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年馬派老生演員張凱:耐得住寂寞才能站得了中間

9月13日晚,随着最後一部《戰城》在長安大劇院上演,北京大劇院優秀年輕老演員"凱歌亮馬---張凱"成功演繹了一場特别演出。36歲的張凱作為為數不多的年輕派馬演員之一,完成了精彩的亮相,也為他20多年的平劇學習交出了一張舞台考試的"試卷",現場觀衆熱烈歡呼,朱強師傅從身邊的贊美眼中都給了他這張"試卷"一個好成績。

青年馬派老生演員張凱:耐得住寂寞才能站得了中間

2021年,是平劇馬術學校創始人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張凱是著名馬派朱強的弟子,當代青年馬派領袖,其個人表現也是紀念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馬餡餅藝術寬廣而深刻,綜合要求高,馬餡餅戲劇寬廣,技術娴熟,對演員的基本技能和表現力有很高的要求。這首《開格梁馬》的特别演出一共三場,其中《趙氏孤兒》《蘇武牧羊人》都是馬的經典之作,《戰城》既是文學又是國術。在同行和歌迷中,張凱的口碑相當不錯,演出現場頗受歡迎。《趙氏孤兒》中,他在出道時色彩斑斓,後半段表演的老年寶貝,"寶貝"、"說破"兩者都展現了張凱對于身材和舞台掌控的深厚積累和優秀的素養。張凱在《蘇武牧羊人》中演繹了蘇武的愛國忠誠,而後半段表演了人物的幽默、生活樂趣。《戰城》張凱在劇中飾演張繡,前有領帶開啟戰鬥,後有官帽,展現了"文中武功"的氣勢和容貌。

青年馬派老生演員張凱:耐得住寂寞才能站得了中間

朱強師傅在背景為張凱整理服裝

平劇馬戲對演員的要求很高,學習《馬》的演員越來越少。在朱強老師眼中,他的徒弟是難得的好苗子,"他謙遜有禮,尊重老師良好的學問,在舞台上幹淨利落的氣氛,認真對待每一個角色,更難得的是修一度,不折騰,還有其他年輕人難得的耐心和冷靜。"為了更好地培養弟子,朱強近年來經常與張凱一起演出,許多寶貴的舞台練習機會讓給戀人,踐行北京戲院"傳遞、幫助、帶"的優良傳統。在演出中,他經常站在側屏上為弟子們擺放場地,演出後還要有針對性和細緻的處理。在朱強看來,學習一匹好馬的派系需要長期的不懈努力和追求,隻有在磨練上才能逐漸提高,而張凱的身體才有這樣堅韌和安靜。

青年馬派老生演員張凱:耐得住寂寞才能站得了中間

張凱12歲開始學習戲劇,2007年畢業于中國戲劇學院表演系,同年加入北京北平劇院。家裡都是"局外人",他們都是從國外來到北京的,張凱這樣并不容易。雖然以為有一天他會站在舞台中間,但他在工作結束後進入北京北平劇院,1989年首次扮演配角,他從不看不起這些角色,"我認真完成的每一個角色,配角在現場。"十年,一點一點的積累都在身體裡,"學習藝術沒有捷徑,首先要忍受孤獨,其次要努力學習,腳踏實地跟着老師去學習,一步一步地成長,才有機會站在舞台的中間。"

在張凱看來,這次特别的演出隻是他事業的一站,也是新的起點,未來還有很多戲要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想做的就是跟着師傅的多學馬校劇,一步一步地繼承馬校藝術。"

繼續閱讀