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天無人問津的刺兒菜,在古人眼裡卻是藥食兩用的寶,來了解下吧

作者:草木多識

春末夏初,公園裡、馬路邊總能看到一種開紫色小花的植物,對這種野花野草,想來除了頭條裡的愛花人拍它、關心它是什麼花之外,想來鮮少有人關注它。

可是,就是這樣一種不起眼的野草野花,卻曆史很悠久,功用也很大,這個野花野草就是刺兒菜。

今天無人問津的刺兒菜,在古人眼裡卻是藥食兩用的寶,來了解下吧

刺兒菜的曆史可以追蹤到南朝的梁代,它最早出現在南朝梁陶弘景所著的《名醫别錄》裡,不過,那時它還不叫刺兒菜,它叫小薊。

那麼為何把這個植物命名為薊呢?據宋代的《本草衍義》載,是因為這種植物的花如髻。既然這個植物是在南朝時被稱為“薊”,且上個南朝時《儀衛出行圖》的人物發髻跟刺兒菜的花對比下。像不像,自行判斷。

今天無人問津的刺兒菜,在古人眼裡卻是藥食兩用的寶,來了解下吧

南朝《儀衛出行圖》

今天無人問津的刺兒菜,在古人眼裡卻是藥食兩用的寶,來了解下吧

刺兒菜的花

入藥的小薊是以其根入藥,功效是“主養精,保血”。說到小薊的“保血”功效,估計有的小夥伴就曾應用過,例如在鄉下,小孩子也好,大人也罷,如果哪裡不小心出血了,這時如果把小薊(刺兒菜)的葉子揉碎了敷到傷口上,就能起到止血作用。現代科學研究已經證明,小薊是通過使局部血管收縮起到止血的功效。

今天無人問津的刺兒菜,在古人眼裡卻是藥食兩用的寶,來了解下吧

初生的刺兒菜

在古代,刺兒菜一直以小薊之名存在,現代植物學建立後,把刺兒菜作為小薊的官方名字。之是以用刺兒菜命名這個植物,不用問,自然是因為這個植物的葉子和莖上都有刺。另外,也别可惜沒用古籍裡的薊作為這個植物的官方名字,在中醫藥書裡,“小薊”一名依然在使用,例如《上海常用中草藥》一書裡就載有小薊可以“清熱,止血,降壓,散瘀消腫”。

今天無人問津的刺兒菜,在古人眼裡卻是藥食兩用的寶,來了解下吧

刺兒菜的葉子

“刺兒菜,刺兒菜”,渾身是刺的它真的能作為菜食用麼?

答案是:可以。刺兒菜不僅可以食用,且被食用的曆史也不算短。宋代蘇頌的《本草圖經》裡就有關于這個菜的食用記錄。由于刺兒菜的葉子有刺,是以食用這個菜一定要注意時間,據《本草圖經》載,食用刺兒菜的時間當為“二月苗初生二三寸時,并根做茹,食之甚美”。

不知是抄襲,還是英雄所見略同,後代的書在提到刺兒菜的風味時,都用“甚美”,例如明代《救荒本草》說刺薊菜(刺兒菜的别名)“油鹽調食,甚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提到食用小薊,也是“并根做菜,茹食甚美”。至于吃法,和現在涼菜做法基本相同,熱水焯了,随個人口味加佐料涼拌即可。

今天無人問津的刺兒菜,在古人眼裡卻是藥食兩用的寶,來了解下吧

刺兒菜的花

“甚美”,不得不說,确實誘人。不過,坦白說,本人确實沒吃過,無法判斷古人所言是實是虛。來年,來年春天一定挖來嘗一嘗。有吃過的小夥伴不妨說一說,刺兒菜的味道,是否真如古人所說“甚美”!

今天無人問津的刺兒菜,在古人眼裡卻是藥食兩用的寶,來了解下吧

刺兒菜的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