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作者:萬物靈

在東南亞婆羅洲島,曾經出現過一隻舉世罕見的雜交猴子。科學家研究之後發現,它竟然出生于一場驚世駭俗的“強奸案”!

幾年後有攝影師又拍到了這隻雜交猴,發現它乳房脹大,竟然生下了後代!科學家又是一通研究,最後得出了結論:它的出生歸根結底,還是人類造的孽。

驢和馬生出的騾子無法生育,那這隻雜交猴能正常生孩子到底是怎麼回事?它的出現又和人類有什麼關系呢?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雜交猴”背後的秘密

這隻神秘的“雜交猴子”最初是在2017年被一位攝影師無意中拍攝到的,當時它還隻是一隻幼崽。

這位攝影師将它的照片分享到了社交平台上,引起了一些科學家的關注。經過收集和分析相關資料,科學家們确定了這隻猴子的起源,并發現了一些極其罕見的情況。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這隻神秘的“雜交猴”與長鼻猴和銀葉猴的特征十分相似,同時有兩種猴子的共同特征,最初曾被認為是新的物種。

這兩種猴子都屬于亞洲食葉猴類,但它們大約在800萬年前就分化了。長鼻猴屬于奇鼻猴亞科,銀葉猴屬于葉猴亞科,它們在外觀上就有着很大的差異。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長鼻猴體型較大,有粉紅色的臉和細長的鼻子;銀葉猴體型較小,有黑色的臉和小巧的鼻子。

這隻“雜交猴子”兼有兩者的特征:它有一個球形的鼻子,但沒有長鼻猴那麼長;它的臉部也是灰色的,既不是粉紅色也不是黑色。

最後經過多年的觀察和比較,他們終于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這隻“雜交猴”是長鼻猴和銀葉猴的雜交種。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左起:銀葉猴、雜交猴、長鼻猴

雖然這兩種猴子的栖息地相同,但在自然狀态下,它們其實很少出現領地沖突的情況,再加上兩種不同屬的猴子之間還有着生殖隔離機制,是以沒有意外的話,是不會出現雜交現象的。

但這隻雜交猴的出現,就代表着意外已經發生了。

這是首次記錄到這兩個物種的雜交,雖然物種之間的雜交并不少見,但野生狀态下的雜交案例也屬實稀少。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然而,這隻“雜交猴”卻兼有兩者的特征。

它的鼻子已經明顯差別于銀葉猴的“塌鼻子”,有着明顯的鼻部特征;而且其膚色也沒有銀葉猴那種“黝黑”的皮膚,黑色特征明顯變淡。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隻雜交後代并未像其他雜交後代一樣“絕後”,它竟然是可以生育的!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抱着孩子的雜交猴

2020年9月有攝影師發現,這隻“雜交猴”時常帶着一隻幼猴出沒,而且發現其乳房已經變大,這足以說明她已經成功誕下後代并處于哺乳時期。

這種情況在野生靈長類動物中非常罕見,甚至打破了科學家們對自然雜交的認知。

生殖隔離被打破?

生殖隔離,是指不同物種、或同一物種的不同群體之間,存在的那面“看不見的生殖牆”,這堵“牆”讓它們不能直接交配産生後代,或是後代不具備生存機能。

假如沒有生殖隔離,那世界可就要亂套了。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我們來舉個例子。

假設旅鼠和其他鼠類沒有生殖隔離,那麼全世界的老鼠都能與旅鼠進行交配。

而旅鼠20天即可性成熟,一次就可産下6-7隻幼崽。趕上“性緻”不錯的情況下,一隻雌性成年旅鼠,通過“鼠媽”生“鼠子”、“鼠子”生“鼠孫”,一年就可産生上千後代。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雖然跨物種雜交可能會産生一些新的特征和優勢,也可能會遺失一些原有的特征和功能。但在絕對基數面前,更具有繁殖能力的後代肯定會源源不斷雜交出來,旅鼠終将“統一全球”。

換句話說:隻要世界任意一個角落都出現了旅鼠或者其雜交後代,那世界基本到處都會是“雜交鼠鼠”。

更可怕的是,如果沒有生殖隔離,那在理論狀态下,所有的哺乳動物都可以和旅鼠雜交,也會逐漸生成最終的一種雜交“鼠鼠”,世界上也就再沒有生态平衡,更沒有人類什麼事了,全世界的植物早就被雜交鼠鼠吃個精光!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土撥鼠和兔子的雜交後代(想象圖)

