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科學家或發現了死帽蕈蘑菇的解毒藥

作者:1icebear

編譯:Mintina

[中國]科學家或發現了死帽蕈蘑菇的解毒藥

緻命,野蠻生長,食用死帽蕈占蘑菇緻人中毒數量90%

照片提供:Shutterstock

蘑菇令人着迷。它們的味道嘗起來像是肌肉,卻會影響你的精神狀态,又或是侵蝕你的内髒,而且,表現幾乎總是非常明顯。最為緻命的蘑菇便包括死帽蕈 - 一種随處可見,并不顯眼的小型巨雷,但卻是世界範圍内與蘑菇相關死亡事件90%的主因。

這也是為何一隊科學家最終發現解毒劑顯得如此重要。

了解解毒劑的原理,人們需要更多地認識死帽蕈。這種蘑菇來自歐洲,與多種硬木叢林之間存在着共生關系。基于園藝目的,人類把這些樹木移栽至北美和南美洲,澳洲和亞洲,這些死帽蕈也随之到達那些區域。

看起來可以使用,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根據《The Guardian》報道,對于世界範圍内的蘑菇愛好者來說,一個糟糕的消息就是,死帽蕈與一些可食用菌類頗為相似,尤其是亞洲烹饪中常見的部分食材。更為糟糕的是,即使是在烹調之後,其主要毒素依然能夠導緻你的肝髒和腎髒衰竭。食用死帽蕈存活下來的人們表示,其非常美味。

[中國]科學家或發現了死帽蕈蘑菇的解毒藥

令人愉悅的餐食和肝功能衰竭之間的界限相當模糊。上圖隻是為了進行展示,并不适用于作為采摘蘑菇的指導

照片提供:Shutterstock

“死帽蕈最為緻命的物質是α-鵝膏毒肽/α-amanitin,”中山大學一隊科學家在發表于《Natura Communications》雜志的文章中寫到。“盡管存在緻命危險,不過,α-鵝膏毒肽/α-amanitin如何作用于人體卻依然未知。”

現代解讀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成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榜首,當然,還有老舊的方法,以及過程中出現錯誤的不斷積累和認識。

根據《Nature》的報道,中山大學團隊使用CRISPR技術生成部分人類細胞,每一個都帶有不同的變異。随後,科學家讓其暴露在α-鵝膏毒肽/α-amanitin之中,進行觀察。結果?缺少名為STT3B蛋白酶的細胞沒有受到死帽蕈劇毒的影響。沒有人知道原因。

“我們對于自己的發現感到頗為意外,”Guohui Wan,報告的一名作者告訴《Nature》雜志。

研究并未就此停止。接下來,科學家會界定毒素阻止細胞中STT3B蛋白酶發揮作用的化合物。

[中國]科學家或發現了死帽蕈蘑菇的解毒藥

死帽蕈,捷克共和國。盡管這種菌類最先出現在歐洲,但是,顯然已經分布至全世界

照片提供:Shutterstock

現在最為成功的解毒劑便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柯達公司發明的一種靛氰綠的燃料。這種燃料已經廣泛地用于醫學圖像處理,不過,人們卻從未想過把其作為菌類解毒劑。不過,最初的資料看起來非常準确。在研究中暴露在α-鵝膏毒肽/α-amanitin四個小時内,注射靛氰綠後,50%的小白鼠存活下來。作為比較,沒有接受治療的中毒小白鼠中,90%死亡。

一些複雜因素

至于對人類的測試,上述文章中描述的時機是關鍵。

在最初出現的胃部疼痛,眩暈和嘔吐之後,死帽蕈中毒人員的情況會略有好轉(“潛伏期”)。不過,α-鵝膏毒肽/α-amanitin依然在身體内,不知不覺地破壞肝髒和腎髒功能。在病患出現在醫院時,通常對于挽救這些關鍵器官來說,已經為時過晚。

總之,聽到這種毒害許多人的菌類即将出現解毒劑的确是令人興奮的消息。而且科學家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許可以用于其他類型毒液/解毒劑的研究。

資訊來源:Andrew Marshall

[中國]科學家或發現了死帽蕈蘑菇的解毒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