璋登上了帝位,開啟了新的朝代,也将延續了幾千年的朝臣制度進行了大洗牌。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在朱元璋去世後,新皇登基,起初的幾位皇帝或許還能遵守朱元璋留下的祖宗舊制。但随着明代皇柞接替,棄置的丞相制度在曆任首輔的苦心經營下起死回生,文官制度也逐漸發展并走向成熟。

文官們不再是謄抄聖命的人肉機器,更多時候,他們以龐大的集體形式出現,規範左右着皇帝的言行,與皇帝分庭抗禮。朱元璋廢棄丞相,後代們拐着彎的樹立了“丞相”,且相比之前的朝代,明代“丞相”的權力更大。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造成的結果就是,明代一方面是君主高度專制的朝代,另一方面又不乏權傾朝野的首輔大臣,他們幾乎都是文官出身,通過激烈的權力争奪,成為國家的實際決策者,譬如嘉靖時的張璁、嚴嵩,萬曆時的張居正、沈一貫等。不知道朱元璋看見此情此景會作何感想。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臨川四夢》官員形象類别

湯顯祖本人曆經了嘉靖、隆慶、萬曆三位皇帝以及十數位首輔更疊的時代,他将這些重臣權臣寫進了“臨川四夢”中,塑造了衆多飽滿生動的權臣形象,包括《紫钗記》中的盧太尉,《南柯記》中的段功,以及《邯鄲記》中的宇文融、盧生等等。這類人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大緻可分為以下四點: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權勢極重

《紫钗記》中的盧太尉家世顯赫,一上場就自報家門:

“盧杞丞相是我家兄;盧中貴公公,是我舍弟.一門貴盛,霸掌朝綱。”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顯貴的身份和地位,使他大權在握,朝野側目,不過可惜的是,盧太尉權勢雖大但不思輔佐君王,施惠于民,反而沉浸于權勢之中,肆意妄為,它甚至毫不避諱地向韋夏卿直言“咱招賢館勝如望京樓”還放言“凡天下中式士子,都要參谒太尉府,方許注選,”可見其滔天氣焰。

《邯鄲記》中的宇文融也是一位奸詐權臣,他是唐朝左仆射,深受皇帝信賴,同樣手握重權。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不幹好事兒

《紫钗記》中,盧太尉利用手中選拔官員的權力,視科場為獵場,拉攏新人,培植黨羽,我想他的終極目标,應該是把皇帝架空。讓這個王朝除了姓不是他的,剩下的都是他的。對于不聽話的,就沉重敲打,當新科狀元李益不顧其号令沒有前往拜谒時,他怒不可遏,奏點李益為玉門關外參軍,以李益仕途命運為代價報一己私仇。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上下欺瞞

《邯鄲記》中,宇文融一出場就自叙為人“性喜奸攙,才能進奉……思想一生,專以迎合朝廷,取媚權貴”。對上專以揣度聖意為能事,私下裡打擊異端,禍害朝廷。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陰險狡詐

《南柯記》中,右相段功對付驸馬淳于棼的手段實是陰險,用星象害人,嫁禍淳于棼罪名,而且用捧殺的手法放任淳于棼自我毀滅,甚至對他的膨脹扭曲推波助瀾。

他明知淳于棼拉攏朝臣于國不利,卻不加阻攔,為看對手一步一步走向深淵,不惜以國本為籌碼,成全自己權力的豪賭。段功笑裡藏刀,老謀深算,排斥異己的權臣嘴臉,是湯顯祖經曆官場黑暗後最豐滿的産物。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總的來說,上面的四種權臣官員,都屬于奸臣的範疇。他們仿佛為非作歹,無惡不作。與奸臣相對應的是忠臣良将,明代官場,從上到下,腐敗的多,清廉的少;邪佞的多,正直的少;營私的多,為民的少。

忠臣良将正如浩瀚大海中倒映出來的星星點點,與奸佞之臣不同,卻又和奸佞之臣同朝為官。他們的命運常常逃不脫排擠、打壓和構陷。而皇帝們的忠奸不辨、剛愎自用使得忠臣賢臣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盡管如此,這些賢良的臣子們仍然前赴後繼地豁出性命以維護社稷的安穩、以阻止王朝的沒落,在黑暗腐敗的明代官場中,他們的堅持尤其顯得難能可貴。湯顯祖自己做好官,其友人鄒元标、趙用賢、李三才、趙邦清等也都是正直忠良的好官。

湯顯祖欽佩賢臣良将,在“四夢”中塑造了杜寶、劉公濟等官場中的正面人物形象,這類人物的特征大緻有以下三點: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勤政愛民

《牡丹亭》之中杜麗娘的父親杜寶就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官,女兒杜麗娘生病,杜父心焦不已還責怪夫人沒有看護好女兒,但遇到公事,便會當機立斷的舍小家、顧大家,優先處理公事。《勸農》一出對杜寶的勤政愛民有更為直接的展現。

古代社會中農業是關乎老百姓福祉的頭等大事,杜寶力勸農桑,親勸耕稼,分送花酒,與民同樂,在他的治理下,南安縣水秀山青,綠野如畫,晝無公差,夜無盜警,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清樂鄉。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忠君愛國

