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輕人,你的活力在哪裡???

有的時候,我們希望年輕人成熟一點,不要巨嬰,不要總是等着别人來解救,要自立,要有擔當。

但有時候吧,發現有些年輕人,似乎過于成熟了,二十來歲的人,感覺怎麼就老氣橫秋的。

1、市儈

知識星球裡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我覺得其實很多不同人有類似的問題,校園裡比如入學生會啦,入黨啦,申研啦,或者争取什麼一個覺得可能有價值的名額啦。認識什麼什麼人,和某某負責人有怎樣怎樣的關系。要不要送點禮,應該怎麼讓對方欣賞自己。等等等等。

你說該怎麼形容呢,感覺就是市儈。

什麼走走關系這樣那樣,送點禮這樣那樣,還有之前網上也傳播過的,學生會一個幹事群,還要尊卑有序,不能随便對學生會幹部指名道姓,都哪來的這麼多臭毛病。

很多年輕人還沒進職場,學了一堆所謂的“規矩”,如何拍馬屁,如何攀關系,如何送禮,如何懂人情,自以為這是成長的經驗,甄嬛傳看多了吧。

在職場學會彼此尊重是必要的,學會正确的溝通表達,坦誠,以及對合作者,以及幫助過你的人真摯的贊揚,都是必要的,但這個尺度在哪裡。

真誠的感謝别人對你的幫助和支援。

而不是為了獲得利益曲意迎合、奉承别人。

你的感恩是不帶利益訴求的,是對既往行為的善意回饋。

你的送禮是赤裸裸利益交換的,是對預期行為的一種付費。

對不起,你這點資本,能交換個屁。

天天花小心思琢磨這些,不會覺得自己惡心麼。

2、安穩

看到有年輕人這樣提問,應屆生剛剛畢業,找工作,說大城市攢不下錢買房,想回到家鄉附近二三線城市,以後打算在哪裡哪裡定居,是以希望提前準備。

才剛畢業就想在哪裡定居了,要不要再計劃一下退休了幹什麼呢?是不是可以準備一下退休愛好了呢?

可能我了解的定居跟很多人不太一樣。

我上個世紀末畢業的,一門心思往南方走,當時廣州房價超便宜,但剛工作真的沒有任何買房的打算,瞎折騰了若幹年後回到北京,在父母的支援下買了房(當時北京房價4000多一平,我都湊不出首付,我父母一輩子工薪階層,到現在窮摳的很,并不是有錢人家),快30結了婚,有了孩子,也過上了所謂有車有房的中産生活。

34歲拖家帶口去廈門,重新開始,租了兩年多的房,然後在廈門慢慢紮下來,也有車有房了,總該安定了吧。快40歲去新加坡,又一次重新開始,又開始租了三年的房子住,慢慢紮下來,現在幾年過去了,新加坡有車有房,全家定居下來,那,這次是不是終點?

說實話,我自己都不知道。五年後,我會在哪裡,五年後再來問我。

那有的人可能會說,曹老師,你有錢任性,想去哪裡去哪裡。我們怎麼比。

其實真不是,每次遷居其實都挺傷筋動骨的,特别是還有子女跟随,并沒有那麼潇灑。買房也是拆東牆補西牆,在暴漲前夜賣掉了廈門的房産,才能應付新加坡的首付,現在還背着一屁股房貸要還,異地打拼求生不易壓力大的時候也會後悔,覺得自己傻逼,為什麼那麼安穩的日子不好好過非要瞎折騰。但還好,經曆到現在,覺得一切也都值得。

20出頭,剛開始進入職場,就想着以後定居在哪裡,這心态是多老啊。

世界這麼大,你有足夠多的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前提是,你要想辦法,提升自己,讓自己擁有選擇權。

年紀輕輕,就要定下未來幾十年的居住和生活場景,你就這麼着急養老麼?

3、封閉

這也是很多應屆生經常問到的,我是學什麼什麼專業的,有個其他領域的什麼機會,是不是浪費了我的專業。我以前的工作經驗是這個這個,現在老闆讓我幹那個那個,我覺得不适合自己。

讀了幾年書,就以為這是自己最大的能力基礎。守着自己一畝三分地,就把自己的空間限制死了。這才哪到哪啊。

我大學畢業以來,做過研發,做過售前,做過産品,做過資料分析,自己創業的時候什麼都是自己來,文案,宣傳,客服都是自己要做的。在4399算半創業,做過架構,帶過運維。你說我是靠什麼吃飯的,你看我現在做自媒體,順帶做點投資。

對了,我大學的專業是工程熱實體。

我同班同學裡,跨領域比我成功的多的是,比如有讀了本專業博士畢業後做了幾年程式員,寫過防火牆,搞過資訊安全後轉行做了律師的。還有做了幾年程式員回去考了金融相關研究所學生,然後憑借金融背景一路做到美國上市公司副總裁的。

怎麼有的年輕人就這麼保守封閉,恨不得把頭埋到沙子裡,除了自己學的那點點東西外,什麼都不想學,不想做。而且說句難聽的,自己本職的工作真做好了麼?真精進了麼?

