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roxmox VE與常見的私有雲方案比較(中)

2.2. SmartX私有雲解決方案

SmartX這家公司挺有意思的,“SmartX”是番文的叫法,這家公司好像不願意或者是有意不讓人知道他的中文名稱叫啥,你翻遍了SmartX的官網,沒有公司介紹,不知道這個公司叫啥,直到你在官網上找“聯系SmartX”,這官網才不情不願地告訴你,它的中文名稱叫“北京志淩海納科技有限公司”,如圖1所示。你如果要了解這家公司的簡介,我建議你們去“天眼查”、“企查查”去了解。

Proxmox VE與常見的私有雲方案比較(中)

圖1. 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

我繼續吐槽一下,SmartX的這種對自己姓甚名誰都要遮遮掩掩的做法,我實在是無法了解,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搞個番文“SmartX”就代表國際化了嗎,就代表潮流了嗎?顯然不是。你看華為雲、騰訊雲、深信服、阿裡雲、雲軸科技、易捷行雲等的官網,那個會對自己姓甚名誰遮遮掩掩了。我天朝上國如今已然巨大,文化自覺日益彰顯,這也是未來的趨勢。作為一家本土企業,SmartX卻反其道而行之,它似乎羞于讓人知道它的中文名。怎麼說呢,SmartX給我的感覺就是屬于那種文化不自信類型的公司。

第一代方案:超融合解決方案

SmartX與深信服一樣,在雲計算業務方面,立足點都是超融合,而且這兩家公司在超融合方面都取得不錯的成績。SmartX是專業的超融合、分布式存儲産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在2020年中國超融合軟體金融行業市場占有率中排名第一。

SmartX依靠SMTX ZBS分布式存儲這個拳頭産品,通過與VMware ESXi虛拟化進行搭配成超融合解決方案,在超融合市場上,尤其是金融行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超融合站穩了腳跟之後,緊接着推出自研的原生虛拟化平台SMTX ELF(基于KVM),進而實作自主研發的超融合解決方案。

根據SmartX官網的《超融合正在成為建構私有雲“基石”的主流方案,但其中關系你了解麼?》的軟文,SmartX的超融合架構如圖2所示。

Proxmox VE與常見的私有雲方案比較(中)

圖2. SmartX超融合架構

SmartX的超融合架構除了包括自有的虛拟化服務(SMTX ELF)和分布式存儲(SMTX ZBS)還可以相容VMware、Citrix等其他廠商的虛拟化服務。

計算虛拟化:SmartX的計算虛拟化服務SMTX ELF,同時支援VMware、Citrix計算虛拟化。SmartX在一開始并沒有自研的計算虛拟化套件,而是直接使用VMware的ESXi計算虛拟化套件,這也就是為什麼SmartX在初期的軟文中,猛吹VMware的市場占有率,猛吹ESXi成熟,SmartX超融合直接使用ESXi有利于保護企業原有投資雲雲之類。現如今SmartX終于有了自己的原生虛拟化平台SMTX ELF(基于KVM),軟文風向也開始有些變化了。不過官網上關于SMTX ELF的介紹不多,相關文檔介紹也非常少,可能産品仍在進階當中。

分布式存儲:SmartX自主研發的SMTX ZBS分布式存儲是超融合的最為核心元件,SMTX ZBS也是SmartX公司起家的根本、立足的根本。SMTX ZBS分布式存儲将叢集中多台 x86 或 ARM 架構的伺服器上的SSD、HDD等存儲資源進行虛拟化,提供統一的存儲資源池服務。

Web 控制台:為超融合架構提供統一管理計算、存儲、網絡等多種資源的工具。

第二代方案:基于“超融合+CMP”的私有雲解決方案

自主研發超融合這一步完成之後,SmartX也像深信服一樣,在雲計算業務方面開始向私有雲演進。2019年8月,深信服向各大IT媒體官宣“從虛拟化向雲計算轉型深信服選擇了超融合”,開始向私有雲演進。SmartX也跟随其後,于2020年5月21日在官網釋出《超融合正在成為建構私有雲“基石”的主流方案,但其中關系你了解麼?》,也吹響了從超融合向私有雲演進的号角。2021年7月14日,SmartX的官方公衆号“SmartX超融合”正式改為“SmartX”,有意擺脫超融合提供商的形象,開始向雲提供商靠攏。除此之外,其他配套宣傳也在向外界傳遞“超融合是建構私有雲基礎的最佳方案”的理念,如圖3所示。

