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庚子賠款二三事,事實和“認為的”常常存在差異

作者:悠然修史

“庚子賠款”為人所熟知,除了它是近代金額最大的對外賠款,還因它帶來的壓迫感、屈辱感即便百年之後也讓國人難以釋懷。

庚子賠款二三事,事實和“認為的”常常存在差異

衆所周知庚子賠款出自《辛醜條約》,但是不少人并不知道這個條約的正式名稱叫《奧匈帝國、比利時、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日本、荷蘭、俄羅斯、西班牙、美國與中國關于賠償1900年動亂的最後協定》。

名字很長,重點是“動亂”和“協定”。雖然清廷之前主動釋出了《對萬國宣戰诏書》,但是臨末又不承認這是戰争了。清廷認為是自己受到了部分王公大臣、義和團的“欺騙和裹挾”,而列強則是在協助清廷平定動亂。

怎麼說呢,類似“什麼都可以做,唯獨認錯不能做;什麼都可以輸,唯獨嘴上不能輸”吧。

對于庚子賠款的金額,本金4.5億兩海關白銀(年息4%、39年償清,本息總計9.8億兩),一些人産生了三個方面的誤解。

其一,認為這是罕見的高額賠款。進而産生了一種莫名的“自豪感”,滿清雖然不堪,但是經濟實力還是不錯的。并用“庚子賠款”為主的一系列賠款,養肥、養壯了列強(如日本)。

庚子賠款是巨額賠款,隻是遠沒有這些人想象得那麼“巨額”。

海關白銀(關平銀)不是“足銀”,一兩關平銀為實重37.75克的紋銀(含銀93.54%)。換算成當時的硬通貨黃金和英鎊,相當于1.164克黃金或0.159英鎊。這樣“庚子賠款”的本金4.5億兩,大約等于6000萬英鎊。

六千萬英鎊是個什麼概念呢?

同時期英國一個普通勞工的月工資就有10英鎊,6000萬英鎊相當于50萬人的年收入。如果這個不直覺的話,可以對比另外兩個事例。

差不多同一時期,英國正在非洲與荷蘭移民進行着“布爾戰争”。英國在前後三年的戰争中軍費支出為2.2億英鎊,而扔出這麼多錢後,英國還是那個“日不落帝國”。

庚子賠款二三事,事實和“認為的”常常存在差異

1871年,法國因普法戰争的失敗,需向德國支付50億法郎的戰争賠款。折算成英鎊為1.982億英鎊,相當于12.5億關平銀,這比清朝近百年内所有賠款的總額還高。而法國隻用了三年時間就償清賠款,并且自身國力并未受到什麼影響,仍然是列強。

至于日本是靠清朝養肥一說,更是自欺欺人了。日本的财政收入在甲午戰争時就已經快追上清朝了(當時日本的土地面積、人口、資源等等都跟清朝沒得比),日本是靠吃清朝的賠款崛起的麼?

注:清末所有不平等條約賠款總計未超過1億英鎊。1893年(甲午戰争前一年)日本财政收入折白銀為7585萬兩,同年清廷歲入為白銀8867萬兩。

細究賠款更能清楚得看出清朝這個古代皇朝的孱弱,以及它和近現代國家之間的巨大鴻溝。

其二,認為列強以保障賠款為由,強行控制了清朝海關并截留關稅。

1902年清廷正式開始支付“庚子賠款”,但具體的賠款(前十年每年1882.95萬兩關平銀)并不是使用關稅而是由各省分攤後按月上繳給朝廷,再由朝廷彙總後支付。

朝廷這麼做,除了要保證自己的收支外,還有個原因是不願意“便宜”了地方。因為當時朝廷和地方分化已經日益明顯,而且朝廷認為“庚子之亂”的鍋不是自己的。是以朝廷也不認為自己有責任“替”地方賠付。

其實核心原因還是,古代皇朝以國養家,而不是視國家為責任。

清廷最初是以海關關稅(還有鹽稅)為賠償擔保。關稅收取後是先存入外資銀行,再由清廷提取使用,諸強并不直接扣取。

辛亥革命爆發後,由于很多省份宣布獨立并不再上繳賠款,清廷也就無法再向各國支付庚子賠款了。後經外務部與各國公使協商,将賠款支付方式改為由銀行從海關存入的關稅中直接提取并向各國支付。以訛傳訛下,就成了庚子賠款導緻清朝失去了海關關稅。

其三,認為4.5億兩的賠款數額是列強對大清國民的羞辱。因為當時中國人口4.5億,是以賠款被故意設定為“一人一兩”。

賠款确實是羞辱,算下來也大緻“一人一兩”。但并不是因為有4.5億人,才設定的4.5億兩的額度,隻能說這是一種巧合。

庚子賠款二三事,事實和“認為的”常常存在差異

最初談判時列強要求的賠款本金為4.62億兩,後經談判降至4.5億兩,而且4.5億兩也不是賠款本金的最終金額。

庚子賠款雖然是以關平銀結算,但賠款的實際計價基準是黃金(條約中也約定了關平銀與各國貨币的兌換比)。20世紀初各國金融市場普遍是黃金大漲、白銀大跌,是以列強認為清廷以關平銀結算讓自己吃虧了,要求清廷改用黃金結算 – 即“鎊虧問題”。

