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作者:一目曆史

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近期,為了籌備明年即将到來的總統大選,美國上下可謂是亂成了一鍋粥,諸位總統候選人們争奇鬥豔,用盡渾身解數,做出無數承諾,就是為了白宮的那個座位,然,有一人卻是個例外,他就是“腦洞大開”的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侄子——小羅伯特·肯尼迪

小羅伯特并沒有效仿其他競争對手,一味的贊美群眾、贊美祖國,搞什麼政治正确,最後再瘋狂說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承諾,他的觀點既犀利又真實,那就是實話實說,闡述美國的缺點,說明中美之間的差距,企圖喚醒自大的國人。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小羅伯特在演講中主要圍繞着三個方面,其一美國将數萬億美元用來轟炸他國,其二中國用同等的錢去建設世界,其三中美兩國的朋友此消彼長,去美元化或将實作。

此話一出現場一片嘩然,可還沒等大家陷入思考呢,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卻中斷了此次演講,顯然大火是人為導緻的,那麼縱火者到底是誰,他們又為何要讓小羅伯特閉嘴呢?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戰争結束

先說答案,縱火者的身份毋庸置疑,要麼就是軍火商,要麼就是被軍工資本裹挾的政客,至于他們為何要這麼做的原因也很好了解,當然了,此事說來話長,若是想要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我們便不得不從二戰結束後開始說起。

1945年8月15日,随着軸心國的最後一員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亦是随之徹底結束,戰争結束了美國顯然是最大的受益者,畢竟他們參戰最晚,除了珍珠港外本土并未受到戰火波及,外加之英國的勢弱、法國的崩盤,他們自然成為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頭号強者。

一時間,美利堅風頭無兩,西方對他們馬首是瞻,其餘國家要麼俯首稱臣,要麼淪為殖民地,就連社會主義陣營的中蘇兩國都要給他們三分薄面,然,凡事有利也有弊,國家太過強大卻也給美國帶來了諸多問題,而首當其沖的就要數幾百萬軍人和數萬家軍工企業的處置方式了。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衆所周知,自打參戰後,美國這台戰争機器便迅速啟動,短短數月間,大量軍工企業拔地而起,無數有志青年選擇參軍入伍,與此同時,軍事實力的增強也帶動了就業,截止至二戰結束前,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達到了曆史最低。

這樣的局面在戰争年代堪稱無懈可擊,可戰争結束後,這些事物就變成了擺設,沒仗可打自然用不上這些兵、這些槍,以史為鑒,這些人的下場大多一緻,前者将會回歸社會,後者要麼轉型要麼倒閉。

但美國卻并沒有這樣做,他們也不能這樣做,一來彼時的政府高層幾乎全都是軍旅出身,他們不可能做到自廢武功,抛棄那些支援自己的戰友兄弟,二來三年戰争,美國的軍工企業已經發展成了龐然大物,他們會為美國政府提供巨額的稅收,裁撤軍企豈不是自斷财路嗎?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政府不願意,軍人和軍企自然也不願意,于是迫于無奈,兩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艾森豪威爾便想出了兩套方案,第一套很簡單,那就是善待退伍老兵,大搞軍民結合,先是在各個大學設立專門的商學院,供軍人們免費前去學習,以便今後再就業,随後又号召各大企業優先招收這些經過學習的榮民,并給到豐厚的軍退待遇。

至于軍工企業,美國政府的應對手段也大差不差,無非就是給予補貼,企業想要轉型就幫他們轉型,企業想要退出經營,政府就會以市場價收購,保障企業家們的正常生活。

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很不錯?的确,這套方案在施行之初确實取得了極好的成效,不過時間一長就不行了,畢竟軍人、軍企數量太多,學校收不過來,公司也沒那麼多上崗名額,全靠政府補貼美國也承擔不起,是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第二套方案應運而出,即“鐵幕拉開,冷戰開始!”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你以為冷戰的起因隻是單純的意識形态鬥争嗎?答案是否定的,商人逐利,資本主義國家更是如此,如果不是有利可圖,他們怎麼可能情願同蘇聯對抗近半個世紀呢?而這個“利”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軍工軍火集團的利益。

其實很好了解,當美國一家獨大,當美蘇親如一家時,軍隊軍火就成了擺設,既然和平群眾自然會要求削減軍隊,裁撤軍工企業,可若是蘇聯成為了敵人,這個疆域最大、軍事實力與美國不相上下的國家必然會成為威脅,有了威脅就要防備,這死局不就盤活了嗎?

