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化轉型案例 雲計算資料中心提升公司技術資源可持續發展能力

作者:努斯科技
數字化轉型案例 雲計算資料中心提升公司技術資源可持續發展能力

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在原重慶有價證券公司、原重慶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證券部、原重慶市證券公司和原重慶證券登記有限責任公司的基礎上,聯合其他股東共同發起成立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09年,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通過重慶長江水運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産重組及吸收合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更名為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369.SH),成為中國第九家上市券商和重慶第一家上市金融機構。

一、案例簡述

為更好的适應新形勢下行業資訊化發展的總體要求,通過以科技創新引領業務創新和變革,提升金融服務的供給能力和品質,不斷完善資訊技術與金融業務融合水準,最終為實作自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公司近幾年來在雲計算方面積極探索适合自身特點及創新的解決方案,初期通過搭建小規模的虛拟化平台進行伺服器的整合,将災備部分業務系統逐漸部署到虛拟化平台,在該階段取得了一些技術及經驗積累,提升了對雲技術、虛拟化技術的了解及運用。在此基礎上公司進一步擴大虛拟化平台使用規模,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架構及技術。将虛拟化技術向核心業務系統及資料庫平台延展,以全面虛拟化為基礎向雲計算資料中心架構邁進。進而滿足了對業務資源的自助式服務,自動化、流程、标準化配置設定和回收,實作基礎架構的統一、硬體資源共享,實作開發和測試需求靈活和快速部署,使系統可靠性提高,降低能源的消耗。

二、轉型工作情況

(1)戰略規劃

近年來,金融監管部門先後出台《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資訊技術管理辦法》《證券期貨業科技發展“十四五”規劃》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22-2024年)》等檔案,提出應在數字經濟的新形勢下,将人工智能、大資料、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化資訊技術深度融合,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為業務賦能,進而提升業務的創新能力,促進科技與業務的互相融合。為更好落實監管要求,西南證券積極推行數字化戰略轉型,以金融科技為抓手,全面制定西南證券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建立建全适應數字化轉型戰略的相關制度、人員技能的培養和适應數字化時代的組織架構調整。在雲計算應用方面,将不斷完善企業雲計算資料中心建設,實作業務與科技協同的高品質發展,激發公司的創新動力,為客戶提供一流的資本市場服務體驗。

(2)業務模式

依據公司雲計算資料中心建設長期發展目标要求,雲平台的建設實作了統一納管公司生産環境、測試環境、開發環境和辦公環境的基礎資源,承載公司現有交易系統、客戶管理等系統,并為未來業務的發展作支撐。雲平台的建設實作了公司服務模式的創新,由過去使用者提出資源需求申請到最終使用者使用需要經曆漫長的審批采購流程,轉變為使用者使用雲平台通過自服務的形式快速擷取資源并消費。而運維人員的工作逐漸由上架裝機現場維護等工作轉變為設計雲服務,提升了公司整體資訊化水準及人員能力。同時金融雲産品組織形态多樣,核心金融雲功能效率大幅提升。

數字化轉型案例 雲計算資料中心提升公司技術資源可持續發展能力

(3)技術架構

公司于2017開啟對雲計算資料中心的建設,通過四年多持續不斷的建設,目前雲平台已經成為公司關鍵業務承載底座,其最大的價值在于改變了傳統的資源傳遞模式,實作了IT從資源到服務的轉型,并在提升IT 資源使用率的基礎上,通過自服務的能力實作了企業内部流程的融合和互動,全面提升了公司技術資源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公司數字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數字化轉型案例 雲計算資料中心提升公司技術資源可持續發展能力

公司的雲計算資料中心建設架構可細分為IaaS基礎設施、PaaS創新支撐平台、統一雲門戶、運維監控服務、雲災備、安全管理體系等幾大領域,同時采用了成熟的VMware以及國産OpenStack商用産品,并且使用雲管平台進行統一納管。

1、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實施、架構合理、标準規範、科技創新、資源共享、智能運維、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原則,開展全棧雲平台建設,從傳統形态IT建設向虛拟化、軟體定義化、自動化、智能化形态演進。

2、建設集中統一的PaaS創新支撐平台,建構統一的公共元件和構件服務,為不同業務部門提供基于租戶級别的開發測試環境。通過PaaS應用服務目錄,提供軟體資源池,如:資料庫、作業系統、中間件、開發工具等應用支撐軟體。通過釋出模闆的方式,快速進行資源申請和開通。

3、建構統一的PaaS應用服務平台,建構應用商店,通過建構統一的PaaS服務平台,實作IT資源及應用服務共享,避免重複建設。

4、建構統一的雲門戶,不同業務部門通過統一門戶進行資源檢索、資源申請、資源管理。幫助使用者在任意地點、任意裝置、任意終端進行雲資源消費,統一雲門戶可以管理内部與外部資源,具備混合雲管理能力。

