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造假40年!2億件!又一家日本企業醜聞曝光

又一家日本企業曝出大規模造假醜聞,這次是日本第三大汽車零部件廠商,也是日立和本田組建的零部件合資企業——日立安斯泰莫(Astemo)。

造假40年!2億件!又一家日本企業醜聞曝光

5月19日,日立安斯泰莫公布了關于2021年底披露的刹車及懸挂系統質檢造假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該公司生産的22種産品,包括汽車/機車零部件、鐵路車輛零部件和工業用零部件,在15個國内外工廠存在質檢造假現象。

相關産品涉及汽車的刹車及懸挂系統、鐵路用阻尼器、産業用阻尼器等,出貨超過2億件,其中部分産品的造假行為可以追溯到40年前。調查中,除了沒有實施定期試驗、虛假報告試驗結果等問題外,還發現了未經客戶準許變更設計規格等不當行為。

造假行為延續40年

在當日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日立安斯泰莫總裁兼CEO柯睿思(Brice Koch)表示:“由于不當行為給我們的客戶和其他相關方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和擔憂,我們深表歉意。我們認真對待調查結果,對此次曝光的不當行為和監管不力深感遺憾,并将培育強大的合規文化,以防止再次發生。

造假40年!2億件!又一家日本企業醜聞曝光

圖檔來源:日刊工業新聞

據了解,2021年12月22日,日立安斯泰莫公開承認,其山梨工廠生産的5.7萬個刹車部件,以及福島工廠生産的1010萬個懸挂系統部件,在試驗及檢查中存在未試驗及篡改檢查資料等造假行為,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造假時長約為20年,問題産品屬于汽車及機車零部件。

之後,日立安斯泰莫針對其全球約140家工廠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發現,針對汽車零部件的試驗及報告,山梨工廠和福島工廠除了此前披露的行為外,還有其他不當行為。工廠方面,包括山梨工廠和福島工廠在内,日本國内共計11家工廠,以及美國、墨西哥、泰國、中國工廠(各一家)存在同樣的檢查及報告造假行為。問題産品涉及汽車、機車、鐵道車輛、工業等領域,件數也從此前公布的逾1000萬件增至2億件以上。另外,部分産品的不當行為已經持續了大約40年,從1983年1月到2023年4月。

造假40年!2億件!又一家日本企業醜聞曝光

相關産品除了供應26家車企外,還向鐵路、建築裝置、工業裝置等領域43家企業供貨。事發後,該公司并沒有召回的打算,理由是其在研發、生産過程中所設定的标準非常嚴格,留出了充分的餘地,即使存在造假行為,“安全性和性能沒有問題”。

至于造假原因,該公司提到,員工品控意識不足、品質檢查形式化、試驗裝置及人員不足、内部舉報制度機能喪失、内部文化問題等。作為應對之策,該公司表示,将更多引入試驗裝置,推進自動化檢測,并強化品控部門權限等。

同門造假頻出

日立安斯泰莫的造假範圍之廣,與其複雜的成分或許也不無關系。據了解,日立安斯泰莫由日立集團和本田旗下子公司合并而成。2019年10月30日,日立集團和本田宣布,将日立旗下的日立汽車系統,與本田旗下的京濱、昭和、日信工業合并為一家新公司,主要産品包括電動汽車傳動系統、電子控制部件、底盤部件、電氣系統、發動機部件、減震器、刹車和轉向系統等。

造假40年!2億件!又一家日本企業醜聞曝光

圖檔來源:日經

這場合并催生了日本第三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其業務規模僅次于電裝和愛信。合并于2021年1月1日完成并正式開始營運,新公司命名為日立安斯泰莫,由日立集團和本田分别持股66.6%和33.4%。也就是說,成立之初,日立安斯泰莫是由日立集團控股的,但其來源于4家企業,造假問題并非是一家之“功”。

隻不過,造假問題曝出後,日立集團方面承受的壓力更大,原因之一可能是日立系造假并不罕見。在日立安斯泰莫之前,較早“爆雷”的是作為日立集團核心闆塊的日立化成和日立金屬。2018年6月,日立化成曝出半導體材料檢測造假醜聞,并于次年被出售。2020年1月,日立金屬收到匿名舉報,随之展開調查,之後于當年4月對外承認,該公司及旗下子公司生産的部分特殊鋼産品和磁性材料産品存在違規檢查、篡改資料等問題。日立化成和日立金屬的造假令日立集團有意加強旗下公司的品控,之後在品控部門進行品質糾錯監查之際,日立安斯泰莫的内部員工進行了舉報,這才引出了之後的大規模調查。

目前,日立集團有意精簡業務,減輕在日立安斯泰莫的話語權,并引入戰略投資者,推動其走向IPO。為此,今年3月30日,日立集團和本田宣布将變更日立安斯泰莫的股權架構,引入投資者JIC Capital,給予其20%的股份,而日立集團和本田分别持股40%。各股東方還有意順應“新四化”趨勢,推動日立安斯泰莫轉型,稱“日立安斯泰莫将尋求加快對汽車電動動力系統、自動駕駛/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先進底盤和下一代機車等先進技術的投資”。

文:張冬梅 編輯:黃霞 版式:劉曉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