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一種顔色都有其對應波長的色光嗎?

所謂顔色這隻是一個定性的說法、嚴格意義上講,顔色與頻率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頻率可以定量,顔色不能定量,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大緻仿佛的關系。顔色的概念屬于主觀範疇,是人特有的,即便是人,對顔色的區分也有差別。而頻率的概念是客觀的,它反映了客觀實質。正确的了解是,顔色是特定頻率的光與人眼互相作用而在人大腦中形成的主觀幻像。是人特有的。當然這種特有的人類根深蒂固的成見與頻率有确定的對應關系這一點沒問題。

一種波長對應一種顔色,但一種顔色可以有不同的波長組成,如紅+綠=黃

簡單的說,混合并沒有改變光的波長,而是改變了人眼+人腦對色彩的感覺,為人類視覺系統局限性所緻。

三原色可以混合為任意顔色(嚴格的說,應該說任意人類可以感覺的顔色)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眼隻有三種感光細胞,分别對應于三種顔色,三原色混合之後,其波長沒有變化(也就是混合之後,如果在頻譜上看,隻是簡單疊加),但在人類大腦體驗時則為不同于三原色的新的色彩,而此色彩特性取決于三種感光細胞的刺激強度配置設定。且此色彩感覺可以與三原色之外的某一另外色彩完全一緻——若想做到這一點,隻需此“另外色彩”對于三種感光細胞的刺激程度的比例恰好等于源三原色強度之間的比例即可。

上面這一小段的了解:每個波段的光的振幅代表強度,多個波段的光疊加形成顔色,強度表示亮度。

感覺了解還是有問題,先記錄後續更正。

那對于本來就是其他顔色波長的光,不是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人眼又是如何識别的?這可以由人體感光細胞的帶寬不為零解釋——任何感應器的帶寬都做不到零,可以用高斯型來了解(很不嚴格的高斯型);而對于人類視覺,這種寬帶特征恰好可以用于感覺三原色之外的波長,而三種感光細胞對于某一特定波長的敏感度是不同的,大腦通過敏感度差異對顔色進行處理。這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隻需此“另外色彩”對于三種感光細胞的刺激程度的比例恰好等于源三原色強度之間的比例即可”,這裡的“另外色彩”就是指非三原色混合成的其他顔色的光。

這好比是說,世界有真善美,也有假惡醜,但往往我們隻是簡單的認為這是個荒誕的世界。

光譜分布是一個連續資料(可以看作是很高次元的空間坐标),而人類的視覺的顔色是一個三中繼資料(用三個數表示,對應三種感光細胞,可以看作三維的空間坐标)。而波長是描述單色光的參數(所有的光信号都可以看作是無窮多組單色光組成,這裡了解成是光譜分布的橫坐标)。

線性代數:[r,g,b]=[rj,gj,bj]*[Ij](j是波長,意會吧)

某個光譜分布的光被人眼接受後被壓縮成三個數。首先,這代表,從這三個數去還原光譜分布是不可能的。

顔色能否對應波長:顔色是人眼的概念(一組歸一化的三元數),一種顔色可能對應很多種光譜分布,并且一種光譜分布也不是能對應一個波長的。除非這個光譜是單色光的光譜。

人能不能看出是單色光: 不能。

某個波長的單色光照射到人眼。除非你的肉眼的某種感光細胞的帶寬極窄,即例如rj主要在j等于某個對應波長時才不為0,那你是可以的,但是人眼并不是,人眼帶寬很寬,是以是不能。

謝邀!

沒錯!每一種顔色都有對應波長,紅色到紫色,波長會逐漸降低,能量也随之降低。而粉色波長隻有360~380納米。

人類的眼睛能看到萬紫千紅的世界,都是因為每一個顔色都有對應的波長,會釋放出來不同的電磁波信号,進而被人眼感應到。但人眼能感應到的電磁波長隻在380~780納米之間,這些光波就是可見光,它們的頻率約是3.9×10¹⁴~8.6×10¹⁴Hz。而低于可見光波的x射線和紫外線等,高于可見光波長的紅外線、雷達波、FM光…人類肉眼就不可見了。

被譽為“百科全書”的牛頓是第一個揭秘光學的科學家。他在1666年用類似三棱鏡的東西放在太陽光下,他發現陽光是各種顔色混合的,每一種顔色的表現取決于不同的波長。

有人認為我們看到的顔色,是物體吸收了那些光而反射出來的光,這在光學上是不成立的。就拿綠葉來說,它們吸收了400~435納米的紫光,綠葉反射出的就會是綠光和其它顔色的混合光,但樹葉卻反射出一種綠光。

下面附上各種顔色光波長供參考:

機關:納米

紫外線:<350;

粉色:360~380;

紫色:350~440;

藍色:440~480;

綠色:555~585;

黃色:585~600;

橙色:600~620;

紅色:620~630;

紅外線:>800。

三原色原理大家肯定知道,幾乎每個人都看見過三原色組成的圖像。手機,電視機等等,包括印刷品。顯示器都是由紅、綠、蘭三原色發光點組成,根據需要的顔色調配各自亮度就出現了人眼看見的各種顔色。很明顯,人眼看到的這些顔色不是一個波長的光,而是混合光的波長。

單一的波長的光的顔色屬于光的原色,有特定波長,人眼除了能看見原色,還能看見混合色。人眼看見的顔色除了光的波長還與明暗亮度資訊有關,同樣的紅色有亮紅,暗紅等等。還與周圍的顔色對比有關,同一種顔色,有人看不見,有些人能看見。有些人看見的顔色與另外的人不一樣。

總之,顔色是人眼反映到大腦的主觀意識,并不是完全客觀的東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