Proxmox VE與常見的私有雲方案比較(中)

圖3. SmartX官宣超融合

各位看官,無論是深信服的“從虛拟化向雲計算轉型深信服選擇了超融合,超融合是客戶資料中心雲化演進中的最優選擇”,還是SmartX的“超融合正在成為建構私有雲“基石”的主流方案”,我們都會發現,這兩家都在強調超融合是私有雲的基石,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超融合是這兩家的拳頭産品,是他們在雲計算業務的立足點和橋頭堡,是必須要守住的利益盤,是向私有雲演進的基礎。

如同深信服一樣,SmartX也是基于超融合産品搭配CMP等元件來建構私有雲解決方案,SmartX私有雲架構如圖4所示:

Proxmox VE與常見的私有雲方案比較(中)

圖4. SmartX超融合架構

SmartX官網以及官方文檔對SmartX私有雲方案的介紹不多,基本上都是給出如圖4的私有雲架構圖,然後再給出一些價值或賦能描述而已,對架構基本上不介紹,官網也沒有相關的技術白皮書,是以目前對SmartX的私有雲架構不是很了解,比如SmartX的PaaS究竟是什麼樣的,CMP究竟是什麼樣的,這些都不太清楚。這也反向說明了,SmartX的私有雲方案目前還不是很成熟,還在進階之中。

CMP雲管理:SmartX官網暫無相關介紹。

PaaS層:SmartX官網暫無相關介紹。

HCI超融合:根據超融合的架構和特點可以看出該技術為私有雲的IaaS層提供了一種更為高效和簡單的基礎架構資源池化方案,超融合幫助IasS層輕松地完成了基礎架構的的“雲化“改造,使其具備Scale-out、軟體定義等等特性。

下一代方案:全棧私有雲解決方案

SmartX在雲計算業務方面,要比深信服慢一拍。目前SmartX的基于“超融合+CMP”的私有雲解決方案仍在不斷進階中,要演進到下一代全棧私有雲解決方案還為時過早, SmartX的官網和相關資料也沒有“全棧私有雲解決方案”這一提法。

2018年那會兒,SmartX還沒有自己的虛拟化平台,自研的分布式存儲還是搭配着VMware虛拟化建構超融合,也就是說SmartX的虛拟化采用拿來主義,是以那時候SmartX的軟文在猛吹SMTX ZBS搭配VMware虛拟化如何如何好,諸如VMware市場占有率高、熟悉使用的人多,搭配VMware可以保護企業既有IT投資雲雲,甚至還對IT媒體釋出了一篇《不盲從國内“全棧”風,SmartX 如何以超融合打造企業雲核心?》軟文,強調自己在超融合方面不全棧是以專業,強調自己的SMTX ZBS是金融級的,專業的。現在回過頭來看,SmartX現在有了SMTX ELF虛拟化平台,在超融合方面它終于“全棧”了,這個時候VMware虛拟化如同棄履,不再被吹捧。

同樣道理,SmartX現在還沒有全棧私有雲解決方案,SmartX這個時候不但不能提全棧私有雲,相反還要繼續“反對”全棧,強調自己不全棧是以專業,以此來抗衡那些有全棧私有雲的廠家。正如SmartX的官方軟文《超融合正在成為建構私有雲“基石”的主流方案,但其中關系你了解麼?》所說的那樣:

1)PaaS 層建設可以是循序漸進的,不必被“全棧”綁定;(意思是我現在還沒有全棧,以後會有的)

2)專業PaaS 平台相容主流 IaaS 平台并松耦合,不必一次“全棧”投入;(意思是我現在還沒有全棧,以後會有的)

3)相比于公有雲廠商以及全棧的私有雲方案,該方案(指SmartX超融合+CMP)具備更好的開放性,更靈活輕量;(意思是我不全棧但是我專業)

天知道,等哪天SmartX的私有雲方案“全棧”了,這篇軟文的那些“不必被全棧”的觀點也會像VMware虛拟化一樣,如履被棄。一切都是權宜。

深信服的今天,就是SmartX的明天,SmartX最終會走向全棧私有雲,期待SmartX的全棧雲解決方案!

