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是耳鼻喉科最常見急症之一。可單側出血,亦可雙側出血,可表現為反複間歇性出血,也可為持續性出血,出血輕者僅涕中帶血或血涕,重者出血能達到數百毫升以上,據統計,鼻出血的終生患病率約為60%。
大多數鼻出血可自止或将鼻翼捏緊後停止,6%-10%的患者需要醫療護理。鼻出血主要影響2至10歲年齡段之間的兒童以及45至65歲之間的成人,患者就診時許多陳述是無意識的和自我限制的;通常我們所需要的是适當的急救。
全身原因包括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營養障礙或維生素缺乏、肝腎等慢性疾病和風濕熱等,還可有中毒,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及内分泌失調。
鼻出血對高血壓患者有顯著影響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非常低。鼻出血患者通常是老年人身體虛弱,并常伴有其他并發症。鼻出血臨床上分為後鼻出血及前鼻出血,後鼻出血有時被稱為頑固性鼻出血,因為出血來源于鼻腔後部,隐蔽且經常複發。
病因
鼻出血的危險因素包括外傷,鼻腔粘膜發炎,寒冷季節,酗酒,止血異常和抗血栓或抗血小闆藥物治療,在患有長期高血壓患者中,高血壓和糖尿病也與鼻出血的高複發率有關,可能是因為它們是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推動者。
鼻出血與長期高血壓和糖尿病有關,而且兩者都能引起血管的動脈粥樣硬化的改變。盡管鼻出血和腦血管疾病還沒有直接聯系,但這些變化可能導緻鼻血管脆弱,是以易患鼻出血。鼻出血與高血壓之間是否有關聯或因果關系是一個長期争議的話題。
雖然高血壓對鼻出血患者的病理生理尚不清楚,但我們必須考慮到以往研究強調的兩個重要方面,首先,慢性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引起的終末血管損傷,可能在鼻出血的發病機制中發揮作用。
一些資料表明,長期高血壓的患者可能會增加鼻出血的風險,這可能是由于它的血管病變作用。有鼻出血史的高血壓患者經鼻内鏡檢查發現鼻動脈增大,這表明鼻出血史是由鼻腔動脈中層損傷引起的,長期高血壓可能增加鼻出血的風險。
鼻出血患者當中有5%-10%為鼻腔深部出血,其可視性比較差,大多數深部鼻出血患者的出血點位置較難發現,被稱為頑固性鼻出血或難治性鼻出血。水蛭是一種少見的鼻異物,可引起鼻出血。它是一個生活在淡水中的蠕蟲,最常見于熱帶地區。
一旦它附着在鼻子上,它就會分泌一種叫水蛭素的抗凝血酶,這會導緻更多的持續出血。Kikidis等人的系統綜述中,三分之二的研究報告鼻出血時動脈壓高于對照組或普通人群,高血壓患者的鼻出血通常是後鼻部出血,後鼻出血比前鼻出血更難控制。
2005年,Bray恩根在英國倫敦第三轉診中心發表了一項關于1373例原發性自發性鼻出血的回顧性研究,他們發現月平均溫度與鼻出血的發生率之間沒有相關性,也沒有發現季節性變化。
出血點不明的患者再出血率和30天再入院率明顯較高,由于未發現出血點,是以在移除鼻腔填塞物後未接受進一步治療,這些患者很可能從最初的出血點重新出血,而不是由于鼻腔填塞物的創傷引起的出血。
檢查
随着鼻内鏡技術的發展,後鼻腔已不再是盲區。采用合适角度的内鏡進行有序,徹底的内窺鏡檢查,可提高出血來源的診斷率,減少盲鼻填塞。而且,通過鼻内窺鏡的檢查,後鼻腔出血點的識别和直接灼燒變得更加準确和容易。
經鼻内窺鏡的檢查是老年患者的較理想的一種檢查方法,因為它對心肺功能的不良反應較少。内窺鏡檢查必須考慮在内窺鏡檢查之前和期間鼻出血的風險。
治療
據統計,大多數鼻出血患者就診時都有初級醫務人員在場,大多數病例都是最初處理由經驗較少的醫務人員處理。隻有10%的傳回患者接受過鼻出血的建議,急救和預防,可能意味着公衆缺乏對鼻出血的正确急救和治療。
大多數鼻出血的轉診來自初級醫生。适當的保健幹預措施可以改善、認識、發現和管理鼻出血。治療方法通常包括鼻腔填塞,實體凝固止血,血管結紮,血管栓塞,全身治療及其他一些方法。
1.燒灼法
燒灼法已被廣泛的應用于鼻出血的治療,大量文獻讨論了燒灼法的優點及其在急性鼻出血治療方案中的應用,鼻腔燒灼的兩種主要方法是化學燒灼和雙極透熱裝置。硝酸銀棒是英國最常見的化學燒灼物,電灼療法比化學灼燒療法更有效地治療活動性鼻出血。
