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C-DMIS 5.3 導入曲線資料

功能:是一種對已知曲線進行測量的方式,通過對已知曲線上的點坐标值的導入來設定目标點并進行探測。

AC-DMIS 5.3 導入曲線資料

點選“曲線曲面”菜單中的“導入曲線資料”選項,如(圖1)所示,可彈出“導入曲線資料”對話框 。如(圖2):

AC-DMIS 5.3 導入曲線資料

矢量:是指掃描過程中,平行于掃描點所構成的平面。有XY平面、XZ平面、YZ平面三種。

極坐标:支援極坐标的資料導入,但導入後自動轉換成直角坐标系下的值。

掃描方法:掃描方法包括等弧長和理論點測量兩種。

等弧長:掃描過程中以“弧長”中設定的弧長值來确定探測點的測量。

理論點測量 :以導入理論檔案中的理論點為探測點來進行的測量。

邊緣偏置:指将從曲線起始和終止位置起偏置“邊緣偏置”的值後的點作為測量起始點和終止點。隻對等弧長起作用。

安全平面:設定曲線測量時的起始安全點與結束安全點,單擊按鈕後隻需在下拉菜單中選擇方向且激活安全平面即可。

掃描參數“已知曲線”:設定掃描測頭按未知曲線方式還是按已知方式掃描曲線。按未知方式曲線是連續的中間不能間斷。按已知方式掃描曲線中間可以間斷。如下圖曲線,中間是斷開的,如果按未知方式掃描則會将間斷中間的區域掃描上(圖中圈出部分),如果按已知方式掃描不會掃描上。

AC-DMIS 5.3 導入曲線資料

壓深偏置:選擇“已知曲線”時設定将測量路徑進行偏移。已知曲線時測頭按理論路徑測量,如果工件變形過大超過掃描測頭最大壓深量或未達到壓深量采不上點,這時可調節壓深偏置将路徑向外或向内調節進行測量。

生成程式:将測量過程生成程式,如 (圖3):

AC-DMIS 5.3 導入曲線資料

測量:機器自動測量曲線并生成帶有理論值的曲線結果。

建立曲線:如果點選“測量”後,曲線測量後沒有生成曲線結果可點選該按鈕生成結果。

說明:目前是觸發式測針,測量和生成的程式都是觸發式的,測點的多少由掃描方式中設定的控制如同路徑顯示;目前是掃描式測針,測量和生成的程式都是掃描式的,測點的多少由運動及探測下的掃描參數控制,路徑顯示隻是确定起始位置、方向和終止位置。

掃描參數指令:SET-SCAN-PARA(速度值,采點間距值)或SET-SCAN-PARA(速度值,頻率值)
      

操作:

1.先通過點選“浏覽”按鈕查找曲線資料檔案并打開,此時,各測點資料自動排列在其中的清單欄中,同時在“理論檔案”中自動顯示檔案路徑資訊。

2.設定截面矢量、曲線類型、掃描方法和其它相關參數,對該曲線在名稱欄内進行命名。

3.點選“顯示路徑”按鈕,在CAD界面中顯示路徑,用以檢查矢量方向是否正确、在運動過程中是否有幹涉。

AC-DMIS 5.3 導入曲線資料

4.如果矢量方向不正确,可點選“矢量逆向”按鈕使其矢量方向翻轉。

5.點選“生成程式”按鈕生成程式 ,再點選“測量”按鈕進行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