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亞洲的經濟輻射影響力度極大,可總有國家看不清現狀,叫嚣“對華脫鈎”。目前,日韓這兩個倒向美國

作者:呂璐觀世界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亞洲的經濟輻射影響力度極大,可總有國家看不清現狀,叫嚣“對華脫鈎”。目前,日韓這兩個倒向美國的亞洲國家,就出現了經濟狀況雙雙惡化的情況,新的危機也正席卷而來。

因為美國矽谷銀行倒閉、瑞信被收購等事件的發生,美國陷入了債務違約風險激增的局面,而日本也同樣處于類似的境地之下。在2022年末,日本政府的債務就高達1270萬億日元,與上年度同期相比增加了29萬億日元,再度重新整理了紀錄。

有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度日本的一般會計預算,将會超過114萬億日元,側面反映出該國嚴重的通脹問題。可就在民生都無法保證的情況下,岸田文雄還野心不死,繼續高調在防衛費預算上做文章,準備一舉把它漲到6.8萬億日元。此外,岸田内閣還提出“大擴軍計劃”,有意把防衛費增長到“GDP的2%”水準,這隻會讓日本财政的壓力越來越大。

現在擺在日本政府面前的問題是,要用錢的缺口又多又大,能用的錢卻隻少不多。單單靠稅收增長可謂杯水車薪,是以日本政府不得不發行國債來填補自己的野心。日本計劃今年再發35.6萬億的日元國債,這筆錢換算下來,意味着日本政府每天都要增加1000億日元的債務。實際上,現在的日本政府債台高築,債務總額達到了GDP規模的2.3倍,在G7國家中也是“鮮有對手”。

日本政府陷入如此兩難境地,一方面是因為長達十年之久的金融政策産生了嚴重的負面作用,央行政策調整也進退維谷,另一方面是因為地緣政治危機加劇全球資源價格上漲。日本倒向美國與狼共舞對華頻頻示威,對中日兩國的經貿關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且日本去年匯率大幅貶值,可謂雪上加霜,其貿易收支逆差已經高達18億日元。

要知道,早在2020年中國就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了日本商品的第一大進口國。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進口日本商品更是創下新高,為日本企業在疫情期間注入了生機和動力。這也就足以說明,中國對日本國内經濟穩固和日企的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日本卻偏偏視而不見,執意與美國加強勾結,面臨如今的困境也是咎由自取。

除了日本以外,南韓政府也是因為經濟問題焦頭爛額。近日有資料顯示,南韓資訊通信技術産品的出口額下降已經連續長達10個月,今年4月的出口額更是與去年同期相比暴跌了35%以上,成為過去10年裡的最大降幅。其中,南韓對中國出口的比重也已經跌至40%。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讓南韓引以為傲的半導體領域,如今卻表現得一蹶不振。有資料顯示,在第一季度,南韓晶片的出口同比減少了40%,落得如此下場其實也是南韓自作自受。在這之前,美國總統拜登喊話日韓成立所謂的“半導體聯盟”,對中國形成合圍之勢。再加上尹錫悅上台之後就頻頻讨好美國,迫使中國隻能在半導體領域自食其力,如今中國在儲存晶片上有最新突破,對南韓半導體市場的沖擊不可謂不大。要知道,南韓産品在該領域占據了70%的市場,如今中國企業不斷創新提高競争力,壓縮了南韓在儲存晶片的市場空間,這也是為什麼早在去年中韓兩國之間就出現了貿易逆差。

更可笑的是,南韓居然将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大量韓企加大對美國的投資,宣布在美國建設工廠,其中半導體投資占比極大。可問題在于,不管南韓在哪裡生産晶片,最後都需要中國的大市場來消化,南韓企業在美國生産晶片隻會讓成本更高,不僅賣不到中國,世界其他國家也未必會買賬,南韓必将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由此可見,日韓兩國落得如今下場,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在對華問題上倒行逆施。中國經濟遠比美國充滿勃勃生機,而日韓叫嚣“對華脫鈎”無異于死路一條。現在的情況其實也是在給日韓政府提個醒,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再不悔改恐怕是神仙難救。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亞洲的經濟輻射影響力度極大,可總有國家看不清現狀,叫嚣“對華脫鈎”。目前,日韓這兩個倒向美國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亞洲的經濟輻射影響力度極大,可總有國家看不清現狀,叫嚣“對華脫鈎”。目前,日韓這兩個倒向美國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亞洲的經濟輻射影響力度極大,可總有國家看不清現狀,叫嚣“對華脫鈎”。目前,日韓這兩個倒向美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