而長鼻猴與銀葉猴的跨屬雜交其實也是被逼無奈,原本的生殖隔離能夠有效的可以防止這兩種猴子之間的基因交流,維持銀葉猴的獨立性和穩定性。

但是由于人類不斷蠶食猴子的生存空間,讓原本“各過各日子”的猴子們被迫産生了領地重疊。長鼻猴本身就身材壯碩,身材相對瘦弱的雌性銀葉猴“半推半就”就完成了雜交。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如果人類長期以往侵害猴子的領地,那麼該地區猴子的基因獨立性也會漸漸流失。

而且這隻是一個被人類發現的例子,如果其他物種也出現“被迫”雜交的情況,甚至也會出現旅鼠那樣的結果,這對生态環境的破壞将會是災難性的。

跨屬雜交的動物有哪些

動物界中跨屬雜交的例子相對較少,但也不是完全不存在。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一些同屬不同種的動物可以進行雜交,如馬和驢、獅和虎、狼和狗等,但這些雜交後代通常是不育的,如騾子、獅虎獸、狼狗等。

跨屬雜交的動物則更加罕見,一般需要人工幹預或特殊環境條件才能實作。一些已知的跨屬雜交的動物有: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獅和虎:這兩種大型食肉目動物分别屬于貓科的獅屬和虎屬,它們在自然界中很少接觸,因為它們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區域。

但是,在人工飼養中卻發生了雜交。最開始是科學家在印度動物園發現了一種新的動物,它是獅和虎的雜交後代,被稱為“獅虎獸”。

這種動物具有獅和虎的特征,體型比獅大,毛色比虎淺,而且雄性有鬃毛。但是,獅虎獸通常是不育的,因為它們的染色體數目不比對。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馬和驢:這兩種奇蹄目動物分别屬于馬科的馬屬和驢屬,它們在自然界中可以接觸,但是很少雜交,因為它們有不同的行為習慣和生殖周期。

但自古以來人們就發現馬和驢其實能産生後代,而且其特點特别适合農耕及運輸,這就是“騾子”。這種動物具有馬和驢的特征,體型比馬小,耳朵比驢長,而且蹄子比馬細。但是,通常來說騾子也是不育的。

不過有趣的是,在極少數情況下騾子也能産崽。比如在大陸河南,以及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中的摩洛哥,就有多例騾子分娩的案例報道。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騾子

這可能是因為在騾子體内發生了非整倍體減數分裂,或者非整倍體受精等異常現象。這些現象雖然極其罕見,但卻在曆史上有過多次記錄。根據自1527年以來的相關問題記錄,共計約60匹之多,至今仍未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

跨屬雜交對生物多樣性有不同的影響。從一個方面來看,跨屬雜交可以增加生物多樣性,産生新的物種或變種,為自然界提供更多的遺傳變異和适應性。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但換一個角度,跨屬雜交也可能降低生物多樣性,導緻原有物種或群體的滅絕或混合,失去其獨特的遺傳特征和生态功能。

是以,跨屬雜交是一個複雜的現象,需要綜合考慮其利弊和影響。

結語

其實,從“雜交猴”這個例子不難看出跨屬雜交的風險和挑戰。

首先,這個跨屬雜交是由于人類活動導緻的環境變化所引起的,這對原有的物種和生态系統是一種破壞和幹擾,可能會造成物種多樣性的喪失和生态平衡的失調。

婆羅洲的“雜交猴”為何舉世罕見?有專家認為:還是人類造的孽

其次,跨屬雜交可能會改變物種的遺傳結構和進化方向,導緻一些不可預測的後果,比如雜交猴的出現可能會影響長鼻猴和銀葉猴的純種性和适應性,因為銀葉猴比長鼻猴體弱,甚至很有可能造成純種銀葉猴的消失。

是以說,我們需要對跨屬雜交有一個清醒和客觀的認識,既不能盲目地拒絕或排斥它,也不能盲目地追捧或利用它。

我們應該尊重自然界的規律和多樣性,保護好原有的物種和生态系統,同時也要關注和研究跨屬雜交的現象和影響,尋求一種科學和合理的方式來應對它。

參考資料:

1.雜交猴的出現被認為是葉猴和長鼻猴交配的結果 - DNAnews (dnaberita.com)

2.《國際靈長類動物學雜志》2022-6

3.這隻神秘的猴子是長鼻與銀鹿通雜交的結果?- Mongabay.co.id : Mongabay.co.id

4.遠緣雜交與小麥的進化----中國科學院 (cas.cn)

5.https://www.cas.cn/kxcb/kpwz/201107/t20110706_33021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