事實也的确如此,在美國誇大宣傳蘇聯的威脅後,軍隊不用裁員了,軍企不用裁撤了,整個軍事體系再度煥發生機,大量的軍工産業不單再度降低了美國的失業率,還為美國政府帶來了巨大的收益,群眾有工作了,政府富裕了,資本家有錢了,三方得利完美共赢,而美國戰後的經濟繁榮就是這麼來的!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軍企軍隊攝政

然,還是那句話,凡事有利就有弊,軍工企業的興盛期太長,軍隊的力量太強,對于美國來說固然好處多多,壞處同樣亦是逐漸顯現,在金錢的驅使下,軍企和軍隊很快就成了共同利益體,他們聚在一起的力量是可怕的,上到美國政府高官,中到攜帶生産資料的資産、中産階級,下到底層百姓,幾乎大部分都是這個集團的産物。

這也就導緻了,在美國社會中,如果你沒當過兵,如果你家裡沒人當過兵,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美利堅人,你都無法參與争權奪利,軍界與政界、商界、教育界,乃至科學界關系都這麼緊密,一個問題亦是随之浮現,那就是軍工集團尾大不掉,和平成了一個笑話,簡單來說,誰想要和平即是和整個美國對抗!

你還别不相信,我們來看看目前美國社會上的中堅力量就知道了。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首先是新興的網際網路企業,包括臉書、亞馬遜等等,這些企業看似和軍事毫無關系,實則他們才是美國政府最大的倚仗,不信你看,自打網際網路時代來臨,自打美國成為了頭号網際網路大國,那些敵視美國的國家有一個有好下場的嗎?“顔色革命”接踵而至,輿論攻擊片刻不停,而輿論戰過後便是正式開戰了。

其次是科技企業,以蘋果、特斯拉為例,這些公司都為美國的軍事霸權提供了偌大的幫助,例如各種高科技晶片被運用到了武器裝備之中,例如衛星系統為反抗軍提供資訊定位,例如生産的電子裝置竊聽、監視全球主要國家等等都如此。

再次,美國的生物制藥企業同樣居功甚偉,表面上他們是一群科學家、醫學家,背地裡卻為美國政府、軍隊提供了大量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比方說蔓延全國的新冠疫情,不就是出自于軍方與制藥企業聯合打造的生化實驗室嗎?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最後,就連美國政府本身都未能幸免,如果說二戰之前美國政府從總統到高層都是“貴族”出身,都享有偌大的權利,那二戰之後,這些高官就完全是軍工資本的代言人了,他們可不管什麼老百姓的死活,隻知道誰是金主他們就擁護誰的利益。

不信的話大家可以看看近些年來美國總統大選需要的花費,哪一年哪一位總統不是花費上百億美元?哪一位自己能拿出這些資金?拜登就是如此,自打他上台後,大家看看他麾下的官員,以布林肯為首幾乎全都出身于軍工集團,哪裡還有其他産業的插手之地呢?

或許有人會說特朗普是個例外,他家有錢,不可能受到裹挾,但大家别忘了他本身就是軍工集團的既得利益者,他所在家族的方方面面都與該集團脫不開關系,他或許有權利,不過也還是需要維系同僚們的共同利益。

還有,近年來美國政府的種種政策亦是如此,什麼美國優先背刺盟友,什麼打壓中國打響貿易戰,表面上看是美國想要維系自己的霸權,實際上不就是故技重施,想要效仿當年的冷戰,将事情鬧大,進而在軍火貿易、國防訂單中賺取更多的收益嗎?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那麼說到這裡,相信一定會有人發問,上台之前靠金主,上台之後一腳踢走,自己當家做主不行嗎?