後經談判,清廷從1905年開始額外支付當年的“鎊虧”(1905年另付120萬英鎊折800萬兩關平銀),換句話說庚子賠款的本息均上漲了。

除了賠款金額,庚子賠款另一個被熱議的話題是“退款”。雖然美國最先發起了“庚子退款”,但是退款的真正發起方和推動方并不是美國政府,而且也不是全部退還。

1904年駐美公使梁誠在與美國政府官員就“鎊虧問題”談判時,意外獲知美方在最初計算賠款時“算多了”。梁誠當即向美國國務卿約翰提出了核減賠款的要求,約翰并不熱心此事,隻是回複政府将研究這個問題。

注:庚子賠款除了英國,其餘各國均存在獅子大開口的情況(尤其是俄)。隻是當時清廷在談判時并未組織财會人員進行核算。

庚子賠款中針對美國的賠款折合美元為2444萬,梁誠在其美國友人的幫助下擷取了當年美方出兵的詳細記錄,經計算發現美方應得賠款實為1165萬美元。

為了推動退款,梁誠先通過報紙公布了自己的計算和相關證據,痛斥美國政府的無恥。然後梁誠又通過媒體向美國社會宣講,“庚子之亂”是因為民智未開,而退回之款将應用于教育,使清朝群眾了解世界,同文明接軌。以此争取美國社會團體(主要是教育界)的支援。

後在梁誠的運作和社會團體的壓力下,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于1907年12月3日向國會送出咨文,要求國會授權退回相關賠款,用于中國的教育事業,并以派遣中國學生來美國留學為主。

庚子賠款二三事,事實和“認為的”常常存在差異

第二年5月25日,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将賠款由2444.08萬美元減至 1365.5492萬美元,多索取的1078.5308萬美元退還給中國并用于教育。同年12月8日羅斯福簽署法令從1909年1月1日起退還對應的庚子賠款。

最後退還部分也不是直接退還,而是“先賠後退”。即1909年開始中國仍按原定額度向美國支付賠款,美國政府收到賠款後會将多出的部分退還給中國(需承諾該款項隻用于教育事業)。

1924年美國國會針對庚子賠款通過了新的法案,該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将1909年至1940年(庚子賠款原定截止年限),中國應付的庚子賠款全部退還(每年539588美元)。仍采用先賠後退的方式,而且款項隻能用于教育事業。

在美國的帶動下,其它各國也陸續開始了自己的“庚子退款”。

1926年英國正式通過了退還庚子賠款的法案,退還模式與美國大緻相同。但是款項除了用于教育外,英國還允許應用于實業。法國在1925年與國民政府就退款達成一緻,後總計退回款項504萬美元。

比利時、荷蘭分别在1926年和1928年宣布退還此後應付的賠款,以支援中國的教育和公共建設。意大利則在1933年宣布,民國政府不需要再支付1933年以後的賠款。西班牙、瑞典、挪威等國因賠款金額不高,中國早已付清賠款故未涉及退款事宜。

德國、奧匈、沙俄、日本并未退款(德、俄兩國占了整個庚子賠款的一半),但民國政府都因不同的原因取消了相關賠款。

1917年民國政府宣布加入協約國,在對德、奧匈宣戰的同時,民國政府也廢止與兩國之間的相關條約,對應的庚子賠款也就此終止。同年俄宣布允許民國政府暫停支付庚子賠款五年。

注:一戰後巴黎和會期間,德國、匈牙利、奧地利在與民國政府議約時均同意放棄相關賠款要求。

不久後俄爆發十月革命,民國政府加入了協約國的幹涉軍,在出兵西伯利亞的同時也取消了對俄庚子賠款,1924年蘇聯正式宣布放棄俄的庚子賠款。

1923年3月,日本國會效仿英美諸國通過法案決定退還之後的庚子賠款。但當時中日之間沖突和沖突已經非常尖銳,國内輿論大多認為日本是想借退款對中國進行文化入侵和奴化教育,是以社會普遍不接受日本的退款要求。

當年日本放棄了退款計劃,此後民國政府一直支付着對日賠款,九一八、乃至七七事變日本全面侵華後仍未停止(主要原因是當時中日均未宣戰)。不過七七事變後,民國政府将對日賠款劃入倫敦的特别銀行賬戶,日本已無法再實際擷取了。

1941年太平洋戰争爆發,中國對日宣戰并廢止和日本之間的一切條約,庚子賠款也正式終止。至此,中國針對庚子賠款累計支付本息6.52億兩關平銀,扣除各國退還賠款0.76億,最終實際支付5.76億關平銀,約占原定賠款總額的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