對于一些鼻内鏡下沒有發現出血點,并且患者出血量比較大,在排除篩前動脈來源的出血前提下,可采用雙極電凝對蝶腭動脈進行電凝治療。這可以阻斷鼻腔内血供,取得良好的療效。
2.氨甲環酸
局部氨甲環酸允許臨床醫生用相對低成本的藥物治療鼻出血,這種藥物疼痛感較小,同時避免不适和需要與鼻腔填塞相關的随訪。由于氨甲環酸暴露後加速形成血栓的潛在風險,對有血栓性代謝疾病病史或有高血栓風險的患者不推薦局部氨甲環酸。
3.實體凝固
雷射止血治療是現階段快速止血的一種比較理想的方法,張建華在鼻内鏡下磷酸肽鉀雷射治療鼻出血100例中,認識到使用磷酸肽鉀雷射在鼻内鏡下止血具有視野清晰,準确的止血,安全和簡便,無痛苦,并發症少等優點。
4.微波治療
微波治療也是目前較為常用的一種止血方法,其原理是内生熱和熱外效應,高頻電磁波導入組織後可使組織瞬間産生高溫,使出血部位及周圍蛋白質的凝固,組織變性,增進局部黏膜抗感染能力。促進傷口早日修複,進而達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5.血管結紮
随着鼻内鏡下電凝止血及微創介入的運用開展,血管結紮術已較少使用,經傳統鼻腔填塞,實體凝固止血失敗後,鼻出血患者才考慮使用血管結紮法。
臨床上對動脈結紮術的要求較高,例如上颌動脈結紮,這通常會造成颌面部疼痛麻木,面癱,眶下神經損傷及失明,上颌窦炎,溢淚,上唇麻木等并發症。與外科動脈結紮術相比,國内對難治性鼻出血的血管内動脈栓塞治療的應用日益增多。
即使在有更高充血性心力衰竭發生率的老年流行的情況下,與栓塞治療難治性鼻出血相比;目前的研究也支援外科結紮作為一種安全和更具成本效益的幹預措施,目前的趨勢似乎表明從結紮轉向栓塞。
6.血管栓塞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和超選擇血栓技術,是血管内造影診斷技術的新發展,新突破,此方法适用于嚴重鼻出血的患者。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下可直接顯示出血位置,具有止血效果迅速、見效明顯、治療時間短等優點。
對患有高血壓、心肌梗塞、冠心病、動脈硬化及既往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使用抗凝劑治療的患者,兩者都需要有經驗的外科醫生或神經放射科專家。更好的了解鼻出血的解剖起源有助于在這些技術之間進行選擇。
7.鼻腔填塞
在鼻出血患者當簡單的措施,比如直接壓力和燒灼治療不夠時,鼻内填塞被公認為鼻出血的主要治療方式,理想的鼻腔填塞材料在用于鼻腔填塞時應具有多種功能,包括止血、促進傷口愈合和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舒适度等。
可選用碘仿紗條,凡士林油紗,膨脹海綿,可吸收性止血材料等。填塞材料:碘仿紗條在填塞的過程中比較容易造成鼻腔粘膜的糜爛,并可引起局部壓迫性壞死,碘仿紗條的優點在于具有防腐,抗感染的作用,可以在鼻腔停留5-7天。
它特别适用于對于需要長時間壓迫止血而短期内止血效果不佳的鼻出血患者。凡士林油紗條填塞法對于出血不多,而且出血部位尚不明确,外傷緻鼻腔粘膜較大撕裂及其他止血方法無效的鼻出血患者較為适用。
可根據出血部位及出血範圍大小,把高分子膨脹海綿裁剪成不同的形狀,利用迅速吸水膨脹的原理而起到壓迫止血的作用。高分子膨脹海綿透氣性較碘仿紗條及凡士林油紗條好,材質柔軟,鼻腔通氣性相對較好,患者較易耐受,止血效果良好。
總結
目前鼻出血常見的治療方法為:鼻腔填塞、燒灼、實體凝固止血、血管結紮、血管栓塞、全身治療等。處理鼻出血患者時,應時刻注意患者的精神狀态及生命體征,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一般情況下,伴有高血壓的鼻出血患者出血量較多。
且一部分人有阿司匹林服用史,若能尋找到出血點,則進行電凝燒灼治療。出血點若位于鼻腔後部,則較難分辨,此時通常采用鼻腔填塞療法,常用材料包括明膠海綿及油紗等。目前采用較多的方法是電凝燒灼治療,具有一次治愈率高、患者痛感小、不易複發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