一般隻有歲數大的人才會封閉,保守,覺得自己老了,學不來東西了,話說我現在确實看技術文檔徹底看不下去了。但你們多年輕啊,無限種可能啊。

20多歲,學什麼都不晚,做什麼都不遲。更何況現在社會越來越多元化,沒有從一而終的職業,也沒有從一而終的職場。

我現在對外介紹自己,有時候真不知道怎麼形容,我說,我就是個斜杠中老年,我目前的領域是 遊戲發行/自媒體/投資。前段時間不是流行斜杠青年這個詞麼,一身多職,橫跨多領域,我覺得在AI時代,單一性,重複性工作越來越少,複合型的職場人士可能會越來越多。

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保持多種可能性。喜歡下圍棋的都知道,什麼叫做保留味道。有些年輕人,20多歲,把自己的路都限定死了,不覺得這輩子會很無聊麼。

4、身體保持

好多90後的身體狀态真的是一言難盡,我雖然不算身體保持的很好,但發福也是30歲之後的事情,而且也還算一定範圍的可控吧。

堅持運動,節制飲食,保持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年輕人作息颠倒,飲食不規律而且重口味,久宅不動,身體狀态恐怕還真不如一些堅持運動的中年人。

我剛畢業那年,上個世紀末的時候,去廣州上班,每周末基本是這麼安排的,一堆單身同僚,有男有女,先是一起去打羽毛球,然後多半會去滑真冰,有時候是去劃船。晚上一起吃個海鮮,再一起去KTV嗨歌。

節假日大家會約着去周邊郊遊,衡山就是那段時間爬的。

不過那時候确實沒有移動網際網路,大家還是比較喜歡各種體育活動。

那現在不比以往,但業内不少中年人流行跑步,我跑步不行,徒步總可以,周末徒步走十幾公裡是常态。

有很多年輕人運動量比中年人還少的多,二十多歲脂肪肝的,高血糖的,痛風的,當然你可以說遺傳因素可能影響很大,但跟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絕對也是密切相關,看體型就知道不太健康的那種。

一說運動就忙,你不知道我工作多辛苦,回家忙着玩遊戲,忙着刷網劇,忙着看八卦文章自以為學到了知識,好,退一步說,睡覺前做仰卧起坐有沒有空,做俯卧撐行不行?做平闆支撐可以不可以?不需要場地,不需要裝置,就需要你一點點毅力,有沒有?

說實話,年輕人,應該有點年輕人的朝氣,多點夢想,少點抱怨;多點運動,少點安逸;多點憧憬,少點滿足;多點真誠,少點世故。

日常安利舊文 别活成自己曾經厭惡的人

我的讀者有不少95後了,說句可能大言不慚的話,我跟部分95後的家長大約屬于同齡人,我現在,不僅僅是堅持運動,還在學潛水,學射箭。我對自己的未來依然保留不同選擇,我還在試圖繼續打開自己的社交面,接觸面和不同領域的認知面,還在不斷去認識新的90後,95後,以年輕人為師。

為什麼有些20多歲的孩子,怎麼感覺比我心态還老,比我還油膩,比我健康狀況還糟糕?

馬伯庸親王微網誌裡有句話我覺得值得分享,走出舒适區不是代表你要遭罪了,要受苦了,而是去尋找更大更好的舒适區。那我就補充一句,可能這個過程有點遭罪,實話說,幾乎肯定的。但我覺得,當你體會到那種海闊天空的感覺,你真的走到了更廣闊的舒适區,你會覺得,中間的磨難都是值得的。

我真的覺得,每次去新的城市,去做新的事情,去挑戰新的領域,每次也都是各種折騰各種麻煩各種頭大,但一旦跨過去了,海闊天空了,那感覺真的不一樣。

這就好比,你出國旅遊跟團,你膽子小就會一直跟團,但你嘗試自由行了,第一次會怕對不對,會各種擔心對不對,第二次,第三次,然後你發現,你熟悉了這種自由感和掌控感,跟團遊你再也不會考慮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