《紫钗記》中的劉公濟也是一位忠君愛國的将領。劉公濟因塞北擒胡之功,官拜關西節制,百官恭賀他封侯萬裡,他的第一句話卻是問關西戰事如何,大緻了解後并立刻決定演兵征讨;李益來到後,即便官職低于自己,他也第一時間虛心向李益請教軍中事務,可見他心胸寬廣,因看重國事故而也能敬重人才。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河西事務解決後,劉公濟奉旨還朝,邊關将士與父老都前來送别,對這位老爺留戀不舍,深情挽留;臨行前他還在向副将傳授軍機兵法,叮囑他“奈苦同甘、信賞必罰”,并吩咐将士們“不須遠送,隻一心事唐便了”。劉公濟戎馬一生為國為民,出生入死屢立戰功,獲得了将士與百姓的信任與愛戴。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兩袖清風

杜寶是一個十分沖突的人物形象,一方面他是封建道德的衛道士,壓制着杜麗娘的天性,甚至造成了她的死亡;另一方面,他又是清正忠勇的好官,甚至是湯顯祖心目中的理想官員形象。湯顯祖把一切為官的理想品質者都寄寓在杜寶身上,包括廉潔。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百姓皆歎杜寶“管治三年,慈祥端莊,弊絕風清”,南安郡“官也清,吏也清”。清廉不易,清廉一生更難,杜寶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清廉,是因他有着堅定的聖賢信仰,嚴格遵循着聖賢之道而不容許自己有絲毫懈怠偏差,是以能以徳為先,以民為先。

杜寶這樣的清官形象,是湯顯祖自我理想與改良要求的表達。同樣,在浮雲蔽日的官場上,清廉的官員寥寥無幾,是以杜寶才說自己“莫作尋常太守看”,湯顯祖表達理想畫面的同時,依然沒有忘記提示現實。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君為源

湯顯祖是實實在在做過官的。他深入官場,親見了官場中的是非善惡。經宦海沉浮,曾因憤慨奸佞當道寫下《論輔臣科臣疏》,把内閣高官們基本上按個罵了個遍,這可得罪了一大堆人,皇帝為安撫内閣高官,将湯顯祖貶官打發的遠遠的。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可湯顯祖依然不滅心中為民之火,他在成為遂昌知縣之後,勸農興教、滅虎除害、縱囚觀燈,施行善政,深受百姓愛戴,但本應升官的他卻也因得罪地方鄉紳和部分官員,不得升遷。幾番打擊之下,湯顯祖決定不再做官,轉投文學創作領域,書寫了《臨川四夢》。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若把王朝比作一條河流,君王便是源頭,上行下效就是這個道理。明朝的皇帝們也遵循着曆史的規則,有的勵精圖治,有的驕奢淫逸,他們的所作所為會直接對江山社稷以及黎民百姓産生影響,天子享有最高權力的的同時也肩負着最大的責任。

明代中後期社會上的千瘡百孔,是統治階級層層合力造成的結果,而昏聩的天子們,不做英雄,卻做了推手。他們荒廢朝政、忠奸不辨、窮奢極欲、橫征暴斂,更多時候他們站在腐敗勢力的隊伍裡為小人造勢,使賢良之輩孤立無援,甚至他們自己直接就是罪惡之源。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天子貪财好物是以衆臣拜金貪腐,天子窮奢極欲是以百官享樂縱欲,天子寵信宦官是以宦官嚣張跋扈,天子愛慕虛榮是以官員谄媚迎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導緻官場腐敗堕落的緣由通通可以追究到天子本人。

正德皇帝日日流連于美色,建立“豹房”最終掉到湖裡,撈上來之後一病不起最終病死。接替正德皇帝的嘉靖帝,沉迷修仙煉丹,不問國政,隻搞内鬥,空耗國力。一步步将明朝原本的大好局面弄得亂七八糟。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這對于任何一個有良心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來說都難以容忍。是以,湯顯祖在作品中常常顯露出對失道天子的埋怨與憤恨。

明神宗(萬曆皇帝)時期,皇帝揮霍無度,沒錢了就找國庫要,國庫沒有了就派人到民間搜刮民脂民膏。湯顯祖對明神宗的貪婪斂财深惡痛絕,甚至他的主動棄官也此事密切相關,是以對于皇帝的貪婪縱欲“四夢”中也多有展現。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牡丹亭》裡有一個欽差識寶大臣,叫做苗舜賓,是皇帝派去各地集納珠寶的收寶官員。湯顯祖借苗舜賓之口,還原了當時皇帝購求珠寶的現實場景。

苗舜賓帶柳夢梅參觀所收明珠美玉,有“星漢神沙”、“煮海金丹”、“鐵樹花“、“貓眼”石、“母碌”石等諸多品種,極言皇帝收集美玉品類之繁。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又借柳夢梅之口問到寶物來處,則是“有遠三萬裡的,至少也有一萬多程”是說皇帝收集美玉範圍之廣。

柳夢梅又問寶物如此之遠,怎能“飛來走來”,苗舜賓告訴其中緣由皆因“朝廷重價購求”,故各地“自來貢獻”,表明當時皇帝收購美玉費用之多,以上三點實際上是對明代皇帝的搜集珠寶玉石這一現實情況的反映,也是作者對皇帝貪婪成性的不滿與諷刺。

湯顯祖畢生思考的結晶——《臨川四夢》,揭秘明朝官場到底多黑暗

結語:

《臨川四夢》是湯顯祖一生心血的結晶。對于官員、皇帝形象的描寫沒有絲毫手下留情,他把自己在宦海沉浮中的點點滴滴,關于官場黑暗的描寫,對于皇帝的不滿,通通的發洩了出來,但《臨川四夢》也不是一篇單純的憤青文學,對于官場黑暗背後的原因,湯顯祖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參考文獻:

《臨川四夢》

《太平禦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