很遺憾答案依舊是否定的,這一點人家早就想到了,為了避免過河拆橋,這些軍工巨頭早就為美國高官們找好了後路,畢竟沒人會一帆風順,就算是總統也不過四年任期,下台後該去做什麼呢?沒錯,正是去到軍工企業任職,尤其是軍方大佬們,據資料顯示,從二十一世紀至今,美國退休的軍方高層中,有一多半都受到了軍工企業的邀請,拿着高薪當着閑人好不自在。

一生富裕不好嗎?當然,這也就是沒人願意卸磨殺驢的原因所在。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美國結局

現在讓我們回到小羅伯特的演講内容,他說這番話是什麼意思呢?很簡單,無非就是希望美國能夠止戈為武,能夠與中國化幹戈為玉帛,能夠學習中國将更多的錢用在基礎建設上,甭管是建設美國,還是建設各國,這樣才最符合世界人民的整體利益。

但很遺憾,這番話無疑觸犯了軍工集團的逆鱗,美國不打仗改建設了,他們又該去哪賺錢呢?是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他們這才會不惜造成惡劣影響,不惜在大庭廣衆下縱火,也要終止小羅伯特的發言。

那麼小羅伯特會自此罷手嗎?被軍工資本裹挾的美國最終又會是何種結局呢?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先說前者,答案是否定的,小羅伯特作為美國為數不多敢于抗争的政客,他選擇公布真相,選擇違抗利益集團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美國宣布對華展開貿易戰之際,他曾多次強調貿易戰争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在2018年到2019年期間,面對美國生化企業的種種惡行,他不顧自身安全,不顧親屬們的反對,毅然決然的展開了“反疫苗行動”。

諸如此類的行為小羅伯特做了很多,也說了很多,雖然是以他失去了資本的支援,導緻屢次競選慘淡收場,但他敢于抗争的精神還是很值得敬佩的。

不過很遺憾,像他這樣的人在美國還是太少了,是以美國這才會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帝國主義國家”,一個隻想着依靠戰争發财的國家,而他們最終的結局亦是顯而易見,那就是和過去的日本一樣。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衆所周知,二戰結束前的日本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秉承着軍國主義思想的帝國主義國家,他們信奉的理念和如今的美國很相似,沒資源了?去搶,沒錢了?去剝削,内部沖突尖銳?那就轉移沖突發起對外戰争。

做法一樣結局自然相似,彼時日本的實力确實很強,但沒人會一直不敗,他們打赢了日俄戰争,打赢了甲午海戰,打赢了九一八事變,打赢了珍珠港之戰,可最終呢?僅僅一場大敗就将他們打回了原型,成為了美國的傀儡直至今日都未能翻身。

而美國亦會如此,如今的美國與當年的日本的确不可同日而語,他們堅持了這麼久的原因也很簡單,一個是核武威懾,一個是地大物博,另一個則是對外部世界的剝削壓迫,然而問題是,大家是怕核武,可美國敢放嗎?他一放大不了世界一塊完蛋,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美國都不怕其他國家會害怕嗎?

中美差距在哪?美國總統候選人一語道破:中國重建設,美國愛轟炸

地大物博是夠美國揮霍百年,但卻不夠他們再揮霍一百年,靠着壓迫外國躺着賺錢是爽,隻是有哪個國家願意一直被剝削呢?時間長了難免會出現反抗,逼急了衆多國家聯合在一起,美國還能從哪賺錢呢?

是以說,小羅伯特是個聰明人,他看出了中國的戰略,那就是廣交朋友,讓世界看到中美之間的差别,一個和平共處互利共赢,一個美國優先燒殺搶掠,孰優孰劣一目了然,這時如果美國能夠主動讓步還則罷了,若是一意孤行,那麼距離他們走向末日的那天就不會太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