2.3. ZStack私有雲解決方案

ZStack Cloud v0.6第一版本于2015年4月釋出,同年9月ZStack(雲軸)在上海成立,2016年3月,雲軸科技的超輕量級雲管平台ZStack Cloud v1.0企業版釋出,目前已經發展到ZStack Cloud v4.1.2版本,版本更疊非常快。

ZStack Cloud私有雲解決方案

根據雲軸科技官網釋出的《ZStack Cloud V4.1.2技術白皮書》,ZStack Cloud功能架構如圖5所示。

Proxmox VE與常見的私有雲方案比較(中)

圖5. ZStack Cloud功能架構

ZStack Cloud提供了對企業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的管理,底層支援KVM和VMware虛拟化技術,支援DAS/NAS/SAN/DFS等存儲類型,支援本地存儲、NFS存儲、SAN存儲、分布式塊存儲,支援VLAN/VXLAN等網絡模型。

雲管理平台:為整個雲平台提供基于web的通路控制和管理,提供基本的雲平台管理服務,如通路控制、性能監控和配置功能。雲管理平台将各台計算伺服器中的資源統一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虛拟計算池。其原理是:根據系統管理者設定的政策,管理虛拟機到計算伺服器的配置設定,以及資源到給定計算伺服器内虛拟機的配置設定。

計算虛拟化:在祼機上運作ZStack計算子產品的标準x86伺服器。計算節點為虛拟機提供資源,并運作虛拟機。每台計算節點在雲環境中均稱為獨立主機。可以将許多配置相似的x86伺服器組合在一起,并與相同的網絡和存儲子系統連接配接,以便提供虛拟環境中的資源集合,稱為群集。

存儲虛拟化:FC SAN、IP SAN和NAS、分布式存儲是廣泛應用的存儲技術,ZStack支援這些技術以滿足不同資料中心的存儲需求。存儲陣列通過存儲區域網絡連接配接到伺服器組并在伺服器組之間共享。可實作存儲資源的聚合,并在将這些資源置備給虛拟機時使資源存儲更具靈活性。

網絡虛拟化:每台計算節點都可以有多個實體網絡擴充卡,為整個ZStack雲平台提供高帶寬和可靠的網絡連接配接,支援VLAN、VXLAN、VPC等網絡模型。

關于ZStack的雲管平台

與深信服、SmartX不同,ZStack的拳頭産品是雲管平台而不是超融合,主打混合雲概念,有着比較完備的IaaS能力,但是産品價值偏向雲管理平台,其實ZStack本質上做的就是一個雲管理平台,是以,我們可以判斷出,ZStack的主要發力點在雲管平台。由于雲管理平台是優勢所在,ZStack在項目打單的時候,打法都是從雲管和納管阿裡雲去影響客戶,偏重強管理需求和混合雲需求。

關于ZStack的超融合

與ZStack相反,深信服、SmartX的拳頭産品是超融合,分布式存儲作為超融合的核心元件,深信服、SmartX都有自研的分布式存儲産品,如深信服的aSAN,SmartX的SMTX ZBS等。反觀ZStack的超融合,似乎有點難以拿出手,ZStack的分布式存儲非自研産品,而是直接使用了一家創業型公司XSKY的分布式存儲産品。深信服、SmartX的産品價值偏向超融合,其實深信服、SmartX本質上做的就是超融合,雲管能力不如ZStack強,是以深信服、SmartX在項目打單的時候,打法都是從超融合架構方面去引導客戶,偏重分布式存儲需求。

綜上所述,ZStack的拳頭産品是雲管理平台,發力點也是雲管理平台,這麼看的話,ZStack的競争對手似乎不是深信服、SmartX,更像是OpenStack和CloudStack。

限于篇幅,其他商業品牌的私有雲解決方案不再做介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