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化流程
其實就是業務模型->概念模型->邏輯模型->實體模型的這樣一個流程,下面我們詳細解釋一下各個模型階段都要做什麼
業務模組化(需求溝通)
- 根據業務部門進行劃分,理清部門之間的關系,然後将各個部門的具體業務程式化,與業務部門開會協商出需求的名額、儲存年限、次元等等。
- 總體來講,就是要知道他們需要哪些名額以及他們能提供哪些資料。
- 業務模組化的時間最長,而且與公司實際的業務環境息息相關,是以在這裡需要根據實際生産環境和業務需求确認好資料倉庫使用的工具和平台。
主要解決業務層面的分解和程式化。搞清楚系統邊界,确定好主題域
- 是以,業務模組化階段其實是一次和業務人員梳理業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幫助我們技術人員更好的了解業務,另一方面,也能夠發現業務流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環節,加以改善和改進。
概念模組化|領域模組化(畫圖想好怎麼做)
- 将業務模型抽象化,分組合并類似的概念,細化概念,抽象出實體與實體之間的聯系,理清各組概念之間的聯系。
- 說白了就是畫圖,把名額需要的哪些資料封裝到一個實體裡,實體與實體之間的關聯等等用ER圖表示出來。
- 先畫出局部ER圖,最後再綜合畫出全局ER圖。
主要是對業務模型進行抽象處理,生成領域概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