5、建立雲平台營運運作維護體系,實作資源的統一管理、部署和排程處理,實作對資源的實時監控、綜合分析、快速部署、動态擴充、閑置回收。建立完善的營運運作服務系統,在平台架構下,提供便捷的營運運作維護流程,提供響應快,品質優的支撐服務。

6、建構統一的資料資訊安全和災備體系,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資料資訊安全服務,實作全棧雲平台環境下系統安全性的技術保障,完善“兩地三中心”的災備體系,建設高标準同城和異地災備中心,滿足不同應用等級在災難場景下的業務連續性的要求。

數字化轉型案例 雲計算資料中心提升公司技術資源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轉型成效

(1)企業價值

建設雲計算資料中心,深化公司資訊化管理模式改革,進一步強化資訊技術的戰略支撐和創新驅動作用。以金融雲平台為載體,徹底改變過去那種粗放式、分散性的營運管理模式,徹底解決過去營運成本高、管理效率低、戰略實施效果層層遞減的管理困境,為各部門人員提供高效的運維管理及應用運作環境的保障,以及平台一緻性的體驗,促進高效協作。

建設雲計算資料中心,深化資訊化在背景管理中的應用,提高公司的資訊化技術服務水準。通過DevOps方法論實作流程優化,消除了重複性的工作,降低人為風險,促進向靈活組織團隊轉型,提升業務應用的服務水準,促進業務發展、提升客戶服務品質。

建設雲計算資料中心,與現有IaaS雲平台、資料中心、運維監控平台無縫內建,因地制宜,有效利用現有工具平台,避免重複造輪子,有效整合資源、節約成本。雲計算方案是傳統架構資源使用率的15倍,考慮到在容災備援資源方面的安全餘量,實際資源使用率可以達到實體機的9倍(15*0.6)。同時,通過采用分布式存儲,可以降低對于集中存儲的依賴,采購成本平均可降低約20%以上。

建設雲計算資料中心,支援多态軟體運作環境。雲平台可提供DevOps、容器、微服務及CI/CD能力,對雲原生應用提供較好支撐的雲原生底座,平台支援容器化運作環境,同時也支援虛拟機、公有雲平台等多種運作環境,一個平台即可支援所有應用所需要的運作環境。

(2)社會價值

随着監管新政策持續出台,交易制度不斷創新,尤其是未來T+0交易制度、全面注冊制的預期,證券行業将面臨海量業務資料、高并發交易、個性化等新業務需求,會刺激傳統IT架構向雲化和中台化持續演進。無論是出于資料安全性考慮,還是在必要時從行業雲遷回自有資料中心的需要,都需要建立和發展自己的雲計算資料中心。是以公司将持續推進自有基礎設施的雲化演進,并在平台層面整合容器、微服務和Devops的理念,加強業務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為業務創新提供強大的動力“引擎”。

四、面臨的痛點難點及建議

(1)開源産品的技術難點

開源技術出現了十幾年時間,仍在不斷的發展變化。開源的技術容易凝聚大家的智慧,但由于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也就造成開源技術的大雜燴,為技術選型帶來紛擾。

公司在開源雲選型初期時,就面臨了華為、青雲、H3C等衆多廠商架構的選擇。選型前期公司會進行嚴格的驗證性測試(POC測試),但由于測試耗時較長,測試過程中有部分廠商可能已經更換了底層平台或被收購。快速的技術變化,為項目的選型和建設帶來一定困難,盲目的選型可能會帶來後期運維難題。另一方面,社群開源版本相對于商業企業版本往往缺乏強力的支援。

在更加注重穩定性的系統中使用成熟的海外産品的同時,為了推進公司信創的發展,建議采用購買或者合作研發私有雲産品的方式來建構并不斷完善雲計算資料中心。根據産品研發的詳細需求、使用場景、架構設計和詳細設計,支援開源雲廠商落地方案實施。這樣可以避免一定的風險并節省成本。在更加注重穩定性的系統中使用成熟的海外産品的同時,為了推進公司信創的發展,建議采用購買或者合作研發私有雲産品的方式來建構并不斷完善雲計算資料中心。根據産品研發的詳細需求、使用場景、架構設計和詳細設計,支援開源雲廠商落地方案實施。這樣可以避免一定的風險并節省成本。

數字化轉型案例 雲計算資料中心提升公司技術資源可持續發展能力

來源 |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

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資訊,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号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号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請聯系原出處。您若對該文章内容有任何疑問,請與背景小編聯系,平台将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注明本号原創内容,轉載請與我們聯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