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說一直想買保險,但産品太多選的頭都大了,問到底該怎麼選?其實特别了解大家的煩惱:買保險對比很正常,說明很重視這件事情,很有責任心。
不過頻繁的對比真的好嗎?一是很浪費時間,比如雙十一、價格已經很便宜了,可是還想再比一比,也許一件小的東西卻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再一個在網上搜意外險,會看到居然能找到上千多條的内容,且排在前面的都是付了費的,打廣告的,說怎麼選?
作為從業六年的保險界的國小生,可以明确的告訴你因為産品的不斷更新優化,且每個人的需求偏好也不同,很難有一款産品讓所有人都滿意。經常有朋友拿着産品幫他分析優缺點,同時幾乎也在各大網際網路上做比較,有些挑了好幾年也沒選好,一直等着更好的産品,等等保費越貴。
因為歲數越大體檢出來的問題也越多。最後真的決定買的時候發現需要額外加費,保險公司才願意保。很多人挑到現在還在裸奔,什麼都沒買。
其實保險可以按照有權購好的原則就是先擁有保障再全面配置,且提升保額,最後再滿足自己的喜好适當增加,一定要盡早上車後面再慢慢加,因為很難一步到位。很多人比來比去,比的還是價格,但其實理賠服務要比價格更重要。
比如之前遇到一個案例,客戶在網上随便買了一個便宜的醫療險,理賠的時候也沒人幫他辦理自己辦理的,結果遇到拒賠。因為病曆讓醫生寫了個舊病複發,其實這個案例是可以規避的,而且很多保險業務員隻學習了賣産品的術,畢竟賣的多賺的多。
但忽略了理賠的知識,消費者精挑細選不就是為了賠的能順嗎?是以買保險不能單看價格,更重要的是選一個懂理賠的業務員才能幫你順利的拿到理賠款,建議找個專業靠譜的保險經紀人多聽聽他的建議。
如果覺得今天我的分享有用,點個贊,讓更多的人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