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軌對軌運放(rail-to-rail)

1.所謂軌對軌(rail-to-rail)運算放大器軌對軌放大器,指的是放大器輸入和輸出電壓擺幅非常接近或幾乎等于電源電壓值。

2.不是所有的rail to rail 運放輸入和輸出都接近電源,有的隻是輸入有的隻是輸出,當然也有的輸入輸出都是rail to rail 的,該類運放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擴充信号的電壓範圍,但一般輸出電流較小,在大電流的情況下并不能保證rail to rail

3.在低電源電壓和單電源電壓下可以有寬的輸入共模電壓範圍和輸出擺幅.

4.軌至軌輸入,有的稱之為滿電源擺幅(R-R)性能,可以獲得零交越失真,适合驅動ADC,而不會造成差動線性衰減。實作高精密度應用。有軌至軌運放和軌至軌比較器。

5.rail-to-rail,隻是一個概念,其實就是正負電源(±V)供電運算放大器。2. 所說,我不能苟同。其實一切高深的複雜的電路,追根朔源,都可以看作由簡單的分離元件組成。運算放大器供電方式:

1,±V

2,+V和GND。

這兩種供電方式,各有各的特點。

1,±V

用三極管的截止失真來說,這種方式輸入,不要加入直流輸入成分,它的“靜态工作點”電壓是0V,是以動态範圍非常大,接近電源。優點:失真小,态範圍非常大(振幅接近V)。缺點:雙電源輸入,電路變得複雜。

2,+V和GND。

還拿用三極管的截止失真來說,這種方式輸入,如果在輸入端不加入直流成分(1/2V),那麼在輸入信号電壓很大時,信号的負半周期,就是出現截止失真。設計方案,在輸入端加入直流成分(稍稍大于1/2V),它的“靜态工作點”電壓是1/2V左右。這樣是以動态範圍也可以非常大,接近電源1/2V左右。優點:單電源輸入,電路簡單。缺點:不接入直流成分,失真大;如果作為高音質聲音放大,會引起左右分離度降低等情況。

綜上情況,在高性能運算放大器電路中,采用rail-to-rail設計方案比較好。

6.再補充一下:

軌至軌輸入/輸出功能擴大了動态範圍,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放大器的整體性能。例如,CMOS型軌至軌輸入/輸出放大器就比較适用于具有以下特性的單電源應用:輸入和輸出軌上的擺幅很小、極低的靜态電流以及極低的輸入偏置電流。但是,其噪聲通常比雙極性射極跟随器放大器要高得多。

軌至軌運放在整個共模範圍内,輸入級的跨導基本保持恒定,這對低電壓應用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當電源電壓逐漸下降時,半導體的門檻值電壓并沒有減小,但是運放的共模輸入範圍越來越小,這可能也正使設計出符合低壓低功耗要求,輸入動态幅度達到全擺幅的運放成為一種必需。

7.注意場合就是電源設計,雙電源輸入,電路變得複雜。一孔之見:1,同源電源采用,-V設計要...... 2,電源±V輸入注意去耦平衡

軌對軌意思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輸出信号,接近于電源的電壓。

軌對軌運放 :

從輸入來說, 其共模輸入電壓範圍可以從負電源到正電源電壓; 從輸出來看, 其輸出電壓範圍可以從負電源到正電源電壓.

 rail-to-rail翻譯成漢語即“軌至軌”,指器件的輸入輸出電壓範圍可以達到電源電壓。

傳統的模拟內建器件,如運放、A/D、D/A等,其模拟引腳的電壓範圍一般都達不到電源,以運放為例,電源為+/-15V的運放,為確定性能(首先是不損壞,其次是不反相,最後是足夠的共模抑制比),輸入範圍一般不要超過+/-10V,常溫下也不要超過+/-12V;輸出範圍,負載RL>10kohm時一般隻有+/-11V,小負載電阻(600ohm)時隻能保證+/-10V。這對器件的應用帶來很多不便。  

rail-to-rail的器件,一般都是低壓器件(+/-5V 或 single +5V),輸入輸出電壓都能達到電源(輸入甚至可以超過)。其原理上的秘訣便在于電流模+NPN/PNP互補輸入結構。

rail-to-rail器件的某些設計思想,對我們自己設計電路也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軌到軌(rail-to-rail)”的特性即:它的輸入或輸出電壓幅度即使達到電源電壓的上下限,此時放大器也不會像正常運放那樣發生飽和與翻轉。例如,在5V單電源供電的條件下,即使輸入、輸出信号的幅值低到接近0V,或高至接近5V,信号也不會發生截止或飽和失真,進而大大增加了放大器的動态範圍。這在低電源供電的電路中尤其具有實際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